绿色殡葬 时尚的人生消费
2014-09-12夕月
夕月
2010年,我国首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于3月31日发布。绿皮书指出,2010年应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等不占地、少占地的新葬法。要通过宣传发动、费用奖补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群众自愿选择节地葬法,降低占地式公墓的安葬比例。对于新型墓地方面,专家推荐立体公墓、生态公墓、循环再生公墓、虚拟公墓、空间公墓、基因公墓等新型态。其中,循环再生公墓采用深埋法,一定周期内可重复埋放可降解的骨灰;基因公墓则只通过计算机、芯片等形式保留逝者基因,完全不占用土地。
作为人类生老病死这一规律的最后一站,殡葬文化承载了许许多多人对生命的热爱以及追求人生永恒的心理。厚葬、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深入人心,这让很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亲人没了,多花钱才能体现出对亲人的哀思,力图冲淡死亡色彩。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集节地、环保、造绿功能于一身的绿色殡葬横空出世。到底,它能不能让殡葬事业彻底“绿”起来?
焕然一新的殡葬理念
近年来,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墓地价格飙升,每平米单价甚至超过当地房价,普通群众只好苦笑戏称“死不起”。这中间一方面有殡葬业市场不透明造成的各类垄断暴利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城市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人口基数又在迅速增加,殡葬用地自然会日趋紧张,也容易引发墓地非理性消费风。因此,要化解殡葬难题不仅要从加强价格监管入手,更应从孝养父母、创新葬俗等多个层面去引导,使城市生活秩序免受殡葬难题长期困扰。
和一般消费品不同,殡葬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丧亲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巨大精神痛苦,这也是为何每年清明,几乎所有家庭都会采取举家上坟这样的仪式来寄托哀思的原因。而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对失去的亲人如果怀有歉疚心理,要平复丧亲痛苦就更加困难。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平日忙于生计,往往等家中老人过世后,才痛苦地发现自己已有钱难尽孝,自然会在墓地等殡葬用品消费上尽可能选择高档一些的,但这样一来也会让一些不良奸商们趁机哄抬价格,大发死人财。
另一方面,墓地面积不足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大力推行单穴面积在1平方米以下的节地墓,以及弘扬树葬、花坛葬、海葬等节地葬式,不考虑人口增长,墓地权限也仅够20年左右。能不能推广更为节省土地的葬俗已非常关键。
绿色殡葬是近年来殡葬行业推出的墓地代名词。即在园区以花园的形式栽种四季花草名贵树木,将传统的墓地陵园打造成鸟语花香、环境宜人的人文环境。园区内有专人负责修剪和打扫,24小时监控,将墓碑建在花丛之中,从而取代传统整片的墓碑石林。让前来祭拜的后人感到放松宜人的同时,也为亲人的生命在花丛中得到延续感到欣慰。
从2009年开始,民政部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十二五”时期国家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以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和人文殡葬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殡葬,开创殡葬改革新局面。
绿色殡葬摒弃了传统公墓那种阴森恐怖的感觉,通过园区绿化、碑石艺术、园林小品、古典建筑和运用大量的景观元素,实现陵园公园化。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文明丧葬、文明祭祀新风,用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礼待每一位故人, 让逝者安心,生者放心。
绿色殡葬主张“回归自然”,主要葬法有植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虚拟墓地等。如植树葬“深埋地下,不留坟头,以树代碑,节俭治丧”;在农村鼓励采用骨灰(或遗体)深葬不留标记不影响耕作的方式。这些改革已经在我国普遍展开,并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升,绿色殡葬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环保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目前全国实行绿色生态安葬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
古老国度的绿色仪式
精心雕琢的墓地和墓碑、种类繁多的花圈纸扎及香花蜡烛,加上繁缛的安葬程序和拜祭礼节,形成中国人从古至今传统的殡葬观念和祭祀仪式。近年来,因为国外风行的绿色殡葬风俗,这种沿袭数千年的“厚葬”观念也在中国悄悄发生改变。
在绿色殡葬方面,英国是走在前头的。1993年,英国就开辟了全球第一个绿色殡葬陵园。到现在为止,英国已经有200多家自然陵园,还成立了一些相关的行业组织,比如说自然墓地协会。这一协会在网站上对有意加入这一新兴行业的人设定了门槛:要求协会成员都尊崇环境保护的理念,用无害、可降解材料制作棺木,不使用化学材料。对墓地的要求不是很苛求,可大可小,只要是交通停车方便就行,如果旁边有几间农舍用于葬礼仪式就更好了。最好能够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墓穴应该远离泉水等饮用水源,也要考虑到左邻右舍的感受。当地政府也许会从安全角度考察设立墓地是否合适。要准确标识每个墓穴,使用地图或者芯片、GPS来定位。协会还建议,如果会员设立的绿色墓地最终满员,可以考虑把它捐给慈善组织管理。在英国,绿色墓地每个墓穴一般收费是450到900英镑不等。
德国法律规定,任何一个公民死亡,该公民遗产的直接继承人有法律义务将死者尽快安葬。由于土葬涉及购买墓地等费用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选择更经济环保的方式下葬,比如,时下全德流行的新型“土葬方式”——树葬以及沿海地区的“海葬”。除此之外,还有岩葬、天葬、森林葬、高山牧场葬等多种自然环保的殡葬方式,这些方式多是匿名的,即不立碑不刻字。
除了欧洲国家,在亚洲,韩国是目前推行绿色殡葬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在韩国,树葬、草坪葬相当受欢迎。由于与传统的墓葬相比,自然葬和奉安葬等费用低廉、又好管理,所以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选择自然葬等绿色殡葬方式。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民众选择各种葬式所占比例中,自然葬为31.2%,奉安葬为25.5%。韩国民众选择的安葬方式主要是由国有公益性公墓提供的环保、不保留骨灰的形式。其中较有特色的自然葬是将骨灰直接撒在草坪或采用可降解材料安置骨灰的方式,可以刻小型铭牌,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保留30年,30年后家属可以取走铭牌作为纪念;不保留骨灰的则不可以续期,土地还可以循环使用。endprint
韩国保健福祉部去年年底表示,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普及自然葬,将允许自然葬的地区扩大至居住区、商业区及工业地区等。据悉,目前韩国共有359个自然葬许可地区,能够收容30万具骨灰。韩国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新增能够收容16万7000具骨灰的公共自然葬区。
生态殡葬前路漫漫
每年的清明扫墓之时,节节高涨的墓地价格都会成为舆论的焦点。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墓地太贵,“虽然不想活但是也死不起”成为网络上被调侃最多的段子;另一方面,经济且环保的生态殡葬方式与传统的厚葬观念的冲突屡见不鲜。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殡葬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低、殡葬救助保障政策措施不健全,尚不能满足群众的丧葬需求。再加上殡葬具有自然垄断和特殊精神消费特征,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殡葬用品的价值规律。由于殡葬习俗承载着中国人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便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人们在抱怨墓地价格过高的同时,各地“绿色殡葬”的政策响应者却不多。
在中国,多数人仍然选择传统的殡葬方式,节地环保的生态殡葬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以北京为例,2012年北京安置的骨灰量达72.2万余份,比2011年增加了3.2万余份,但其中选择海撒、树葬、壁葬、花葬等生态殡葬的数量不足10%。
由于和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观念相抵触,海葬、壁葬等生态殡葬方式在多年来一直很难推广。即使是面临墓地价格日益高涨的现实情况,大多数民众仍然愿意为逝者选择土葬方式。
那么,绿色殡葬推广到底难在哪?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首先是群众观念转变难。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李小伟认为,“风光大葬”和“入土为安”是我国传统习俗,土葬至今仍有很大市场,短时期内让群众转变观念,接受不用棺木、不立坟头的葬式较困难。有群众则表示,总感觉树葬等葬式太过简陋,既对不起逝去的亲人,又显得寒碜,害怕亲戚朋友看不起。
此外,约束政策和激励政策不足也减缓了绿色殡葬推广步伐。减少土葬的一个重要推动政策是扩大火化区,运用法律强制手段推行,但现在扩大火化区工作推动艰难。
绿色殡葬作为一种需要改变群众根深蒂固观念去推行的殡葬模式,还需要足够激励政策吸引群众接受。目前,限于财力等原因,殡葬方面的惠民政策主要针对的仅是五保户、优抚对象、城市低保户等群体,针对绿色殡葬的优惠政策还存在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大等问题。
专家提出,在绿色殡葬起步阶段,出台实施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非常必要。李小伟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殡葬节约了土地资源,具有生态、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功能,有着很强的公共性,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主动承担起推广责任。
丧葬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智慧和文化精髓,人们从丧葬的民俗活动中践行孝道,缅怀先人。一处坟冢、一块墓碑,这是血脉亲缘的象征,也寄予着生者对逝者的所有感情和牵挂。无论怎样,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方式将是中国殡葬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殡葬陈规陋习。绿色殡葬是一种代表进步、环保、文明、节俭的骨灰处理方式。随着相关部门的不断推广、宣传,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再加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跟进,我们希望海葬、树葬、壁葬、草坪葬等回归自然、节约资源为代表的新型殡葬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减少资源消耗,减低并控制污染排放,营造更和谐的殡葬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