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2014-09-12刘德芳刘华丽毛富强邓燕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抗焦虑收缩压障碍

黄 敬 刘德芳 刘华丽 毛富强 邓燕春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天津 300070)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3〕。相关研究显示〔4~6〕,情绪因素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疾病的预后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高血压的持续发展也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情绪障碍。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3~5〕,焦虑抑郁情绪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病。本研究拟观察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抑郁者血压的变化及情绪障碍与血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以上,男女不限;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版)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在未服药的情况下于不同时间分3次测量基础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且无并发症;③病程在2年以上;④2 w内未服用或停用降血压药。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有急性感染史以及可能导致情绪异常的经历史,如家庭变故等;②有精神病家族史;③3个月内有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史;④文字理解有障碍的患者。所有受试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并根据有无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其中焦虑抑郁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8±8.26)岁;非焦虑抑郁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62~85岁,平均(72.69±8.5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身高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经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MRI或CT等检查排除其他内科疾病并发症。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1.2.2血压测定方法 ①基础血压测定:在不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采用同一标准汞柱式血压计,安排固定诊室,由同一医师在上午8点~9点进行测量。测量前30 min内禁止吸烟、喝酒、饮茶或咖啡,排空膀胱,安静休息15 min以上。②动态血压测量:采用统一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有效血压读数标准:收缩压70~260 mmHg,舒张压40~150 mmHg,白昼时间为8点~0点共16个小时,夜晚时间为0点~8点共8个小时,每60 min监测1次。

1.2.3评定标准 焦虑抑郁评定标准:选用Zung编制的SAS和SDS,每个量表各有20个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由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作答,每题选分为0~3分4个等级,将20项问题答案相加得到总分。SAS总分>40分、标准分≥50分为焦虑,SDS总分>41分、标准分≥51分为抑郁。

2 结 果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和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动态脉压(APP)、清晨收缩压(清晨SBP)、夜间最低收缩压(夜最低SBP)、血压晨峰(MBPS)、血压昼夜节律(CR)以及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见表2。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焦虑抑郁组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为44例(68.75%),明显高于非焦虑抑郁组20例(37.04%)(P<0.05)。

表2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s,mmHg)

3 讨 论

相关研究证实〔7~9〕,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已成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及抑郁、焦虑症患者多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心率变异性降低,表明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对自主神经功能和心率变异均有不良影响,并推测可能是导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主神经是支配内在器官的传出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交感神经兴奋可增加人体日间精神和体力活动能力,而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夜间睡眠。在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白天下降10%或分别下降10/5 mmHg以上,血压存在昼夜节律,这种现象称为勺型血压;若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则称为非勺型血压。勺型血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使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在夜间得到足够的缓解,而非勺型血压会致使心血管长期处于较高压力的高负荷状态,因此非勺型高血压患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10~12〕。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会出现明显的昼夜节律紊乱,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其原因可能为焦虑抑郁情绪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处于长期的兴奋状态,使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进而导致血压在夜间下降不明显,出现非勺型血压。

综上,我们认为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和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增高,因此针对已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焦虑抑郁治疗,有效控制血压。

4 参考文献

1孙尚文,路方红,赵颖馨,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687-90.

2马金宝,秦明照.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995-7.

3Gonsoli AB.Psychological proaches by hypertension management〔J〕.Press Med,2006;35:1088-94.

4Olnev CM. The effect of therapeutic back massage in hypertension person:a preliminary study〔J〕.Biol Res Nurs,2005;7(2):98-105.

5宁 玲.2012年高血压管理的关注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673-4.

6龙本栋,区丽明,陈 剑,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114-5.

7Grimsrud A,Stein DJ,Seedats A,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results from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outh African adults〔J〕.PIoS One,2009;4:e5552.

8Carroll D,Phillips AC,Gale CR,etal.Generalized anxiety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their comorbidity and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men〔J〕.Psychosomatic Med,2010;72:16-9.

9李建英,郑彩娥,杨 令,等.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疗效的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6(1):161-2.

10杨庆辉,温 亮,刘倩倩,等.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234-7.

11柴晓利,颜敏灵.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5):847-9.

12Vetere G, Ripaldi L, Ais E,etal. 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Vertex, 2007;18:20-5.

猜你喜欢

抗焦虑收缩压障碍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基于小鼠焦虑模型研究黄连阿胶汤中鸡子黄的配伍作用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跨越障碍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