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43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2014-09-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输液下肢血栓

昆钢医院骨科,云南 安宁 650302

护理干预在43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陈秀华

昆钢医院骨科,云南 安宁 650302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预防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下肢骨折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主要发生于患者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卧床制动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下肢疼痛、浅表静脉扩张等,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至肺部时,会导致肺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文中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预防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1岁,年龄最大75岁,平均年龄(40.5±6.1)岁,胫骨平台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8例,髌骨骨折3例,小腿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9例,损伤原因:车祸20例,跌伤11例,高处坠落7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76岁,平均年龄(42.1±5.8)岁,其中胫骨平台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7例,髌骨骨折3例,小腿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10例,损伤原因:车祸18例,跌伤12例,高处坠落8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发部位、损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手术后护理干预,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展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做好记录。根据病情正确安置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保持关节功能位。骨折患者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动,根据骨折及固定情况适时地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注意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预防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在术前由于对病症和手术的不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抵触等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向患者耐心讲解病症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的过程,并向患者介绍以往的成功案例,建立患者对手术及医护人员的信心,以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患者对手术和病症的熟悉程度会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从而影响手术的疗效,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向患者宣教病情知识、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等,还应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使患者可以尽快适应术后卧床阶段。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肥胖、吸烟、恶性肿瘤等患者,要加强教育宣导,并重点观察其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②术中护理。干预术中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出现异常。配合操作医生避免血管损伤,并提高静脉穿刺水平,避免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高渗溶液在同一部位静脉反复穿刺,特别是大隐静脉以减少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③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患肢末梢的血运情况,若出现肿胀、潮红或疼痛时,要及时查看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患者输液时,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输液时应尽量选择上肢,避开患肢和下肢,避免同一部位多次输液,对于输液治疗较长的患者应从静脉远端开始输液。当患者所输液体为刺激血管的药物时,医护人员应调节输液速度并稀释药物;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早期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活动,按摩下肢肌肉,用弹力绷带护腿,抬高下肢等,从而促进静脉回流[2]。在术后恢复期,可以指导患者做患肢的恢复运动,如足背屈伸、股四头肌收缩、踝膝关节被动屈伸等;出院前应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并坚持功能锻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下肢肿胀疼痛等,要立即就医,并告知患者出院2周后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记录住院时间,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临床检查发现疑似的患者进行连续检查确诊。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设计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服务态度以及举止、巡视情况、专业知识和技术、与患者的沟通情况等共20项,每项均包含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0分,问卷满意度为调查问卷得分之和相加/60×100%。总满意度为:每份问卷的满意度得分之和相加/应答×100%[3]。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3.5±2.5)d,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7±3.2)d,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治疗护理后有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为4.7% ;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有10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3% ;实验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不满意者1例,满意度为97.67%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不满意者7例,满意度为83.72%,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由于患者在下肢骨折术后需长时间的卧床,因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较高,如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患者下肢功能丧失,或肺栓塞而导致患者猝死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是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为出发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预防的护理干预,其中术前护理可以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紧张,加深患者对病症的熟悉和自信,并通过有效的训练使患者尽快适应术后卧床阶段。对高危人群可以针对性的宣导及护理,有效的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配合医生的操作,最大限度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术后应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输液应避免同一部位多次输液,并尽量选择上肢输液,术后应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在患者出院前应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骨折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1]陆芸,马宝通,郭若霖.等9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9):693-698.

[2]刘海菊,魏丛秀.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 801-1 803.

[3]徐敏,刘兰,潘红萍.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4,(17):98-99.

R473.6

A

1007-8517(2014)19-0115-02

2014.07.18)

猜你喜欢

输液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