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回盛股份规模化猪场蓝耳病防制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2014-09-12王亚辉
本刊记者 王亚辉
“2014回盛股份规模化猪场蓝耳病防制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本刊记者 王亚辉
2014年8月23日,由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盛”)主办、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回盛股份规模化猪场蓝耳病防制专题论坛”在北京顺义成功举行。会议特邀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启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规模化猪场代表、回盛产品经销商代表约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和技术。
蓝耳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养猪同仁。何启盖认为,要做好蓝耳病的防控,首先应了解猪群中蓝耳病的流行状态,确定猪场是蓝耳病阴性场、感染稳定场还是不稳定场,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对于蓝耳病阴性场,应主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公猪精液质量检测;对于蓝耳病感染稳定场,母猪群可免疫蓝耳病弱毒苗,哺乳仔猪可在14~21日龄免疫一次疫苗,受威胁严重时在50~6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可采用本场发病猪的血清驯化3个月以上;对于蓝耳病不稳定场,应重点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可采用闭群、血清驯化以及免疫等方式提高猪群对蓝耳病的抵抗力,此外还应注意控制继发感染。
其次,应正确选择疫苗。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多种蓝耳病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之分,其中弱毒苗又涉及到不同的流行毒株,这常常让养猪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厂家,也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疫苗。他给出了一个疫苗选择的“金标准”,即根据本厂蓝耳病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ORF5序列的同源性选择疫苗。若猪场内流行蓝耳病,应及时取样,检测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并据此选择和流行毒株ORF5序列同源性较高的疫苗,以达到较高的疫苗保护力。他还建议在同一猪场内不使用不同毒株的活疫苗,因为这可能会增加不同疫苗毒株间或疫苗毒株与野毒株的重组可能性,最终导致蓝耳病防控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除了要合理选用疫苗外,蓝耳病的防控还应重视药物配合治疗的作用。会上,回盛武汉事业部总经理唐万勇就回盛的拳头产品“治嗽静”在蓝耳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据悉,“治嗽静”的有效成分为泰万菌素,泰万菌素是全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改变巨噬细胞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高效杀灭支原体,实现“三重把关”,有效抑制蓝耳病病毒复制。“治嗽静”在临床应用上药物代谢更快,维持时间更长,可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地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目前,回盛拥有产泰万菌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夏威夷链霉菌武汉变种的专利授权,是国内仅有的3家泰万菌素原料生产厂家之一,已成功实现了“治嗽静”的GMP生产,正在申请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认证。
会后,与会代表还一同参观了顺鑫农业茶棚原种猪场,厂长张茂详细介绍了茶棚原种猪场的运营方式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交流与参观,大家对茶棚原种猪场先进的养殖技术水平及优良的种猪质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