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

2014-09-12胡嵘苹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8期
关键词:品德师德教研

胡嵘苹

追求高效的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近年来,随着东莞市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活动教学成为品德课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为此,东莞市东城区品德学科组近年来确定以小学品德“活动化”专题为切入口,以推动区域教研为重点,实施小学品德高效课堂工程。

一、致力顶层设计,保障区域实效

(一) 建立教研制度,夯实研训基础

2009年初,学校成立了由东城区教办辅导员指导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中心科组,并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和科组活动制导。该科组由三个学科带头人负责,各校品德科组长担任组员,以校为点,以区成线,深入学校课堂听课调研,确定“品德课堂活动化”专题研究目标。定期开展阶段交流工作,加强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形成阶段成果。

(二)开发多元平台,提升专业能力

1. 学习内容多元化

以理论培训为前提,区里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华东师大和华南师大接受专家全新理念;以教学技能培训和学科管理为基点,组织科组长赴上海、广州、深圳、江浙等名校进行跟岗培训;以师德培训为重点,由师德高尚、具有丰富讲演经验的教师组成“东城师德讲师团”,到各个学校进行师德演讲;进行师德论文评选,编辑《东城师德论文集》,征集讲师团讲述的故事编辑《师德教育叙事集》。

2. 学习形式多样化

(1)重视学科教研。定期举办品德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评课并作专题讲座。

(2)组织各种培训。定期开展品德学科培训,区里多名教师参加了2012年小学品德国培班的网络培训。

(3)建立教研平台。两个平台层次递进:一是区品德学科互动空间,教师们利用平台实现随时随地互动交流。二是东城教育信息网的品德学科教育栏目,每次教研活动、材料都上传到专栏,让教师们登陆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发表学习感想。

(4)开展教师论坛。教师论坛是教师进行理念交流的平台。活动前,组织学习讨论提出话题;活动时由主持教师作30分钟的主题交流,再进行30分钟的互动。

(三)区域共享发展,打造智慧团队

东城区现有市品德学科带头人3人。三位学科带头人身先士卒,将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全区教师展示,促进全区品德学科的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智慧共享,每次开展学科教研、竞赛活动时,根据学科评比事项,结合各校的专长将品德科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引导组员共同学习研讨,为活动提供最佳智囊兵团。有的学校还成立了赛前试教、赛中协助小组,模拟比赛情景进行经验积累。这样,调动了品德学科教师的力量,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各校学科教研的最高水平。

二、紧扣教学目标,策划活动主题

策划适宜的活动主题,必须从课程目标着眼,立足于单元目标,紧扣内容目标,充分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否则,再精彩的活动都不能算高效的品德课堂。这是高效品德课堂的基础。

(一) 活动主题的策划要把握好阶段目标的梯度要求

小学品德课程中,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年段会重复出现,但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及道德认知有不同的层次,教材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把握好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由简到繁,突出目标的梯度性。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原地踏步炒冷饭,也不会盲目拔高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

(二) 活动主题的策划要充分利用好周边的教学资源

1. 教材教参是活动策划的重要提示

粤教版教材贴近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富有童心、童趣。例如 “五月龙舟鼓”诗歌朗读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的提示,教参是活动策划的重要参考,活动实施建议以及活动设计参考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 教材留白是活动策划的暗示

教材留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其蕴含着多重意义:既能引发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也为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提供了一个话题、一个范例、一种提示。二年级上册《家乡的月儿明又圆》、三年级下册《我的兴趣爱好》、五年级上册《我要上学》等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思考讨论和实践操作活动等。

3. 学生状况是活动策划的源头活水

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与实际需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突出价值引领,明确活动核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内在统一的新的德育课程,尤其关注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不同于语文教学追求文人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性质,小学品德学科更追求价值的引领,这是小学品德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在同伴交流活动中实现价值引领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同伴群体中发生的,同伴及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最为突出。儿童进入小学后从同伴那里获得的影响已经超过教师、甚至父母。可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游戏活动,让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甚至用手操作。这种积极参与、自主发现的良好卫生行为,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强烈愿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让有道德的日常生活贯穿活动始终

儿童生活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引导儿童过道德的生活。如对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当教师正准备围绕“学校有哪些规则?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开展对话时,有一个的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有规则一点都不好,尤其是体育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然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该教师没有因为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对其漠视,而是马上抓住这一问题,进行疏导。他走到这个学生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老师顺势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让全班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经过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教师接着引导:“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订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入到了课堂,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且使活动教学也就成为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一部分。

品德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只有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才能让品德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品德师德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