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2014-09-11谭山山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佐贺夫妇俩龙应台

谭山山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从小就怕这个怕那个,上学怕老师、怕批评,在家怕噩梦、怕生病,甚至怕死,以至于幼儿园换了五六次,小学一年级只上了两个星期就不得不退学,自称“失败者”,你会怎么办?

住在北京的冯丽丽和戎小捷夫妇的做法是:辞去全职工作,给出版社和杂志社当编外校对员,在家陪女儿天天。天天睡醒,夫妇俩就陪她玩(不管什么时候);天天想睡了,夫妇俩才睡。但是,情况越来越糟。天天从小爱做梦,偶尔也做噩梦,退学之后,她的噩梦越来越多。从此她就害怕睡觉,因为一睡觉就会做噩梦。每天晚上,天天又困又怕,又想睡又不敢睡,每天都要哭很久。夫妇俩只好陪天天玩到半夜,天天困了想睡了为止。就这样,一家人过了整整一个冬天晚上玩、白天睡的日子,夫妇俩心力交瘁。

转机发生在接到乔老师的电话的时候。乔老师是个好老师,她曾经让很多胆小的孩子变得胆大,忧郁的变开朗,病弱的变强壮。她建议这一家子搬到农村,让天天种菜、养小狗小鸡,她来指导他们怎样教孩子。说干就干,一家子搬到了通州区宋庄镇吴各庄村。住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天天刚说了一句“我怕噩梦”就睡着了,他们终于可以在晚上睡觉了。

这一段乡居生活,被冯丽丽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先是在《读库》上发表,最后变成了这本《下乡养儿》。对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要么很喜欢,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要么觉得流水账式的写法太琐细,看不下去。但只要读下去,就会有很强烈的带入感:这对有着社交障碍的父母和没法融入社会的女儿,真让人着急!如果是我自己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要是没有一个乔老师,故事的走向是不是完全不同?

其实不在于能不能遇见像乔老师那样的人,而在于能不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忠言逆耳,所幸的是,天天的父母听从了乔老师的建议(尽管在很多时候他们难以接受),认真地检讨自己。乔老师说,天天父母的问题在于,他们太爱孩子了,就像两棵大树,把天天这棵小树保护得密不透风,以至于小树不能正常生长。对于这棵被爱淹没了的小树,大树要做的就是减少爱,而不是继续给予全部的爱。这样的见解,其实鲁迅早在1919年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说过了:“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所以天天的任何一点改变,都让夫妇俩欣慰:天天会买东西了,天天会做饭了,天天会洗衣服了,天天有小伙伴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在乡下住了大半年后,天天主动要求父母给她找学校。她先是上了一所私塾,后来又转到城里一个正式的学校。今年秋天,天天将升上初中。

其实更重要的收获,恐怕是观念的改变。他们搬到乡下的目的,本来是希望天天能成长起来,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但后来发现,与其纠结于孩子上不上学,不如把精力放在生活上,为了生活而好好生活。上学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要担心,是黄瓜就会结黄瓜,是豆角就会结豆角”。

延伸阅读: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版

在这本书里,龙应台以“妈妈”的身份出现,而不是那个女强人、女斗士:儿子在玩耍在淘气在认识这个世界,妈妈(整本书中她都以“妈妈”自称)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这是另一个龙应台,一个温暖的母亲。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1月版

一本写于1981年的书,之所以在三十多年之后的中国畅销,创下加印过百次的纪录,应该是因为其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且公平对待,保护他们的童真与个性。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呢,所以这成了一种梦想。

《佐贺的超级阿嬷》,(日)岛田洋七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3月版

本书的主人公在八岁时,被送到佐贺的外婆家由外婆抚养。外婆教给他很多人生真谛,比如:“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这样的教导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endprint

猜你喜欢

佐贺夫妇俩龙应台
有价值的善良
佐贺忍者
佐贺忍者
《银色仙人掌》
那些看不见的痛苦
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