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

2014-09-11张平

甘肃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庸人刘和珍荆轲

张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个性化;阅

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5—0117—01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一个人成长的环境、经历等在人的性格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它在反映作家所生活的时代的时候或多或少带着作家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样也表现作家某个方面的特点,比如在中国文坛上以思想的深度见长的鲁迅由于童年奔波于药铺和当铺之间看遍了世人的冷眼的经历,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爱表现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像《孔乙己》中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像《药》中看客的冷漠麻木不仁,像《祝福》中众人对祥林嫂不幸遭遇的追问,像《纪念刘和珍君》中庸人的健忘,这些在鲁迅的作品中始终如一地出现着,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童年的经历在人心灵深处打下的烙印有多深刻;同样鲁迅差点成了一位医生,所以在他用文章来唤醒沉睡的庸人的时候,看到的总是庸人的“疾病”,他在用一个医生的眼光,拿着手术刀一样的笔瞅准了“庸人”肉体上思想上的病理,揭其病因并进而指出治病的良策来。在《纪念刘和珍君》里他告诉我们“庸人”爱忘事,所以我们要拒绝遗忘,要记住流血牺牲的的方式代价太大收效甚微;在《孔乙己》里他告诉我们没有了孔乙己的人们生活照样,意思是说庸人照样麻木冷漠照样快活照样愚昧地活着;在《祝福》里他告诉我们祥林嫂的真实的痛苦只能变为别人哈哈地一笑,在《药》里他告诉我们有理想有追求的改革者精神界的战士夏瑜真诚的努力和崇高的牺牲在被“庸人”的不理解过程中变成一个“发了疯了”的惊叹。所有这些和鲁迅的童年经历和学医的生涯有关,所以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一个作家以及他的文风和人格。再说说沈从文,湖南凤凰的美好自然环境濡染了沈从文的个性,使他像一个画家一样用他的手中的彩笔描画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表现在具有画家眼光的他的笔下则充满对理想浪漫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形成对他当时所处的都市中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和自然人性的丧失的烛照。

比如我们学习了《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细节“箕踞而骂”,而这个细节中潜藏的历史文化信息比较丰富,涉及到古代的服装发展史和古代的礼仪制度,我们进行假设就可得到很多信息,如开裆裤是在东汉以后才有的,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那时男士穿的裤子类似于现在女性穿的筒裙,所以古人是要席地而坐的,如果箕踞着坐是会很不雅观的,但荆轲的“箕踞而坐”表现的是他的愤怒和刺秦不成的无可奈何,英雄用最后的一个举止表现他对强秦的抗争。

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弥漫的宁静祥和的氛围源自于作家所倡导的“静的文学”主张,所以他将依依惜别之情化作“无声的笙箫”让人伤感而不哀怨,而这种审美基调又源自于中国传统的“哀而不伤”的审美原则。同样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其他的诗歌,比如戴望舒的《雨巷》等诗歌,可以解读其中的一个意象和这个意象所潜藏的文化内涵,如丁香,它和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松、梅、竹、兰等意象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沉淀到诗人的审美原则中表现为怎样的一种情愫。

又《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作者都描摹了人物的音容笑貌,但由于作家的手法相同或不同所表现的人物各具情态,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看看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如可以用白描手法,可以用细节表现法,也可以概括写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侧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概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这种方法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咏雪》的故事,还有《周处杀敌》的故事,都是用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散文拓展到小说,掌握了描摹人物的方法。

题材是作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所选择提炼描述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整理同一题材的作品确定主题,选择内容进行研究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如设计一个名为“君子人格的写照——古诗名句赏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可以将你学过的古典诗歌中借以歌咏君子人格节操的诗句、诗歌联系整合起来,进而拓展到课外进行探索和发现。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庸人刘和珍荆轲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文言实词小课堂
面对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荆轲之死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
鬼玩人之七·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