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战略视角下的中国“体育”概念的研究

2014-09-11智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界文化强国运动学

智敏

“文化强国”的实现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带领与引导,而且要靠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更要靠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在宣扬“文化强国”的当今社会,“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创造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而我们作为“体育”事业的一份子,必须深刻考虑应该如何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体制、科技进步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扩展,各国专家学者对“体育”以及相关概念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体育界”专家学者在我国“体育”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学术研究状况,就“体育”这一概念,展开了深入研究。但时至今日,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而且体育概念的发展更是“枝繁叶茂”,观点更是“百家争鸣”,以至于1980年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把体育概念列為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体育”作为一个“外来词”,已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质疑,“体育”一词是否能够涵盖现在这个“大体育”界,作为总概念出现呢?这一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概念定义的完善化,界定的清晰化,是变更还是延用?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了。

本研究旨在站在“文化强国”战略视角下,分析与探讨当前我国“体育”领域内我们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就体育基本概念以及分类的探讨成果,并结和国外体育概念观念的发展以及现状,以及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我对“体育”概念的一些观点与见解。

一、“体育”

“体育”一词在我国虽出现较晚,但并不是说在这之前我们华夏五千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为零,这无非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符号上的差异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曾使用“养生”“导引”“武术”等名词表达类似的含义,到19世纪末,德国和瑞典的体操开始传入我国,当时,我国还使用“体操”一词表示广义“体育”的含义。追溯根源,在日本,“体育”一词一般被认为是明治维新时代借鉴西方国家语言(Physical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最终译为“体育”一词也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期间经历了从“身体的教育”----“体教”----“身教”----“体育”的过程。

于是,“体育”作为一个外来词便普遍运用于我国的各类体育事业中。并一时被几乎所有人认同。

“体育”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时代性、阶段性特点,因此,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由此产生“体育”观念,也必然会呈现出时代性或阶段性的过程。从以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界对体育的认识已经从(Physical Education)转变为了(Sport或Sports)。例如我国的体育院系名称的英译: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河北师大体育学院(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port Institute)。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College of P.E and Sports)、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School of Physical & Sport Science)、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等。在我国多数体育院校名称中大多数仍使用体育的说法,却在英文译文上将其译为(Sport或Sports),这样的事例也在不断增加,少数学校仍译作(Physical Education),体育类的核心期刊的中英文就很显然的证实了这一点,其将体育与运动都译作(Sport或Sports)。再如国家体育总局(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官方的用法与翻译大多都将“体育”一词译为“Sport”。这说明在我国,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我国,用“Sport”来指体育(广义),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Sport”一词一般认为源于拉丁“Disport”它的本意是指离开工作去游戏、玩耍、进行娱乐活动等。后来逐渐形成具有新含义的一个概念,即---竞技运动(竞技体育)。

二、国外“体育”概念现状

伴随着“体育”的扩大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着的研究与关注,发现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当今体育界,特别是北美地区,一个新名词(Kinesiology)的出现,逐渐被大多学者所认同,随即便引起了北美体育专业以及院系纷纷改名的热潮。例如加拿大部分大学体育院系的名称:例如加拿大部分大学体育院系的名称:阿尔伯特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卡尔加里大学人体运动学学院(Faculty of Kinesiology)、莱斯布里奇大学人体运动学与体育部(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 & Physical Education)等。

以加拿大体育院校名称为例,北美很多高等教育的体育院校将自己的院校名称中加入kinesiology一词,或直接将其命名为院校名称,这种现象不是少数,甚至是在魁北克的法语。国外体育界(Kinesiology)一词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模式。分析这种变化,也说明国外学者是基于其本国语言所进行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不断发展的眼光与举措值得我们借鉴。一味的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无异于“体育”的发展。这种变化也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争议,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Kinesiology一词进行辨析。《英汉辞海》中将Kinesiology一词译为人体运动学,是指关于人体运动力学原理和解剖学原理的研究;《英汉大辞典》中将其译为运动学,身体运动的力学,为体育学的一个分科,医学上等同Kinesitherapy,译为运动疗法或体疗。朱为模在《人体运动学(Kinesiology)—北美体育专业及院系的新名称》中也将其译为人体运动学包括以下1生理学,包括运动生理,生化,营养等;2健康与体质,包括新兴的运动缺乏综合症以及临床运动生理学等;3运动医学以及生物力学,包括临床生物力学和体能训练等;4行为学,包括运动心理学以及运动行为学等;5社会人文学,包括体育史和体育社会学等;6测量方法学,包括人体运动测量学,体育统计学和科研方法等;田麦久在《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一人体运动》中也将其译为“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综上所述,Kinesiology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是体育学的一个分科,并不能涵盖整个“大体育”界。而对于国外体育界将Kinesiology 一词作为总概念出现的现状与趋势,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三、我的一些观点与见解: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发展状况以及实际运行机制造就了其不同的体育概念观念。体育概念的研究是体育原理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体育哲学研究层面的基本问题,虽然陈旧体系的终结新体系的建立并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要摸索中前进,从“体育”一词的传入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想要转变国人的“体育”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并不能遇到棘手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偃旗息鼓。那样问题会越来越多,学术界也会越来越混乱。

在我国体育学术界内,一般认为“体育”一词是侧重于主要以教育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而“运动”则是侧重于以提高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的竞技体育。在人民群众中,“体育”一词与“运动”基本上是互用的,大家一说体育肯定会想到是运动,一说“运动”也便会认为是体育。对竞技体育是否归属于体育,学术界专家学者见解各有千秋,造成这种不同见解的原因就是其二者相互之间有交叉,又有所区别。“体育”与“运动”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的身体活动,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是通过多人的身体施加因素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抛开目的,无论是为增强体质,还是夺取金牌,过程与结果中都有教育的功能。

在探讨究竟应该延用“体育”还是使用“运动”还是用其他的词语来诠释囊括我们现在这个“大体育”界。不仅是体育科学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表现,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的,多样共生的,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初见端倪。“体育”词汇与术语的用法就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在确定我们“体育”符号时,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守住“中字訣”。不能盲目的一味苛求与国际国外相统一,这样就会发展成为简单的“拿来主义”,在“体育”概念的确定上,我们要立足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寻找出符合我们实际国情与世情的“中国体育”概念。为实现文化强国奉献出我们体育工作者的绵薄之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最适合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状况以及最能让广大学者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并作为“体育界”总概念所出现的莫属“体育运动”(P.E&S)一词了。

猜你喜欢

体育界文化强国运动学
风靡全球的运动
基于MATLAB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分析
基于D-H法的5-DOF串并联机床运动学分析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LBI解模糊算法
双足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