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分析
2014-09-11李波
李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 教学部,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分析
李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 教学部,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意义,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种需求,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更具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合格毕业生。而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应该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而很适合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大力推广。本文首先介绍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然后阐述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最后讲述了构建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具体创新性举措。
工学结合;职教体系;教学
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21世纪的序幕刚刚开启的时候就基本上确立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我国的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了要加大我国的职业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要着重培养我国学生的生产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要增加我国各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技术性岗位的要求,以适应企业公司的技术发展[1],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越发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事实上是一种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就是将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使学生既能在学校学到一定的基础性知识,又能在企业里得到相应的社会锻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最早是在1903年由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后来又由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如出一辙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将其称为“合作教育”。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有多方面的益处,具体表现有:(1)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让学生从课堂、学校的框架之中释放出来,与社会中的人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3)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自身的能力。这样,学生能够在现场直接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进而开阔其知识面。(4)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二、构建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载体就是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其教育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因而要求学校与企业做好衔接和沟通,并以就业为向导,以胜任为目的,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2]。由于现代职教体系的教学目标中对人才的实践性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构建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三、构建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具体举措
1.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正确开展实践性教学。根据学校的重点培养内容,进行核心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突出学校的特色,并且能树立学校的品牌。为了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就需要我们的学校有配套对口的工厂或企业,在我们的学生快要毕业时,将他们送入这样的企业和工厂进行一个学期的生产实习,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适应工作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代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增大市场调研。学校要根据企业需求,认清企业发展的现状,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企业或社会的发展趋势,尤其要弄清企业对当代学生都有哪些具体要求,如知识结构、技能等级和综合素质等。学校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好职业能力体系和职业资格框架[3]。
2.改革教学方法,展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般的学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理论部分只讲理论,实践部分只负责实践,两者并不是有机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不一定配套,通常情况下理论部分偏多而实践部分偏少。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说,在教学中有可能发生理论老师与实
训老师不通气,一个知识点理论老师讲过了,实训老师又讲一遍,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就是将庞大的教学理论体系分为每个项目来完成(称为项目教学法),将整个教学过程按项目任务来贯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达到对某个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独立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去,使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得以消化吸收,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非常实用。
3.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性不强,教师一般在课堂上是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的跟着教师上课。这样的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看到学生作为主体的优势,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现代职教体系中,职业学校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一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一边还要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之中,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对一地指导,在实践性的指导中加深学生对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宜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并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各方面素质的要求,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综上所述,构建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深入推广。
[1]韦韦.工学结合新模式——专访亚龙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继权[J].教育与职业,2009,(07):234-235.
[2]杨海燕,王惠书.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能力[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145-146.
[3]张金磊.工学结合解读——学习的视角[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154-155.
G712
A
1674-9324(2014)13-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