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江西省定南县中山医院内科,江西 定南 341900
奥曲肽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欧阳粤赣
江西省定南县中山医院内科,江西 定南 341900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单号将其分为A、B两组各60例。给予A组患者奥曲肽治疗,给予B组患者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胸闷,2例腹胀,不良反应率为5%;B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胸闷,1例腹胀,1例心悸者,不良反应率为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奥曲肽;普萘洛尔;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治疗关键所在。笔者对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门诊单号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7~84岁,平均年龄(47.45±3.56)岁,肝炎性肝硬化31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2例;Child分级B级39例,C级21例。B组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9~83岁,平均年龄(47.44±3.55)岁;肝炎性肝硬化32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2例;Child分级B级37例,C级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奥曲肽(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375)治疗,取0.1mg奥曲肽,溶入25ml生理盐水中,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注,连续输注3日。给予B组患者奥曲肽(同A组)联合普萘洛尔(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国药准字:H23020645)治疗,每次5mg,每日3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压、血红蛋白、呕血、便血等进行观察,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在1d内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有效: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在1~3d内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无效: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在3d后未有明显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A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胸闷,2例腹胀,不良反应率为5%;B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胸闷,1例腹胀,1例心悸者,不良反应率为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表[n(%)]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出现溃烂、糜烂等导致出血,或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引发出血现象。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出血不止,便会导致机体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现象,致使周围毛细血管因血管扩张受到损害,进一步引发心、脑等重要系统出现缺氧、缺血现象,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出现休克或死亡现象[2,3]。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具有作用强、持续时间久等特点,可有效抑制胃肠道内分泌激素分泌过多现象,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降低门脉压力,降低血流量。临床多用来治疗门脉高压造成的静脉曲张出血现象,因此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普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患者服用后,可快速抑制心肌兴奋度,降低心肌收缩,减慢心率的同时,减少心脏输血量以及耗氧量,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服用后,对出血现象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综上所述,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月霞,路晓芹,贾振林.普萘洛尔、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学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止血效果[J].药物与临床,2012,19(32):75-76.
[2]尹红超.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1):64.
[3]李明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9):1887-1888.
R575.2
A
1007-8517(2014)12-0052-01
201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