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对话与多元

2014-09-11常锦超

艺术与设计 2014年7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胶囊交流

常锦超

这是一个最能表达自我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蓬勃兴起的“中国梦”,华丽却又浅薄的“小时代”,创造出一个风光无限却又扑朔迷离的泡沫愿景。在这样的一个多元世界中,在每一个人都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追求自我最大利益与价值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理性地放慢一下脚步,好好审视一下那个发热的“自我”,找个机会,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开启一次真诚的对话。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的作品,通过平面设计,新媒体以及纯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各自独特新奇的样貌,传达出不同以往的意识与状态,无论是专研形而上的理论,还是表达更加实用主义的应用,学子们都在学院所倡导的自由,多元,注重交流的艺术气氛中活跃起来,走向成熟。

立体对话:视觉的立体表现

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展,参展的学生都是92年左右出生,绝对正宗的“90”后。面对如此年轻、崇尚自我的新新人类,如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特点,成为了此次毕业展呈现的重中之重。视觉传达系副教授陈嵘在采访中诚恳地说:“2014届毕业展《对话·多元》,是每位同学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与社会“对话”的成果。我们在努力突破传统平面设计概念的同时,也努力维护拓展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根基。同时,每一位同学的作品也都基于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所擅长的手法,展现了多元化的作品呈现方式。当然,作为年轻的毕业设计作品,还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鼓励!”

陈嵘教授认为,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戏剧,音乐还是文字领域,保持与外界社会的对话与思想交流,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认识,而作为具有人性和灵性的视觉设计教学,更应该去感受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艺术语言,对话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须。在这次毕业生的作品中,许多的精彩生成,许多的独特呈现,都因对话而生成,因多元而感动,因为对话与多元的结合,促动内心的成长。那么,如何实现新的多元对话方式,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传统的平面设计洋溢生命的灵动呢?于海标同学的作品“视·错”,运用视错原理与英文字体相结合,通过灯光,新媒体三维的呈现方式以及影子的效果,把原本平面,一成不变的形体符号,制造成无数扑朔迷离、迷幻视觉的装置艺术品,产生一种多样、立体的视觉表现力,为了与观众产生更好的互动与交流,创作者更加关注观众在观看作品时的心理节奏,避免观看的乏味。

心灵对话:积淀生命的感悟

“对话”,作为传统平面设计的新形态,是社会与学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与相互接纳。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总是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想、灵感、兴致参与自己作品的创作,在与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多维对话中,积淀生命的感悟。

在傅彧婵的作品“说出你的爱 - 父母和我那些事儿绘本”中,运用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种人类普遍存在的重要感情,通过不同视觉语言的归纳和拼贴,表达出人类这种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在社会和父母,自己与社会,父母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揭露隐藏在彼此对话与承诺背后的情感力量,传播最具“爱”的声音。而身在外地的父母,已不再是简单地提供学费和打电话嘘寒问暖,他们也不再是充满距离感的长辈,在一起创作的过程中,父母已成为自己的伙伴或同学,与孩子在心灵交汇、情感对话中共享设计、共享体悟。陈教授说:“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有个性的独特个体。生活经验,情感历练,生存状态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多元的理解,多维的思考,多样的解答。”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呼唤必将衍生出精彩的动态资源,演绎出生命撞击的视觉火花。

在多元对话的理念下,学生的创作更关注“人”的性格发展,尊重自我的自主性,挖掘生命的独特性。学生是作品的主人,是创作过程的探索者和反思者,在探索与现成之间,在合作与分享之中,在争论与维护之内,学生生命的体验因对话积淀,思维的空间因对话拓宽,生活的视野 因对话广阔,知识的感悟因对话深沉。

在学生叶佳燕的作品《成功的失败者(Successful Loser)》中,通过想象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周围,把互不相关,甚至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理念结合,用黑色幽默的视觉方式,呈现给大家各种各样充满实验性与想象力的视觉作品。无论是臆想还是真实,无论是见闻还是联想,凭借自己对视觉化语言的多元体悟,进行了阐述,加以了诠释。在赞成与反对,浅显与深入的生动对话中,丰富着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出自己生命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多维对话:张扬个性的平台

艺术是一种载体,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中蕴涵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囊括着作者的性格体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丰富的艺术内涵孕育了视觉设计解读的多样性,学生反应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指导老师郭晓说:“只有引领学生打破单一,寻找艺术表达的多样性,架起自由发挥的对话平台和空间,更加宽容视觉对话的多元度,作品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学校才能成为创作成长的重要驿站。”

黄晓芸的作品《胶囊空间研究与视觉表现(Space Capsule)》,打破胶囊本身传递给我们的常规信息,通过一组当代艺术范儿的“设计”,用显微镜,试管,塑料胶囊,搭建起一件化学实验仪器,将“太空胶囊,胶囊日记,胶囊咖啡,胶囊旅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从时间,空间等多角度诠释“胶囊空间”的设计概念。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毕业展上,传统的平面概念被打破,展现的是一种更加开发,多维度的视觉盛宴,是富有个性的艺术对话,是更加强调思维的交流。

商业对话:直面现实的第一步

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展,展出空间选择了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新天地”的商业画廊“璟通艺坊”,当问到为什么不在自己学校,而在如此商业的地段展出的时候,陈教授说:“选择在商业区的画廊进行展出,也是出于对话与多元交流的这个主题,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希望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大众的眼光,毕竟他们要离开学校,面向复杂的社会,在商业画廊里展出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不同媒介,不同领域的人看到他们的作品,打破自我小群体里的交流,与更广阔的平台对话。通过这次展览,已经有很多同学签约了著名的设计公司,效果非常不错!”

《对话·多元》,是平面设计作品展出的新形态,是张扬个性和灵性的方式。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对话方式的多元化,才能碰撞出精彩的火化,使作品感动他人,洋溢生命的灵动。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展《对话·多元》,既是一次结束是又一个开始,是同学们人生阶段的小结,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个同学将从这里向更广袤的世界出发,勇敢地面对现实,用心体会生活的所有,以设计师的姿态,开启下一段人生之旅。(编辑:樊宏烨)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胶囊交流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Shumian capsule(舒眠胶囊)improves symptoms of sleep mood disorde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