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有针尖,我无麦芒

2014-09-10马德

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1期
关键词:范曾针尖麦芒

马德

杨振宁问,如果爱迪生穿越到现在,你最希望他看什么。莫言说,我想应该是手机吧。

那天,央视“开讲啦”栏目请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嘉宾,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书画家,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是一场好玩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撒贝宁临时让坐在中间的范曾客串当主持,他跑到台下当起了观众。

然而,有意思的是,范曾问杨振宁的问题,他没说几句,就又丢给了莫言。那一台节目,莫言被问到最多。无论谁来问,他都不反问,也没表现出某种不悦,总是微笑着一一解答,语言朴实又不失幽默睿智。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多少机锋妙语,而是莫言心底的那份不设防的朴实和厚道。

说实话,一个人到了很高的位置上,往往会多出莫名的尊严来。别人的话,若自己不喜欢,就理解为刻薄;别人的行动,若自己感到不舒服,就想象为刁难。仿佛一下子变得不能触碰了,你来针尖,我对麦芒,总之,如果不给对方点颜色看看,就好像辱没了自己的名声似的。

曾见一名人,因被问了不喜欢的问题,场面特别难堪。他先是反唇相讥,后来言辞激烈,最后当众拂袖而去。相比之下,莫言真的没有什么“范儿”,正如他所说,“我自小在农村长大,获诺贝尔奖之前跟之后,觉得自己没有多大变化。”

也就是说,对一个心底辽阔而质朴的人来说,你给他针尖,他也不会回你以麦芒。因为,他的心底本无麦芒。

我有一个朋友,一次,他与一个同事谈事,谈着谈着崩了,两人便有些话不投机。同事突然说了一句难听的话,他一时噎住,无言相对,大庭广众之下,急得脸都白了。后来,他人相劝,两人不欢而散。按说,这事也就过去了,然而,他不,他有些恨自己,恨自己没有练就一副好嘴皮子,吃了亏,好几天因为这个饭都吃不下去。

他说:“我是不是再找个机会好好羞辱那家伙一番呢?”我说:“不必了吧,都过去了。”“过去了?”他回瞪我一眼,眼神恶狠狠地说,“这事,我跟他没完。”你想,一个人,每天这样跟他人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负累地活着,怎能有快乐可言?

这使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老邻居。有户人家的牛吃了他家的庄稼,他一直耿耿于怀,心里烦乱不堪。直到一个很深的晚上,他把一块石头丢进那家的院子,听到玻璃“哗啦”一声碎响,他才一下子安静了。

针尖对麦芒,其实是人性中的小器与刻薄互掐。当然了,无论是挤兑对方,还是算计对方,无论是胜了还是败了,自己都会受伤。因为,当一颗心要为此而奔忙劳累的时候,一累即有一损,一损就有一伤。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范曾针尖麦芒
范曾,狂人作画醇如酒
针尖上的蜂蜜
缝衣针
麦芒上的风景
麦芒
人间的事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五月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