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翁离婚,法院为何说不?
2014-09-10繁星
繁星
老夫少妻,少妻也是老年人
赵正武生于1922年,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享受了新中国的幸福,在漫漫人生路上跋涉这么多年,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晚年。2002年,在他80岁时,老伴先他而去。儿女们多次要求父亲搬过去与他们一起居住,可老人不同意,儿女们没办法,只能由着父亲。没有老伴在耳旁絮絮叨叨,赵正武一下子孤单起来。可儿女们也不小了,都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天天来陪伴老父亲聊天,纵有心也无力。老人虽然身体还好,可毕竟80岁了,一个人独居,儿女们实在不放心。
最后,有人提议请个保姆来照顾老父亲。赵正武也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就点头同意了。他每个月有退休金,儿女们逢年过节也会送上一些礼金,只要保姆的工资别太高,他还是负担得起的。可现在,要找个合适的保姆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儿女们首先把目标定在中年妇女身上,可服侍一个80岁的老人,开出的报酬又不高,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托亲戚找朋友介绍的几个中年妇女在了解情况后,一个个都打了退堂鼓。无奈之下,兄妹几个只好放宽标准,把保姆的年龄往上提,心想只要不超过60岁,老年妇女也行。这样一来,一个合适的人选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个人就是刘美华。刘美华当时53岁,有两个女儿都已出嫁,丈夫去世后独居,从年龄上讲,完全符合要求。而且,据赵正武的儿女从侧面了解,刘美华勤劳能干,家里从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东西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她脾气很好,为人和善,口碑很不错。于是,几个兄妹托人一说,刘美华同意了,赵正武更没有理由挑三拣四。就这样,2002年底,刘美华进入赵正武家,当了保姆。
从农村到城市打工,如今已是太平常的事情,刘美华来到赵正武家,本也没多想什么。可居住在县城,生活在县城,刘美华有了时间慢慢地琢磨这县城,她才发现,这城里的日子跟农村真不一样。先说吃吧,在村里一日三餐都是米饭,城里的选择就多得多,尤其是早餐,包子、馒头、油条、烧麦……随她选,随她挑。当然,她原也知道城里的早餐花样多,只是现在亲身感受,那感觉还是不一样。再来说玩,在村里就是看看电视,还没有城里频道多,或者就是邻居们东家长、西家短地唠嗑,城里呢,不光是电视清晰频道多,而且很多老头老太太还一起跳舞、打麻将……
刘美华很快就喜欢上了城里的生活,不过,她的身份是保姆,农村人的质朴让她牢记着自己的职责。每天早上,她早早地起床,把家里收拾干净,然后为赵正武购买早餐,待服侍老人吃了早餐,就陪着老人看电视,或者聊一会儿,然后,就是准备中餐,再然后,就是晚餐。晚餐后,如果天气好,赵正武喜欢到外面溜达溜达,有时候是去公园,有时候就是顺着马路走,刘美华总是紧紧地跟随着。80岁的赵正武身体硬朗,散步时无需搀扶,他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认识的人非常多,时不时地会有人打招呼,老人总是笑呵呵地应着,并把刘美华介绍给他的那些老朋友。“这是你媳妇?”有些人善意地开玩笑,赵正武呵呵地笑着,不置可否。刘美华听到了,不争辩,也不气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什么不促成赵正武和刘美华结合呢?有热心人打起了这个主意。赵正武似乎有这个心思,刘美华似乎也不会拒绝,况且,他们两人生活在一起,虽然年龄相差悬殊,可终究也是孤男寡女,免不了有些长舌妇们在背后窃窃私语。也记不清是谁首先提议的,征求赵正武和刘美华的意见,两人都点头默许。征求他们儿女的意见时,也没有人反对,于是,赵正武和刘美华的婚事便算敲定下来了。2003年8月的一天,两人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当天晚上,儿女们又为他们办了一桌酒席。就这样,时年54岁的刘美华成了81岁的赵正武的妻子。
少妻沉迷麻将,
老夫公堂休妻
从保姆变妻子,刘美华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待遇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她是保姆,每个月有1000多元工资,不算多也不算少,她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这1000来元也够用。现在她干的虽然还是原来的活儿,可身份上是赵正武的妻子,自然不能再领工资了,不过,赵正武每个月还会给她500元零花钱。赵正武有一套房子,有一定积蓄,每月还有固定的退休金,经济上不差钱,俩人自打结婚后,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自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自从刘美华进入赵家当保姆,而后又嫁给赵正武做妻子,每日里有人陪着聊天、散步,有人嘘寒问暖,赵正武远离了孤独与寂寞,心情舒畅,身体自然也是健康硬朗。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还能找到一个贴心的妻子,赵正武对生活非常满意。刘美华也觉得很幸福,她担当着妻子和保姆的双重角色,既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好保姆。
时间平静地流逝,这对老夫少妻过了几年温馨惬意的生活。可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变化。且说刘美华,身为保姆时,她恪尽职守,分内事没人能挑出毛病;成为了妻子,她也承担了保姆的活儿,可妻子毕竟不能等同于保姆,尽管赵正武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刘美华当保姆看,但刘美华的心思已经有了变化。她是赵正武的妻子,也是城里人了,她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傍晚时分跳广场舞,她没有兴趣,但麻将声却撩动了她的心扉。学麻将,并不难,走出家门朝着麻将声走过去,很快就能找到打麻将的地方。刘美华先是看,边看边问,边问边学,也就折腾了个把月,禁不住又亲自上场试了几把,这麻将就学会了。
妻子学会了麻将,赵正武心有不悦,可也不便指责,现在又有几个人不会打麻将呢?他只是嘱咐妻子,这麻将不能多玩,要适可而止,尤其不能赌钱,顶多来个一两元的。丈夫的嘱咐,刘美华点头应允,自此之后,她时常出现在麻将桌上,享受着麻坛的乐趣。
可麻将仿佛有魔力,刘美华学会后便迷上了。随着刘美华在麻将桌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她陪伴赵正武的时间便越来越少,赵正武身体好时没有关系,可毕竟80多岁的人了,他哪能永远健康呢?转眼到了2010年,已经88岁的赵正武身体状况突然急转直下,腿脚不便,甚至大小便都需要人料理。但迷上打麻将的刘美华,并没有因为丈夫身体的变化而给予他更多的呵护,打麻将依然是家常便饭,经常一出去就是几个小时,把丈夫一个人扔在家里……
2011年5月的一天,刘美华伺候丈夫吃完早餐,便走出家门坐到了麻将桌上。“美华,我要上厕所。”自从行走不便之后,一般都是刘美华扶着赵正武上厕所,赵正武也养成了习惯,一想上厕所就会喊妻子。可这次他喊了好几声也没有回应,老人估计妻子又出去打麻将了,只好自己想办法。老人拄着一根木棍,颤颤巍巍地往卫生间挪,刚走两步,突然间脚一滑,身子一歪,整个身体便不听使唤地往下倒了。好在,老人是沿着墙边走,情急之下,他急忙用手扶着墙,身体才没有猛然倒下,而是慢慢地瘫坐到了地上。对于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说,5月份的地板依然冰凉,可老人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半小时后,老人的女儿偶然回家探望,才把老人扶起。然而,赵正武因无人照顾而摔倒,并不是最后一次,此后因为刘美华仍然经常出去打麻将,老人还有好几次摔倒在地,虽然每一次都因为儿女、邻居或者刘美华的及时出现化险为夷,但在赵正武及其儿女的心里,都对刘美华有了意见……
刘美华也觉得十分委屈,她是妻子,不是保姆,可赵正武不把她当妻子看待,只把她当保姆使唤。作为妻子,她除了照顾丈夫,还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打打麻将,并不为过,丈夫的儿女也可以来照顾他啊,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照顾任务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呢?原来当保姆,她每个月还有1000多元工资,现在成为了妻子,却缩水为500元,凭什么?赵正武的遗产,他又没立遗嘱给妻子继承。
“每月把零花钱提高到800元。”刘美华向丈夫提出要求。这让赵正武十分伤心,他没有同意妻子的条件,而是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离婚。
法院说不,
离婚也有“年龄差”
91岁老翁起诉离婚,对于法院来说,也是新鲜事。赵正武在诉状中表示,他2003年与小他27岁的刘美华结婚,婚后初期感情尚好,后来随着年龄增加,他身体愈来愈差,行动不便,在亟需妻子照顾的时候,刘美华却迷上了麻将,经常置他于不顾,一打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得不到好的照顾,他好几次在家中摔倒而无人知晓,而刘美华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要求增加零花钱的数额,这让他无法忍受,觉得与刘美华之间没有了夫妻情分。赵正武认为,他与刘美华之间的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请求法院判决他们离婚。
老年人起诉离婚与年轻人起诉离婚并无多少区别,2013年7月19日,在审查老人的离婚诉状后,湖南省芷江县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
得知被丈夫告上法庭,刘美华惊诧万分。我辛辛苦苦服侍他这么多年,如今,他却要与我离婚!在刘美华看来,赵正武离婚是假,欲借此剥夺她的继承权是真。难道我这十年来,就换得一口饭吃?换得每个月500元的零花钱?刘美华心有不甘,对赵正武的离婚诉求,她态度坚决:不离。对于母亲的态度,刘美华的女儿坚决支持,并带着母亲离开了赵正武。
僵持中,开庭的日子悄然来临。2013年10月中旬,芷江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在各自儿女的陪伴下,赵正武和刘美华一前一后来到法庭,随着法槌敲响,这起特殊的离婚案拉开了庭审序幕。
对于离婚理由,赵正武没有新的说法,刘美华对被诉称喜欢打麻将并不否认,但是她认为,这不足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如果赵正武把她看成一个保姆,她可能没有尽到全部的职责,有时候的确对赵正武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妻子,她并没有太多的过失,妻子也应当有自己的生活,不能一切围着丈夫打转,打打麻将并不为过。每一次,她出去打麻将,都是在做好早餐、中餐、晚餐之后,时间也不是太长,因为她心里记挂着丈夫。但是,赵正武看不到她的辛劳,只记着她的不足,竟然要与她离婚。如果赵正武非要离婚,也行,把她这十年的辛劳算清楚,赔给她。
没有费太多周折,案情便调查清楚了,赵正武因为妻子沉迷麻将要离婚,如果刘美华放弃麻将,当能回心转意,偏偏刘美华不愿意放弃麻将,于是,这麻将便成了两人之间解不开的一个结。既然如此,何不让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法官不这样看。法官认为,虽然婚姻法对离婚只规定了一个标准——夫妻感情破裂,但在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中,这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不能千篇一律,其中年龄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感情破裂认定也有“年龄差”,在老年人离婚纠纷处理中,对于感情破裂的认定要从严要求,而不是从宽把握。赵正武91岁了,漫漫人生路中经历过太多沧桑,他提出离婚或许不是年轻人般的一时冲动,但也不能因此就对他的请求不加分析地举双手赞成,老年人或许更固执,老年人离婚或许掺杂了更多的非感情因素,但就本案来说,赵正武和刘美华之间的那个“结”很可能解开,那道“坎”很可能逾越。如果赵正武的儿女“常回家看看”,多来陪伴父亲,分担一点刘美华的照料重担;如果刘美华能够适当减少打麻将的时间,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丈夫;如果赵正武能够对妻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而不是把妻子当作保姆来使唤……一切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迎刃而解呢?法官认为,赵正武和刘美华只要不计前嫌,相互包容,加强沟通和了解,仍有和好的可能。据此,芷江县人民法院当庭判决,不准许赵正武和刘美华离婚。
聆听了法院的判决后,赵正武和刘美华走出了法庭。
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很多情况下是捅破窗户纸,让夫妻之间的矛盾公开化。矛盾公开了,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弥补夫妻之间的感情裂痕。在赵正武和刘美华离婚案中,法官开出了三个“药方”: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刘美华多陪伴丈夫,赵正武对妻子多一份宽容。这三服“药”下去,效果令人期待。老年人离婚,要慎之又慎,对离婚的标准把握,更要严之又严,但更重要的是,在法院说“不”之后,要实施“综合治理”,这才是治本之策。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