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经济,还经得起折腾吗

2014-09-10徐秀军

世界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泰国危机

徐秀军

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泰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可谓是与坎坷相伴,几经折腾,蒸蒸日上的崛起势头一次次受挫于不同形式的国内和国际危机,经济频频遭受重创,元气大损。

1997年,一场肇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遍及东南亚各国。泰国经济首当其冲地在这场危机中蒙受了巨大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1997年泰国经济增长率从上年的5.9%跌至-1.4%,1998年进一步跌至-10.5%;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在全球的排名从1996年的第26位降至1998年的第34位,所占全球份额也相应从1996年的0.59%降至1998年的0.37%。金融危机后,泰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一度达到9.0%,直到2003年财政收支才扭亏为盈;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在1999年突破50%,达到56.6%,直到2004年才降至50%以下,而在危机前的1996年,这一比例仅为15.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刚刚从上次经济危机中舒缓过来的泰国经济再次遭受严重冲击。IMF数据显示,2009年泰国经济陷入负增长,增长率为-2.3%,较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2009年起财政收支再现赤字,并维持至今。2009年9月,泰国著名智库泰华农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受经济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农产品产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泰国成为亚洲经济衰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泰国经济遭受约8000亿泰铢(约合240亿美元)的损失。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泰国经济很快恢复了高速增长。2010年泰国经济增长率攀升至7.8%。由于危机后出色的经济增长表现,泰国再次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众多国际资本蜂拥而入。

正因如此,2012年,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新兴市场与全球宏观部主管鲁奇尔·夏尔马在其新书《经济突破型国家:追逐未来经济奇迹》中,将包括泰国在内的八个新兴市场国家列为未来世界将会有所“突破”的国家。夏尔马的论述从一个投资人的视角指出了从金融危机中迅速复苏的泰国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投资机会。

然而,就在泰国经济逐步走出危机阴影时,泰国政局却再次陷入动荡,并最终发生军方政变,这使那些对泰国经济走向的乐观判断大打折扣。2013年11月以来,持续的政治动荡令泰国经济大幅下滑。泰国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0.6%,远低于上一个季度2.7%的经济增速;2014年第一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再度大幅下滑,跌至-0.6%,同期经过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长降至-2.1%。许多观察人士认为,泰国的政治危机将带来愈发沉重的经济打击,并加深投资者对该国未来走向的不安情绪。例如,2014年1月丰田汽车公司曾警告,泰国的危机将危及未来在该国的投资;4月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将5.3亿美元的生产设施施工至少推迟6个月。这给已经步向衰退的泰国经济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泰国官方以及一些投资和研究机构多次下调泰国经济增长预期。2014年4月,泰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指出,政治的不稳定性是泰国经济增长面临更高下降风险的主因,并预测泰国全年经济增长将难以达到此前预测的2.7%。这一数据与上年10月政治动荡爆发前4.8%的预测增长水平相比,已进行了大幅下调。与此同时,一些外国机构也于近期纷纷下调泰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瑞士信贷将2014年泰国4.5%的GDP增速预期下调至2%;澳新银行将2014年泰国GDP的增速预期从此前的2.2%再度下调0.9个百分点至1.3%;美国银行则由于泰国政治动荡而将其2014年GDP增长速度修改为1.1%。

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著名评论家埃里卡·弗赖的话:“泰国经济可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经得起政治动荡的冲击。”从目前来看,泰国制造业、出口和消费者信心都在下滑,经济的脆弱性日益显现。2014年5月泰国央行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14年4月泰国私人投资下降4.7%、消费下降0.8%、制造业产值下滑3.9%。另据2014年5月澳新银行报告显示,当前危机已对泰国经济中占80%比例的本土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私人消费已连续五个季度收缩,是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

当然,现在来评估当前这场政治危机对泰国经济的长期影响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际竞争已如此激烈的当今时代,这种有违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折腾,只能是让其经济崛起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泰国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泰国的中秋节
停电“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我的泰国之旅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GANID HORSE RACING》
《PHUKET-VEGETARIAN》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