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云铜钟

2014-09-10风子然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洪亮钟楼道教

风子然

景云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致,显示了唐代高超的金属铸造技艺;其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用作新年钟声。

在中国历史上,钟作为一种器物,除了用作报时之外,通常还在宗教中担当着法器的角色,有着“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衡、疏冥味”的作用,而“暮鼓晨钟”这个词,最初形容的就是佛寺中的钟与鼓。

钟作为法器,并不为佛教所专美,道教也多有使用。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钟亭里,就陈放着一口1200多年前道观使用过的铜钟——景云钟。

景云钟的铸造与得名,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起发动政变,杀死了把持朝政的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一生命途多舛的唐睿宗李旦,在动乱中被拥戴复位。复位后的李旦,不但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云”,同时还开始疏远佛教,崇尚道教,于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饱受打压的道教,开始有了复兴的迹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京城长安的著名道观景龙观(现址在今西安西大街)决定铸造一口铜钟来纪念,铸成的铜钟直接就用年号“景云”来作名字。

为了显示这口钟的庄严与重要,铜钟被蔓草纹带分为3层,每层6格,每个格子里都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瑞兽,李旦亲自书写了钟身上的铭文,内容为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过程以及对钟的赞扬等。

景云钟的顶端,铸刻着一只叫做“蒲牢”的蹲兽。在民间传说中,蒲牢为“龙生九子”之一,非常喜欢音律,而且善于嘶鸣,叫声洪亮。尤为特殊的是,这种异兽非常害怕鲸鱼,一旦碰到鲸鱼,往往被吓得大叫不止。所以,为了让钟声洪亮,撞钟的撞柱也被雕刻成了鲸鱼的形状。

铜钟铸好后,最初被悬挂在景龙观的钟楼上,那清晰洪亮的钟声,不断对长安百姓提示着光阴的可贵,“当、当、当”的钟声一直在长安城上空回荡,直到明朝时才被终止。

明万历十年(1582年),西安城扩建,在城中心建了钟楼,将原本位于旧城的景云钟迁移安置到此。但诡异的是,景云钟被移到这里之后,无论如何敲击,却再也发不出一声鸣响,于是人们只好复制了一口钟来替代它,正品的景云钟就一直被存放在钟楼,直到1953年才被移入文庙(即今碑林)保护起来。

但这口神奇的钟注定了不甘沉默。1964年,景云钟被运送到日本参加世界名钟大赛,在大赛上,这口沉寂已久的钟竟然一鸣惊人,再次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被运回国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其钟声进行了录音,并作为新年钟声一直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洪亮钟楼道教
爱心“驶者”朱洪亮
小爬梯撬动大市场
法医田洪亮 有你才知幸福的滋味
会跑步的钟楼
道家道教研究
钟楼
钟楼的燕群
我们有办法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