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民国女汉子的前半生

2014-09-10蓝文青

方圆 2014年23期
关键词:杨步伟赵元任自传

蓝文青

近年流行回味、欣赏民国,民国女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话题,如石评梅、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张家四姊妹等等所谓民国名媛们。事实上,放在哪个时代,总有些人会被他人关注,而这些被关注的人,往往就会留下一些传记。到了当代,是个“人物”多多少少都会来点自传什么的,有些人非常年轻就已经写了十多万字的自传。有意思的是,如今特别引无数人“崇拜”、“欣赏”的民国时期,写自传的人并不多,相反,胡适曾经大力号召文人们写传记留给后人,这其中就有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留下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和她后来完成的《杂记赵家》。

杨步伟这个名字,恐怕远不及她丈夫赵元任来的响亮,但赵元任相较于民国时期的诸多璀璨明星来说,则又略显黯淡。实际上,赵元任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时称“清华四导师”,且皆为胡适好友。赵元任自己很少留下关于个人的记录,因为他的夫人杨步伟写了《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足矣。

俗语说“巧妇伴拙夫”,杨步伟和赵元任恰恰是反衬的一对。

先读张充和的温婉《小园即事》,再读杨步伟的《一个女人的自传》,仿佛从一个感性温柔的女性世界跳入了一个理性坚定的女性世界,其实,两人的身世某方面类似:第一,都是安徽人,都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都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第二,都被亲友过继或者寄名,不在亲生父母膝下长大;第三,都喜欢诗、戏,只不过张充和票戏,杨步伟听戏;第四,都对自己非常真实。但只要翻开杨步伟的文字,就会惊讶地发现,她们的性子截然不同。或许,读完了《一个女人的自传》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欣赏杨步伟呢。

因为,杨步伟从一开篇第一章写自己就是旗帜宣明,不带一丝藏私地表露着——“我脾气很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是跟我横,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我爱替受欺负的人打抱不平。”瞧瞧,这位第一代新女性一开始就活脱脱是个硬硬的、自信十足的“女汉子”形象。

同时也因为这样旗帜宣明,读杨步伟的书才觉得幽默无限,妙趣横生。看她的书一定要看那些圆括号里面杨步伟的批注语,绝对不少让人大乐的妙句。比如当看到她数着脸上几不可见的三个小疤,然后非要赵元任承认娶了个麻子太太,乐得我眼泪都要下来。

话说我们的“女汉子”杨步伟还真的有“汉子”的时段,第一部分就是“男孩”时期,她是“小三少爷”!常年男装,大脚丫,“智勇双全”地居然从 拐子手下逃生,更“可怕”的是,她居然与叔叔、哥哥们在秦淮河上游船叫局(召妓),简直是个俗世花花公子。有意思的是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我的丈夫他生平反倒没叫过局”。果然是一对儿的命呀。对了,她还是“小改革家”,很小就跟祖父讨论民主、民权、宪法,等等,更有趣是,顽皮地曾经弄个雪人放黎元洪的被子里,“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鬼”。瞧!多好玩的杨步伟。等到变成“三小姐”之后,却还没改性子,作为女孩子到了十二岁才知道缝衣针是有鼻子的。很快,“学霸”杨步伟就成为了“五虎闹学堂”中的一员,不久,她倒是自己去写信给“优质生”表弟退了“指腹为婚”的亲。大约因为是佛学大家杨仁山的孙女,进洋学堂的她,床前祷告睡着了,两次受洗不成功。

这样真性情的女子注定有情有义,比如“步伟”这个名字就见证了她与好友林贯虹的姊妹情,也因为林贯虹的病,使她对传染科和细菌学产生了兴趣。二十岁时,我们的“女汉子”得到了安徽督军柏文蔚的青睐,成为崇实女校的“校长”,并以此薪水成就她自己留日学医的学费。

到了这个时候,杨步伟的大气和开朗豁达就显得格外的引人瞩目。办教育也非一件简单的事,这段时光里,在船上失眠的杨步伟用蒸汽船的吁声幽默地写了一句“吁——许多,问——题嘘。”简直妙不可言,谁说她的言辞平淡,这简直奇风异景。也正因为她的有情有义,赴日之时,被委托照顾柏家一大家子,她也勇敢承担,丝毫不推卸,真正是货真价实的“女汉子”。

因为父亲猝死回来,又与“我始终不喜欢她”的同学李贯中开了“森仁医院”,一肩承担“长子”般养家持家的重任。特别要说的是,对于“森仁”这个名字便是她最真实的友谊见证,林贯虹、杨步伟、李贯中,都有木,而仁是指两人。这时候,杨步伟三十而立,这才与“荡啊荡”的赵元任相遇,相知、相爱。读者无论怎么看都会发现杨步伟的“真”,杨步伟说:“我既然是在写自传,不是编故事,我得说实话。”

这本自传看上去一点也不厚,不过,读着读着会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杨步伟亲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二十一条、“二战”、“住过六年日本”、“十三年美国”。她笔下的各种历史名人有着她个性化的评定,比如杨仁山、比如黎元洪、比如柏文蔚、比如黄炎培、比如李烈钧,等等,她用她自己的真,抒写了令胡适非常赞赏的《一个女人的自传》。

法律人书架

推荐者:李哲

李哲,法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民法及法律史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史等课程。曾参编各类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法律文化三人谈》 何勤华、贺卫方、田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中法律文化这个过时的题目有着极其宽泛的外延。中国的、外国的、与法律有关的、与文化有关的,都可以谈。法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规范,还蕴藏着对人们对安身立命的人生追求,对富足、祥和、有序的价值渴望,这正是法律文化存在的价值。

人们对法的理解与渴望,其实不只是抽象的国家颁布的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更重要的是在某种情景中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的成功经验和惯例。读者应该会从三位大家的评述中,略窥这种经验和惯例的大致形态。

《獬豸的投影》 郭建著 上海三联书店

汉字中表示法律的“法”字,来源于獬豸这只独角兽。而对公平、公正法律的憧憬,也正体现在这只神兽的身上。“法文化”所解说的,也正是这些无法精确的东西。其实郭建的所有法学著作,都是在阐述法文化,只是这本书更为具体和系统。

读完本书,读者总会对传统法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比如,法律不是为了惩治,而是为了劝人向善;法律最好备而不用,等等。

《現代化与法》 川岛武宣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家的传统是“法无二解”,而纵观本书,川岛武宣却并未把焦点放在法条或法的实效上,而是将法意识作为观察的核心,认为“社会上的人们与法发生关系时,存在着采用什么样的行为决策的问题”。川岛提到的“问题”即立法意图与法的实效之间的分离,核心在于人们如何看待法,将其如何理解,并如何同其他行为原因进行衡量。

法赋予人意识,每个人都有不同深浅程度的法意识,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读者或许能从发掘自身的法意识着手,提升自己对法的理解,完善自身面对法律问题时的决策能力。

猜你喜欢

杨步伟赵元任自传
杨步伟和赵元任的爱情守望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象牙塔之爱
象牙塔之爱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THE ACCIDENTAL CHEF
关于推荐《施仲衡自传》的通知
《我母亲的自传》中的创伤叙事
赵元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