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着老父亲蹒跚学步
2014-09-10陈启祥罗培新朱俊辉
陈启祥 罗培新 朱俊辉
在南靖县靖城镇,每逢天气晴朗的早晨或傍晚时分,东厦街总会出现一个众人熟悉的场景:一位年轻人右手搀扶着一名老人,俯下身子,左手托举着老人的腿脚,耐心地教老人站立、行走。老人就像个听话的幼儿,努力地昂着头,每跨出一步都是颤巍巍的。
老人叫黄良辉,今年65岁,两年多以来,他的三个子女黄丽云、黄智深和黄智敏轮流陪他学走路。
这条400多米长的道路,他们已记不清来回走了多少次,每次都坚持一个半小时。一老一少的身影,成为一道流动的孝心风景线。周围群众对此赞不绝口:“黄良辉的子女真是大孝子。虽说照顾父母天经地义,但他们能做到这种程度,很少见!”
“父亲是孝子,我们只是以他为榜样”
1月2日清晨6点半,天色微亮。对38岁的黄智深而言,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洗漱完毕,黄智深顾不上吃早饭,披件外套,就开始照顾父亲。
老父亲70公斤重的身躯压在背上,一瞬间,黄智深几乎直不起腰。他咬紧牙关,把全身的力量灌注到双脚上,慢慢往外走。那一刻,智深想到,当年父亲也是这样背着爷爷。
父亲是老大,当年为了讨生活,一家人从芗城城区搬到大房村,后来落脚靖城镇。作为长子,黄良辉早早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养家糊口、拉扯弟妹。成家立业后,黄良辉膝下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举步维艰,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孝心。平日家里一有好吃的,黄良辉一定嘱咐,饭菜准备好后就邀请父母过来吃。遇到老人身体不适,黄良辉在床前嘘寒问暖,有时还背着老人到数里外就医,一点不敢掉以轻心。
后来,黄良辉经营的食杂店生意有了起色,经济逐渐宽裕,他的孝心更是有增无减。面对称赞,黄良辉总是憨厚地说:“人都会老,如果娶了媳妇忘了爹娘,等自己老去,子女同样不会孝敬我们。”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黄良辉的言行,不知不觉地烙印在黄丽云姐弟的脑海里。黄丽云姐弟照顾父亲很用心,听到邻居赞扬,他们都会说:“父亲是个大孝子,我们只是以他为榜样。”
“我们当您的拐杖,慢慢扶着走”
迎着朝霞,黄良辉在儿子的帮助下迈开双脚,步履僵硬,即使每次只能前进几厘米,但他仍坚定地一步步往前挪。父亲每走几步,黄智深就会鼓励一番。朝阳冉冉升起,映红了宽敞的街道,路上倒映着黄良辉父子被拉长的身影。
几年前,黄丽云姐弟继承父亲的生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2011年6月的一天,身体一向健朗的黄良辉下蹲后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黄丽云姐弟将父亲送到医院。在抢救过程中,陷入昏迷的黄良辉脑干大出血,病情危急,转入ICU病房。
前后24天,黄良辉接连被下了两道病危通知书。喂饭、擦洗身子、按摩、清理大小便……三个子女细心照料,昼夜不离。也许是他们的孝心感动上天,黄良辉终于度过危险期,医生认为这是个奇迹。
出院后,黄良辉落下偏瘫,无法言语,吞咽困难,喝水都得用滴管。黄丽云姐弟轮流照顾,时刻不离开父亲身边。眼见父亲病情稳定,三姐弟商量尝试让父亲重新站起来,便带着老父亲四处求医。
然而,治疗效果并不乐观,黄良辉的右腿还是“纹丝不动”。对康复充满期待的黄良辉,性格变得反复无常,开始自暴自弃。“小时候,您告诉我们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当您的拐杖,慢慢扶着走,您一定会恢复的。”儿女的一番劝慰,令黄良辉调整好心态,重新学步。
黄智深当起了父亲的拐杖。怕父亲有闪失,他总是先把父亲或背或扶着下楼,之后再搀扶着父亲,一手抬起父亲的腿,亦步亦趋,父子俩艰难前行。十几分钟的路程,他们得花上1个小时,不一会儿,两人都累得大汗淋漓。
“奇迹出现,父亲的脚有了知觉”
抬腿,踢脚,踩实……两年多的时间,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锻炼,尽管每次都累得精疲力竭,但在儿女们的鼓励下,黄良辉一直坚持着。
每次早上锻炼完,黄智深都会背着父亲回家,然后自己开车去忙生计。黄良辉则在黄智敏的照料下,锻炼伸腿动作。傍晚,黄智深有时会再带老父亲出来学走路,有时载着父亲去做针灸治疗。
为了照顾好父亲,黄丽云三姐弟每天想着给父亲做好吃的,尽量变换口味。每隔两小时为父亲翻一次身,并按摩一次。
皇天不负苦心人,奇迹再次出现!去年9月初的一次锻炼中,黄良辉无意中说出:“累了,腿会酸啊!”黄智深兴奋不已,原来,父亲的右脚有了知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盼望的奇迹终于出现了,真是太高兴了。”黄智深说。
看着奇迹再次发生,黄家三姐弟的劲头更足了,他们说:“我们是在父亲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如今,换我们扶着父亲。相信再过一段日子,父亲会重新站起来,独立行走。”
(摘自《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