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中国电影
2014-09-10何辉
何辉
又到了各类大片厮杀的年底档。我问一个在中国生活的欧洲朋友:“你对近年的中国电影怎么看?”他的回答很直率:“中国电影太多都是垃圾,包括有些高票房的影片。”关于中国电影不怎么样的评论,之前听到不少。但是,从一个外国人那里亲耳听到这种尖刻直率的评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依然感到很汗颜。
可以说,中国影片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就票房而言,近年来,电影市场可谓形势大好——这多少归功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也随之上升了。但是,就电影内容题材的丰富程度、思想深度等方面而言,中国电影与欧洲、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即便是与韩国、日本相比,也无优势可言。
在中国当前的电影市场上,一部上映的本土影片,动辄就能达到票房过亿的骄人成绩。但观众在捧场的同时,往往也会抱怨:影院内上映的中国影片,不是时尚爱情片,便是有着浓厚无厘头色彩的搞笑片,看多了,也渐觉无趣。
梳理一下近几年出品的中国电影,其中既缺少厚重的史诗性大片,也没有带给人无限遐想的科幻巨作。在《星际穿越》《阿凡达》这类影片面前,中国电影只能让人无语。本土影片的题材,仿佛应了一句当下流行的话:“活在当下。”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活在当下”,也本应有活得丰富、厚重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电影却活得贫乏、单调、浅薄,只能靠一些粗俗的噱头去愉悦观众,靠一些煽情去讨好观众。这种电影创造状况,与财富无关,与文化有关。只能说明中国电影的视野变得狭窄了,想象力变得贫瘠了,思想变得浅薄了,文化变得单调了。
有人可能会将中国电影的这种状况归咎于电影审查制度。可是,我们反问,难道美、欧、韩、日就无电影审查制度吗?目前的审查制度可能存在缺陷,但它也只能对创作出的东西进行审查。拿不出优秀的、卓越的作品,不能完全归咎于审查制度。《星际穿越》不是引进了吗?也未因审查制度而被阻在中国银幕之外啊!中国自己的《星际穿越》在哪里呢?
还有人可能会将中国本土电影的这种状况归咎于观众,认为时下中国人需要的就是搞笑片、时尚片、愛情片。可是,我们反问,为什么当一些国外优秀的严肃电影上映后,中国观众反而会更加积极地涌进影院呢?所以,说白了,是中国电影人欠缺引导观众的胆略,欠缺艰苦创作的耐性。
正是因为缺少真正杰出的作品,中国电影才会越来越依赖于明星去挺起票房。郭敬明的《小时代》已上映数部,韩寒靠一部《后会无期》也笑傲票房江湖。可是,若听一听评论,最华丽的赞誉也只能称它们为“粉丝电影”。
中国电影,应该有探索的勇气。若想有好的未来,关键在于要真正尊重创作,要从对原著与剧本创作的尊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