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与犬子
2014-09-10陈瑾
陈瑾
噩梦
好多年了,张耀反复做同一个梦:父亲张扬威愉悦地向海而立,那踌躇满志的背影却将自己陷入黑暗里。他悄悄走上前,看不清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径直朝着父亲的后心刺去。一挨到父亲的衣服,他终于注意到手中握的是一张软绵绵耷拉下来的纸。父亲回过身,露出讥讽的笑,根本不把他的恶作剧当一回事。
这个梦是张耀上初中时开始的,那一年父亲张扬威正式成为耀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老张总用了十五年时间,从一个国营食品厂的会计做到全省知名企业的老总,成就了一个商界传奇。人人都说富二代张耀命好。耀扬食品,从名字都能看出张老板把儿子放在心尖上疼,一派肯让孩子踩着自己发展的慈父之心。
可别人不知道,那个在媒体上一脸温和地挽着下岗再就业员工照相的张扬威,回到家就像变了一个人,虎着脸,时刻挑儿子的不是:成绩不优秀、长得太瘦、坐相不好、发型不精神……张耀平时在外面也是横着走的,却像避猫鼠一样怕张扬威,可又常常闯祸不得不让父亲帮着收拾残局:打架、在学校抽烟、旷课去KTV……每次张扬威都骂“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而张耀则一边担心接下来的体罚,一边在心里默默地想:我才不想当你儿子呢。
后来张耀开始做那个奇怪的梦,特别是每一次被父亲逼他做不愿意做的事:高中时被迫上那个所谓的贵族学校,但不过关的口音老被嘲笑;大学被逼着报考经贸专业,但数学从来是张耀的弱项,高考都没有及格;现在大学好不容易毕业了,又被摁着到耀扬食品实习。
笑柄
按照父亲的安排,必须要接班的儿子需要从基层做起。张耀在公司的实习便从车间开始了。
的确,张耀吃不了苦,脾气又爆,在车间没几天就和负责人吵了起来。那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指着他的鼻子骂:“老子英雄儿怂包,我敬重张总,可你小子是个什么东西!”张耀在车间没处下几个好兄弟,劝架的人少,起哄架秧子的人多,最后惊动了分厂厂长。厂长恭恭敬敬地请示了分管人事的副总李天明,把少东家这块烫手山芋丢给了营销中心。
李天明是张扬威提携起来的老乡。说实话,直性子的张扬威不太喜欢这个八面玲瓏的副总。但他儿子喜欢。因为李天明对张耀格外关照,安排他做公关部经理,又暗示营销总监在安排工作时有所侧重,让品牌部、广告部、活动部几个部门把实事都干了,汇报时却把公关部高高捧起,显得张耀能力不错的样子。
张扬威也忙,没发现张耀在公关部的风生水起是假象,少有地对儿子和颜悦色起来。张耀鲜少从父亲那里获得嘉许,这点难得的好脸色大大鼓励了他,他开始主动揽活做。
中秋节历来是食品行业的营销关键期,张耀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却有竞争对手找媒体爆料,说耀扬的月饼是从小作坊收回来贴牌的,里面掺有发霉的馅料。
张耀年轻,毕竟有血性,准备让老爸批准一定要彻查,相关领导全部下课。李天明连忙来“灭火”,说其实这次爆料有夸张成分。重大节庆时,公司确实会和几个外部机构合作,但都是正经生产厂家。现在公司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品牌形象大受伤害,销量一下子降下来——这正是公关部打硬仗的时候。
张耀听着也觉得有理,亲自出面去处理此事,不料和出报道的记者起了冲突,被人家追加了一条“耀扬少东家对记者进行人身伤害”的微博报道,一时舆情沸腾。张耀委屈地拉着李天明,李叔,我真没动手!
事情最后惊动了张扬威。他的法子非常邪性,拉了几车的月饼堆到报社门口,表示是公司下属生产厂几千名下岗再就业员工的心意,请记者朋友尝尝,记者朋友要是不尝,工人们就亲自过来向记者老师们请教,到底哪里做得不好。报社领导最后表示“盛情难却”,一定好好“品尝”,第二天又发了尝后感,并公开批评了之前发表“不实报道”的记者和栏目编辑。
公司安然度过这次危机。但这件事让张耀成了行业的笑柄。要不是李天明人前人后地给他搭台阶涨面子,张耀简直不敢出门去公司。
张扬威忍不住感叹,要不是两人长得太像,他简直怀疑张耀不是自己儿子。李天明进来汇报工作,张扬威便闭口不谈了。
“没福气”
不论张耀多不靠谱,张扬威还是一天天开始倚重他。事业强人也逃不过岁月的风霜雨雪。他的身体不行了,心脏病,高血压,一大堆并发症,还有过一次开会时突然晕倒,抢救了十几个小时才苏醒的惊险经历。
张扬威终于退了下来。此时耀扬食品的形势一片看好,业绩连年增长,产值达到4亿元。
可火线上任的张耀心里直打鼓,他看到的是一地鸡毛:分店太多不好管理,外来品牌不断冲击,新投产的生产线占用太多资金,老员工跟不上时代发展但又不能轻易动之……张耀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这个漏洞百出的庞然大物。
幸好有李天明指导他。先提出一些激励员工的口号,树立新董事长年轻有锐气的形象。于是这一年被定位成公司的“转型跨越”年,要进行品牌升级产品升级全方位升级。当然,也没什么实质性的策略,公司运行更多地是靠部门惯性运转。
张耀向父亲建议,把李天明升任成总经理,让他除了分管人事和财务之外,也抓抓业务,可每次稍稍提个话头,张扬威就开始瞪眼睛。
张扬威真心觉得儿子蠢,人事、财务、业务都让一个人管了,耀扬食品干脆姓李得了。自己已经规划好了耀扬的轨迹,给儿子搭好台子写好剧本,他竟然连照本宣科都不会。
张耀也有苦衷。他不是父亲,镇不住那些劳苦功高的副总,也搞不定盘根错节的关系。他学不会父亲的经营方式,于是出不了成绩;没有成绩,更无法否定父亲的做事方式,简直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张耀接班不过一年,耀扬食品的销量便下滑,这是张扬威管理企业几十年都没有出现的状况。张耀拿着报表给父亲过目的时候,尽力镇定,可他觉得身体内有另外一个自己,还是小时候瘦小的样子,那个瘦小的自己已经抖得不成样子,等着父亲劈头盖脸的责骂。
意外的是,张扬威并未勃然大怒,他冷冷地看着儿子好长时间,说:“三岁看到老,我早就知道自己没福气。”
张耀突然发现,原来绝望这种东西是没有底限的,你以为自己已经够绝望了,可是总还有一些人一些话能让你更绝望。
让你兜不住
就算没有父亲的同意,张耀也已经把公司丢给了李天明。李天明简直全能,公司的事样样摆得平,吃喝玩乐也不在话下。包括赌博。
张扬威是严禁儿子涉赌的。本地人多好赌,企业家富二代也多,场头们顺便也放高利贷,把常来常往的人摸个门清。像张耀这样的,多少钱都有人借给他。曾听到风声的张扬威疾言厉色地命令儿子不准沾染赌博,不然,他就亲自出面和场头们交涉。
可对张耀来说,到了公司,面对一堆文件,他只觉得头大;回到家里,面对父亲,他又觉得整个人发紧。只有赌博时,他的心跳是属于自己的。何况,自从开始赌博之后,他再没有做过那个噩梦。
禁不住小老板软磨硬泡,李天明知道本地不能赌了,便把一些客户约在澳门,谈完公事后,张耀就能“顺便”玩几把。李天明偶尔陪同,后来张耀混熟了就自己和客户玩,客户又会介绍别的朋友,都是身家过亿的人,每次下注都很大。张耀输掉的钱一开始以百万元计算,慢慢以千万元计。他找李天明借钱,有时转让点手里的股份,对着父亲编造和朋友合开外贸公司需要钱周转的谎话。
终于有一个晚上,张耀又输了一大笔钱,大概以千万元计吧。一直都和颜悦色表示可以记账慢慢还的几个赌友突然变了脸,扣下他不准离开。张耀给朋友们打电话,谁也拿不出钱。他联系李天明,李天明第一次表示爱莫能助。
一夜豪赌,加上一整天都被牢牢看着没吃没喝不准睡觉,张耀的体力已经到达极限。头脑一片混乱中,张耀只把李天明视为救命稻草。终于李天明给出了脱身方案,自己用之前借给张耀的钱加今晚的赌资,买下张耀手头所有的耀扬股份。
这是个比行情低得多的价格。张耀也怀疑过,“客户”和“客户”的朋友联手出老千,但他没有证据;他也怀疑是不是自己一向信任的“李叔叔”正是背后坐庄的人。那些对他的嘘寒问暖,教他的那些华而不实的企业治理花招,都是李天明布下的伏笔。
即使认定自己被坑了,张耀也不觉得愤怒,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这笔交易。在合同上签字时,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老爸,这一次你还能收拾得了这个残局吗?呵呵。
编 辑 唐 婷 romarin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