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言两语:“摄影曾经是这样的”之摄影的胶卷时代

2014-09-10章开元

摄影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柯达公司胶卷柯达

章开元

今天的摄影跟过去已大不相同,一部智能手机,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在外行人眼里已经够用,至于管它叫摄影、照相,还是数字影像之类的新名词都无所谓。省钱、方便、“有个影儿就行”的大众“照相”爱好者比比皆是。撇去字面上的理解,照相并不比摄影业余,原先满大街都是照相馆,自封摄影馆的没有,而拍出来的照片摆出来晾晾,哪个不是摄影的水平?从前“严肃摄影”时期有4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即胶卷、照相机、照片,以及纸质印刷品。另有2件事情与摄影的关系也很密切,但未必每一个摄影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那就是学习和好玩。以前从事摄影一定是要学习的,再穷的人也要交点儿“学费”;以前的摄影很好玩,与摄影相关的好玩意儿多得不可胜数,远不是今天一个电脑屏幕所能替代的。好玩的东西很多,今天先从胶卷说起。

想了半天,是叫胶片好还是叫胶卷好,前者似乎比较专业,后者更通俗些,知道的人不用多解释。现在拍照的人基本都不用胶卷/胶片了,用的人就是摄影大家庭中的“异类”。没有“异类”的世界就不是精彩的世界,摄影要完全消灭“异类”在短期内也不可能,但“异类”的生存的确需要付出代价。我家里就还有些放在冰箱里的过期胶卷,不时拿出来拍拍。4月底,在北京那场动静很大的“影像的力量”摄影活动开幕式上,我选了一卷ISO 800的过期富士胶卷,用尼康FE拍,心里琢磨等到时候冲出来“有个影儿就得”。没想到冲出来后效果还可以,送了一张给一位年轻女孩(照片中有她),并特地注明“本照片是用胶片拍的”,蛮得意的。要知道,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别说是胶卷拍出的“真照片”,算上能拿在手里的“实物”照片都不多:不是在手机里就是电脑屏幕上。依我看,那种电子照片应该称为屏幕影像,不叫照片。

让我们将焦点回聚到2012年1月19日这天。世界著名的感光材料生产厂家美国柯达公司向纽约南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重组。在如今“著名”满天飞的时代,百年老牌柯达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著名”,当接近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中国几乎所有旅游景点的入口处都能觅到它的踪影,尽管有可能不是正宗货,但柯达的大名无人不晓。柯达倒闭的消息一经传出,北京有胶卷发烧友一下买进400卷柯达胶卷,买20到30卷的都是小意思。

柯达公司创建于1880年,之后一路大顺,巅峰时全球雇员达14.5万人,柯达的股票曾是世界上最走俏的50只股票之一。世界感光化学界的先驱人物,英国人查尔斯·爱德华·肯尼斯·米斯巴(Charles Edward Kenneth Mizpah)在1912年受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诚邀,加盟柯达公司,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并使其商业化的照相感光材料研究所。米斯巴到任的第2年就在纽约州罗切斯特的柯达公园里大展拳脚,当时研究所只有20个人和每年54,000美元经费。米斯巴于1960年在夏威夷去世,1961年,集他一生研究成果的巨著《从干板到爱克塔克罗姆胶片》一书问世发行,这本书的名字正好将摄影感光材料的发展历程串联起来。米斯巴一开始为柯达公司研制照相干板和电影胶片,1935年推出柯达克罗姆彩色胶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影和摄影的商业化进程。一百多年来,无数重大历史事件和世界顶级名人被记录在印有KODAK字样的各类胶片上。其中有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电影和照片底片;有被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底片;也有肯尼迪遇刺的场面和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镜头中那个著名的阿富汗小女孩。

柯达公司依托美国庞大的本土摄影市场和走向世界的战略营销策略,总体上来讲是成功的。它的“老弟”,著名的英国伊尔福感光材料公司1979年时就已经撑不住了,当年亏损1900万英镑。伊尔福公司在摄影圈里曾非常著名,产品精到,身价不凡。尤其在黑白胶卷和放大相纸领域,在1950年代,柯达与伊尔福几乎平分秋色,德国和日本的小品牌是上不了台面的。当年为毛主席拍照用的胶片,黄色铁盒装的伊尔福胶卷是首选,现在这铁盒可难见了,我手里还仅存一个,上面的字都快磨没了。伊尔福好是好,但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贵。它的拳头产品XP1高速微粒胶卷,被冠以“享誉世界的好”的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贵”。高级黑白放大相纸也是一样,在价格上不具竞争优势。二战后,由于英国政府保护民族品牌、扶持本国工商业的优惠政策,伊尔福春风得意,尤其是盈利大头——医用X光片,卖得极好。但好景不长,英国政府最后放宽了进口限制,又大力缩减政府开支,医疗部门转而购买柯达或富士公司出产的廉价X光片。昔日仰头挺胸的伊尔福公司光靠摄影市场只够勉强维持,难以盈利,不消几年的功夫,伊尔福就败下阵来。

不管是伊尔福还是柯达,或者再加上后来的富士樱花胶卷,当年的中国普通摄影人都是用不起的。中国人熟悉的名字是“公元”“厦门”“保定”“南方”“上海”等本土品牌,乐凯都是后来问世,这其中“公元”的名气最大,资历也最老。1953年4月1日,公元摄影化学厂在广东汕头成立,当时只有15个人,13间民房,没过几年,就形成了年产35万盒相纸和少量胶卷的生产能力。在工艺上,胶片的生产难度不仅大于相纸,危险性也大。上海感光胶片厂原来是制造复写纸的;天津感光材料厂以前叫七星干板厂,同摄影还沾点儿边儿;厦门感光材料厂的老底子以前根本就是一家与胶片生产毫不相干的游乐场。这几家工厂生产的各类胶卷有135画幅的,也有120画幅的,及少量照相馆用的大底版。胶卷价格最初都在0.45元到0.80元之间,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最便宜的胶卷甚至不带暗盒,拿黑纸一包完事,回家自己装暗盒去,好像是四毛多一个。我小时候也买过这种胶卷,回家关上灯在被窝里装暗盒。要知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胶卷暗盒也不是随意就能找到的,尤其是在偏远的小地方。

不能不佩服中国人民省钱还要图方便的诀窍,没有暗盒,马上有人发明了直接将包在纸里的胶卷装进照相机里使用的方法,并通过摄影刊物迅速传播。方法其实倒不复杂,就是将胶片头抽出来再用黑纸包好,然后将胶卷挂在相机的齿轮上,用的时候注意要轻一点。麻烦的是,照完之后胶卷无法退回“暗盒”,还得找暗处将照片重新包回黑纸里。那年头不怕麻烦,只要省钱,时间有的是。

原先别说冲胶片,光是如何配置冲洗药水就有专门的论述,可讲究了。因为胶片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后的照片制作。有经验的摄影师只要一看到冲出来的胶片(卷),先是松一口气,至少是照上了。当年照相,胶卷没挂上,或因故漏光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老百姓,总想多照几张,胶卷勾上几齿就将后盖盖上了,实际上胶卷没带上,白拍。胶片冲的质量和配冲洗药很有关系,所以原来专业冲胶卷的师傅也基本上都会配药,再正经点的摄影单位都有专门的配药室和配药技师。一般胶卷冲坏了还不打紧,要是赶上重大事件或国家领导的照片,你把胶卷给冲坏了那还了得?照片没放好可以重来,胶卷冲坏了绝对无法重照。

没有人,也无法真正统计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到底有多少幅影像永远只停留在胶卷底片上而没有被冲印成照片。这两年美国曝出一个保姆摄影师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1926~2009),她生前以纽约为主要拍摄地,拍了不下一万多个胶卷,绝大部分是120画幅的;而真正被她制作出来的“正像”照片不过几百张,绝大部分只停留在“负像”底片上,直到她去世都没看到最终的拍摄结果。她生前拍摄的大量胶卷底片,不断出现在纽约的地摊上,被后人看到并洗了出来,这时才发现纽约的这个保姆拍得真棒。如果薇薇安时代有数码摄影这东西,能了却她多少遗憾?

另外,也有数以亿计张的底片与照片永远分家,照片成了事实上的孤版。而底片如果最终没有被制作成照片,当年的那些拍照者和被摄者岂不白忙活了?这些事情伴随着数码摄影时代的到来虽然已成历史,但当代摄影人在享受方便和廉价的同时,也该温习一下过去,那个时代尽管不易,但摄影的乐趣并不比现在差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柯达公司胶卷柯达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
柯达权:一片丹心 德才双馨
柯达退出破产保护将公司控制权交给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