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研究

2014-09-10陈晓冬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活动聋校设计原则

陈晓冬

【内容摘要】让学生能用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心理和学习,是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聋校教师要针对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课。本文根据笔者五年的教学实践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游戏趣味性为原则、以规则公平性为原则”三个方面说明小学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聋校 心理活动 设计原则

听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导致了一系列心理发展障碍,他们的人格还未发育健全,他们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遇到一些闹情绪的事情,有时候会显得非常不成熟,甚至会把情绪带到学习中、人际交往中,并带给与事件不相关的其它人等。长此以往,这些负面的情绪会给学生带来交往障碍进而影响人格发展,引导听障学生释放和排除不良情绪,让他们能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心理和学习,是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聋校教师要针对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课。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有些聋校心理教师对心理活动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有误区,认为心理活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只要给他们讲道理,把他们的心理工作“做通”就可以了。其实,教师必须了解到,开展心理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为他们开这节课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心理能得以表达、进而加以思索,教师只是一个陪伴者、引导者,而不能是一个单纯的说教者。否则学生觉得自己受到压制,他们会觉得这节课就是变个形式批评自己,以后就不会愿意再释放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我们都是小白兔”的活动,让每个听障学生都说说自己成长的经历。有些学生是被父母宠护长大,他们因为残疾而得到更多呵护;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的残疾和家庭本身的原因,他们成长得很艰辛,甚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欺凌。这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正确引导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比如要求受到宠爱的学生能独立自主,受到欺凌的学生要自立自强等。因为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此时教师引领学生积极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启发他们思考:无论他们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了,怎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生活得更好?教师把思考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他们才会从中获得收获。

二、以游戏趣味性为原则

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有趣的事物,如果遇到一些不太开心的事,假如能发现身边有更有趣的事物,他们很快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焦点,反之,在课堂上学生感觉到自己陷入到不开心的情绪,他们就不会对这个课程感兴趣。因此聋校心理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击鼓传花”与“真心话,大冒险”活动。这个活动要求一名学生与其它的学生相背面开始击鼓,一朵花在学生的手上传,鼓声停时,花落在谁的手上,这个学生必须做一个选择,他是要选择回答一句真心话,或者完成一个大冒险。所谓的真心话,就是学生们可以问该学生一个问题,这个学生不能有任何隐瞒,必须如实回答。如果学生不愿意回答其它学生的问话,可以选择大冒险,即完成其它同学们的一个要求,它包括完成其它学生指定的一个动作,或者完成其它学生指定的一个节目。学生在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活动中,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释放自己的不快,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思考,如果自己给别的学生出最刁钻的难题,或者要求他们回答他们肯定不想回答的话,那么花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自己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宽容他人、善待自己,这种轻松的方式会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受到人格教育。

三、以规则公平性为原则

教师在引导听障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课程时,有些教师认为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重,他们显得孤僻、别扭,所以需要更多的关爱,而其它的学生显得比较健康,他们不需要更多的关爱,所以在进行心理教育活动时,会偏向性格显得不健康的学生,而忽略显得健康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教师不公正,日后他们就不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理解到,只要自己能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学生都有可能在活动中感染到快乐、愉悦的气氛。有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可以引导他们参与游戏,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迁就他们的任性,因为这就是社会性的法则,如果他们不接受社会性的法则就不能在社会中好好地生活。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玩“荷叶、青蛙、石头、蝎子”的游戏。该游戏在一片较空阔的场地中进行,场地中铺有几片大塑料布,它是荷叶,部分学生扮演石头,石头可以阻挡蝎子捕捉青蛙;部分学生扮演蝎子,他们的任务是捕捉青蛙,被他们捕捉到的学生扮演石头;青蛙如果跳到荷叶上就不会被蝎子抓。可是荷叶是有限的。石头、青蛙、蝎子要根据自己的活动达成行动目的。教师为学生分配角色时,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扮演石头、青蛙、蝎子的机会。让学生从游戏的平衡性思考到公平的法则,让学生明白:如果游戏只围绕一个人的行动而失去公平性,那游戏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如果能从游戏的规则理解到公平性,他们就会慢慢走出自我的天地而放眼于社会。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很难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以他们特别需要也特别喜欢心理活动课。在设计心理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游戏趣味性为原则、以规则公平性为原则,这是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能正常开展的保障。在这些原则的统领下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自得自悟,促进自我成长。和听障孩子一起探讨和解决自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愿意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严蔷薇、胡青. 试论心理活动课的课程地位和性质[J]. 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2] 田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技巧[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5).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活动聋校设计原则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