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领袖
2014-09-10曹培红
文/本刊记者 曹培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陈杰平专访
陈杰平教授
21WEEK·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专场论坛于2013年12月2日下午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以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主办,一家商学院为什么会在一个财经会议上做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专场?一家商学院为什么会以全额奖学金招募一个NGO的带头人?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本刊记者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陈杰平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陈教授,中欧商学院为什么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陈杰平教授:其实这跟中欧商学院的培养目标有关。“中国深度、全球广度”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市场定位,“认真、创新、追求卓越”是学院的文化和价值观。 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是学院的使命,这次做企业社会责任专场首先是跟我们学院的使命吻合的。这是其一。
其二,中欧商学院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开学第一课的惯例已经实行好多年。
记者:您怎么看待企业社会责任?
陈杰平教授:企业社会责任有几个层次:一是企业本身的层次,例如要关注环境、善待员工等;二是在世界是平的背景下,地域障碍不再明显,消费者会更关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重点;三是对事业追求的一种境界:读商学院EMBA的很多民营生活老板,其实生活质量不一定如外企高管,但是,完成最初的商业积累,他们有青史留名的愿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必由之路。
记者:在本次论坛上,我看到邓飞是中欧的学员,请您介绍下具体情况?
陈杰平教授:大概是去年的时候,中欧北京招生办听说了邓飞有读EMBA的想法,我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要千方百计地招进来。所以,大概在去年11月的中欧校友返校日晚宴上,邓飞正好在上海出差,我们就一起见面,我给他详细介绍了中欧的具体情况。邓飞成为中欧的学员,是中欧为其提供了针对NGO的全额奖学金。
记者:您能说说这个针对NGO的奖学金吗?
陈杰平教授:中欧以前有针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专项奖学金计划。2013年,我们推出了针对NGO的专项奖学金。这是中欧开天辟地的一个计划。之所以推出这个计划,一是学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经济能力上有可能承担;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大环境客观上支持了这个计划的推出。如果有向邓飞一样的NGO领导者,我们还会招。
针对NGO方面的奖学金,中欧之前还有一个善为奖。
记者:请问善为奖是什么情况?
陈杰平教授:中欧EMBA善为奖设立于2008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对应届EMBA毕业生和班级在校两年期间在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所作杰出贡献的最高认可。善为奖分设“事件奖”与“个人奖”:“事件奖”用以表彰在公益与慈善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班级和相关项目,如以学院为平台自发组织并可持续的志愿者活动、教育事业捐助、环保投入以及对重大社会灾害的支援等;“个人奖”用以表彰组织发起、积极倡导、亲身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的学员或由其创办的企业。5年来,共有7个班级、11位学员分别获得当年的奖项。
记者:2013年,商学院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好像是一个热点年,您怎么看?
陈杰平教授:这个一方面可能跟互联网有一定关系,互联网让信息更为畅通;另一方面跟整个社会对公益事业的推动和重视有一定关系。其实,国外商学院很早就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下国外商学院是如何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
陈杰平教授:国外商学院在20年前就开设商业伦理课。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国外读博士,我的老师讲,他们给MBA上课,第一课是在监狱里上,让学员看不负责任的企业高管的后果。
记者:邓飞入学后对中欧有何影响?中欧为什么没有做这方面的宣传?
陈杰平教授:邓飞入学后,我们注意到他的现身对很多同学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个行动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中欧没有做这方面的宣传,一方面是尊重邓飞同学,一方面是保持学校一向低调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