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诗《大决战》的创作和拍摄
2014-09-10萧穆
萧穆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最辉煌的篇章莫过于发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了。这场由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千百万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进行的伟大战略决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了汲取历史经验,发扬革命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史界、军史界一直想把这一重大史实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把它拍成电影,在银幕上再现这场规模恢宏、气势磅礴的人民战争。这是三大战役亲历者和全军指战员的深切愿望,也是我们军队电影工作者朝思暮想的。我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几十年间,就曾经耳闻目睹过多次关于此事的筹划。尽管许多同志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拍摄三大战役一事始终未能列入确定的议事日程。凡事要想成功,必须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正是缺少这些条件,所以总是不能事遂人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揭开了我党、我国历史的新的篇章。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些过去做不到的事情陆续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拍摄三大战役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我有幸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刻,于1985年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遂得以参与其事。
胡耀邦提议拍摄《大决战》
早在1982年4月,当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审查影片《西安事变》时,就对八一厂正在拍摄的《风雨下钟山》提出了重要意见。他说:“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钟山风雨》,主要反映中国1949年的历史,这很好。”“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一年,是震撼世界的一年。这一年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开始转入建设自己国家的新历程。这一年本身就是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描写好这一年的历史,很有教育意义。”他还说:“拍摄这样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涉及我们党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对内、对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宣传部门一定要把好关。影片的编剧和制片厂也可以主动和我们商量一下嘛,我们这些老同志能帮助出出主意也好。”他恳切地表示:“我非常希望能够多拍一些反映我党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并把它拍好、拍成功。”事后,他还亲自审改签发了这份记录稿。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我们。
1984年,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也具体指示八一厂积极组织关于三大战役的电影创作。当时八一厂已决定将组稿多年的反映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转战陕北的电影剧本《巍巍昆仑》投入拍摄,但因导演患病不得已暂停。
1985年12月22日,胡耀邦又一次专门就军事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做了重要谈话。他仍然从八一厂已经拍摄完成的影片《风雨下钟山》讲起。他说:“《风雨下钟山》这部影片拍摄时,我曾谈过一些意见,许多都被采纳了。这部影片我看了两遍,拍得是很不错的,在海外华侨中反响很大。看来,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如果拍好了,群众还是非常喜欢看的。”他又说:“解放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长剧的最高潮,是非常值得写的。我考虑能不能再拍一部电影,描写毛主席转战陕北这一段历史。”“要反映解放战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想,拍好三部电影就可以了。一部是《风雨下钟山》,已经拍了;一部是上面讲的‘转战陕北这一段;再拍一部就是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开始到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多月,歼敌1 50多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写‘三大战役,我看是不是不要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分开单写,而要把三个战役连起来一气呵成地写出来。‘三大战役本身并不是孤立的三个战役,它是党中央根据当时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而有计划、分步骤地连续实施的三个战役,从事物的发展上看,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把三大战役的内在联系写出来,把它们在全国战场上的重要位置与作用写出来,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他运筹帷幄、‘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宏大气魄。我们仅用了3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这是当时国内外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在解放战争中发展到了很高的阶段,三大战役则是其集中的表现。所以,一定要写好。”胡耀邦还针对当时电影界的创作指导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现在,有些同志感到,拍军事历史题材的电影,花钱多,上座率不高,费力不讨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但需要赞扬两个文明建设中先进人物的现实教材,还需要反映我们党和军队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的历史教材。电影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要努力发挥它的作用。让青年人通过电影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军队的历史。我看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是十分值得的。”最后,胡耀邦亲切地说:“如果哪些同志对写这几部作品有兴趣,我还可以同他们座谈一次。”
胡耀邦在这次谈话12天后,审定了谈话文稿,并亲笔批示:“可请总政文化部同志看看。”
8天后,即1月11日,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将胡耀邦的谈话批交主管宣传文化工作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并嘱转给八一厂负责。
这样,具体组织拍摄这几部革命军事题材影片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主管电影工作的总政文化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肩上。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拍摄《大决战》这几部影片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广大指战员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央及军委领导同志的谆谆嘱托。
《大决战》拍摄工作正式启动
1986年1月26日,即杨尚昆将胡耀邦的谈话批交总政半个月后,八一厂就根据总政首长的指示,组建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同时,请《巍巍昆仑》的编剧东生进一步修改剧本,准备报请军委及胡耀邦审查后立即投入拍摄。
同年3月12日,胡耀邦在中南海办公室亲自接见总政文化部、八一厂负责人及剧本创作组成员,听取《巍巍昆仑》和《三大战役》两个剧本创作情况的汇报,与大家亲切交谈,对如何搞好这两部电影的创作,再一次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之后,《三大战役》剧本创作开始的同时,《巍巍昆仑》剧本在反复斟酌细改之后,也于5月调整了这部影片的摄制班子,成立了以郝光任总导演、景慕逵为导演的摄制组,开始筹备工作。胡耀邦在1 1月1 2日又一次接见总政文化部、八一厂及《巍巍昆仑》摄制组的有关人员,对这部影片的剧本和拍摄工作又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部影片于1988年12月完成,被遴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影片,于1989年公映,受到广泛的好评,并获得当年广电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和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在《巍巍昆仑》拍摄过程中,1987年5月4日,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专门接见总政文化部、八一厂和《巍巍昆仑》摄制组及《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的同志,就这两部影片的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发表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他说:“想同你们通点儿气:中央领导同志在讨论庆祝建军60周年的时候,研究过拍电影的问题。耀邦同志要求,通过拍摄一些电影片子来概括地反映解放战争的真实历史,突出敌我两个统帅部的斗智,是很好的。只拍一两部,可能不容易成功。可以写成三四部或者更多几部,连起来就有了规模。除了三大战役,还一定要写一部二野挺进大别山。这方面,过去没有好片子。整个战略转变,这是一个转折点,要单独拍一部。”他还谈到了三大战役之后的战局发展,如解放大西北,解放西藏,一直到抗美援朝。杨尚昆讲:“所以,并不是只拍三大战役这一部。”这就是在完成了《大决战》的拍摄任务之后,八一厂又继续拍摄了《大转折》《大进军》和《北纬三十八度》等一系列重大军事题材影片的由来。
杨尚昆还要求把片子拍得具有观赏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他说:“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性的问题。影片完全没有虚构也不行,没有故事就是纪录片了。我是赞成这个意见的。书记处也是议论过的。”
关于影片的摄制经费,杨尚昆同志说:“拍三大战役,要舍得花钱,可能要一个亿。就是一个亿,也该花。”这样,摄制《大决战》的巨额经费,就明确地解决了。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后来中央军委批准的《大决战》摄制经费预算接近7000万元,实际支出6000余万元。其中有1000余万元,用于购置摄影、录音器材、低噪音发电机和运输车辆,这些本应列为更新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计算一些折旧费用。所以实际摄制成本仅为5000余万元。《大决战》为三部六集,而每集影片的长度均近两个小时。六集影片共约12个小时,大体相当于8部常规影片。这样折算下来,它的摄制费用约比一般影片高出两三倍,而绝非一些传言所称的两三个亿;如果和时下一些电影、电视片比较,恐怕还要低不少。
数易剧本、筹备拍摄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在明确了拍摄影片的任务之后,首先就是要完成电影剧本的创作。
《大决战》的剧本创作组由八一厂的老编剧史超、王军和中年编剧李平分三位同志组成(还有两位编辑协助),在当时担任总政文化部部长的著名文学家徐怀中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创作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的专家来为参与创作、摄制的所有人员上课。编剧同志们认真地学习党史、军史,查阅了五六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到许多亲历过三大战役的老同志、老战士家里登门请教,深入到当年的战场和有关的旧址采访和考察,充分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然后才提笔字斟句酌地进行写作。徐怀中不但在总体的把握上指导了剧本的创作,后来也直接参与了写作。影片中有许多重要的章节和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细节和语言,都是他在编剧同志写作的基础上,亲自执笔写成的。实际上,徐怀中是《大决战》剧本和影片创作的总成者。但是,他始终坚持不署名,而在领导同志的坚持下才列为影片的艺术指导。
1988年1月19日,在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曾专门邀请当年担任国民党方面的高级军事将领的几位政协委员,同他们就当时已经完成的第5稿剧本进行了座谈。来参加座谈的有郑洞国、黄维、侯镜如、刘春方、杜建时、文强六位老先生。他们一致认为剧本所反映的大的史实是真实的,同时也对一些细节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剧本就他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1988年2月25日至3月2日,当时负责具体领导《大决战》创作摄制工作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在京西宾馆主持《大决战》剧本审议小组全体会议,讨论评审经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基本审定的剧本第5稿。到会的有张震、苏静、叶子龙、杨国宇、崔月犁、陈斐琴、何静修、王道平、金子谷、周宏雁、胡可、刘佳和总政文化部、八一厂的有关同志。邀请来参加评审剧本的老同志是当年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各野战军工作并亲身参加过三大战役的指挥员或艺术家,以及原在西柏坡总部工作和在北平地下党工作的老同志,像国防大学校长张震就是原华东野战军的副参谋长,其他几位则为党史、军史专家。他们对剧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认为这一稿可以基本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进一步修改的中肯意见。会议认为,剧本必须精益求精,做进一步加工修改后再报领导审批。
在此之后,徐怀中领导剧本创作组进行了近一年的琢磨修改,直到1988年末,剧本又改了三稿。从1986年1月组建创作组算起,在3年的时间里,总共八易其稿。开拍之后,直到全片摄制完成,剧本仍然在一直不断地修改。其中,许多精彩的章节就是在边拍边改的过程中写出来的。
1989年1月5日,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接见《大决战》主要创作人员和总政文化部及八一厂领导同志,表示原则同意按《大决战》电影剧本第8稿组织拍摄,但剧本还要作进一步加工润色,精益求精,把影片尽可能拍得比较完美。杨尚昆语重心长地对剧本、影片的主要创作人员和八一厂领导同志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拜托,拜托,再拜托了!”
这样,(《大决战》就进入到影片拍摄的筹备阶段。
《大决战》所反映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虽然总共只进行了142天,但是涉及的地域十分辽阔:北起黑龙江,南及苏皖平原,西至陇海铁路西段,东为黄海、东海。季节从秋至冬。敌我双方动用兵力500余万人以及大量的民工,除陆军以外,国民党方面还动用了大量的空军、海军。其战争规模之巨大,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的战争史上十分罕见。而这部预定为三部六集的系列影片,从确定投入拍摄的1989年1月算起,到预期上映的1991年7月,完成规模这样庞大、内容如此纷繁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还要包括影片的审查和修改)工作,总共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手段,是很难如期完成任务的。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并报请上级批准,在组织工作方面采用了以下两种特殊办法:
一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用打人民战争的办法来重现历史上的人民战争。
1989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文,宣布成立《大决战》影片摄制领导小组和顾问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的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中央军委办公厅、广电部电影局、总政治部文化部以及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同志。顾问委员会则由张震、杨国宇、苏静、叶子龙、崔月犁、陈荒煤、丁峤组成。以上有关省市、军区又逐级向有关部队和地区布置组建各级摄制领导小组,调集力量,协助摄制组开展拍摄工作,使摄制工作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
在实际拍摄中,全国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几个市区县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必要的拍摄条件;5个大军区所属的陆海空军及武警部队,有25个军级单位、33个独立师团单位出动了13万余名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工作。参加拍摄的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累计共达345万余人;此外,还动用了大量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炮、车辆等大型军事装备。其中,有许多重要场景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一些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拍摄的。应该说,《大决战》的拍摄,是在全国、全军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完成的。
二是八一厂党委动员全厂同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大决战》的创作、摄制工作;在摄制组的组建方面,也打破常规,实施一种特别的集体创作方式,即:在艺术指导徐怀中的领导下,在专门组建的摄制指挥组及总导演李俊的统一协调下,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位首席导演,领导三个摄制组分别负责三个战役的有关拍摄;另由景慕逵、翟俊杰两位执行导演领导另外两个摄制组,负责我军及敌军总部的有关拍摄(此外,还有5位导演率领临时组建的十几个拍摄分队参与了拍摄);而由3位战役摄制组的首席导演负责最后完成各部战役影片的后期工作。这种组织格局,在常规的拍摄中被认为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我们这次的创作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质量。
拍摄这样一部大型影片,摄制组的人数无疑是很庞大的,先后有850余人参加拍摄,扮演有名有姓的角色的演员即238人,其中重要历史人物角色有近50人之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决战》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革命历史巨片。其摄制规模之宏伟,涉及方面之广泛,动用人力物力之多,拍摄难度之大,拍摄周期之长,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这样一部巨片,只有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国、全军的支持和参与下,才能够顺利完成。我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有幸参与其中,真是终生难忘!
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相结合的杰作
影片《大决战》的成就和经验,并不仅限于它产生的来由和摄制组织工作的纷繁复杂,更能给人以启示的是它在创作指导思想方面的发展和飞跃。这是在邓小平的坚持和倡导下,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返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生动的反映,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这类作品,如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在以往很长一个时期,一直在阶级斗争绝对化的思想影响下,强调对待敌我必须黑白有界、爱憎分明:在表现我党领导的重大事件和塑造我党的代表人物时,总是要求事件的发生发展一帆风顺,只能过五关斩六将,不能走麦城,正面人物的形象更必须完美无缺;而对于敌方和它的代表人物,不论在总体上或细节上都要求采取彻底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这样,就使得作品的真实性受到影响,造成了故事情节程式化、人物形象脸谱化,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群众的意见很大。
《大决战》剧本创作伊始,根据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的指示,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在徐怀中的主持下,我们和编剧、导演经过多次讨论,把这部作品定位为“文献性史诗性故事片”,希望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实事求是”是指导我们创作的基本原则,史诗般的品格则是我们追求的艺术目标。
文献性是这部影片的第一位属性。《大决战》的基本任务就是艺术地再现三大战役,因而历史的真实性毫无疑义是这部影片的基础。当然,艺术真实不同于历史真实;文献性的影片也不是文献。作为艺术作品,创造性的艺术虚构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种艺术虚构又必须基于真实历史基础上。它应该像是文献,却又非全是文献。我们以为,这种文献性就是影片内容的史学价值和通过电影艺术手段所创造的历史真实感的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战争观、文艺观准确地揭示和反映历史,不仅要有认真考察历史资料的扎实功底,而且要有认识历史规律的理论修养和勇于对历史负责的求实精神。
《大决战》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在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斗争等重大事件的表现方面,还是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役的发生发展过程方面,都严格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在刻画人物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但下大气力拍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罗荣桓、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革命领袖和杰出将领的人物形象,就是如林彪、傅作义这样一些历史评价、性格特征很复杂,很难准确把握的人物,也都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加以深刻细致的刻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蒋介石这样的反面人物,也摒弃了以往的漫画手法,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影片中有一些人物的对话,当然不可能是历史的现场记录,而需要我们根据上述原则来模拟。如,邓小平到西柏坡时的一些对白,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影片完成以后,小平同志处来电话查询原话的出处。当他们知道是剧作者的作品,他们欣然予以肯定,认为写得太像小平同志的语言,已经达到乱真的程度。人物是为叙述情节,也就是为描述历史服务的。观众觉得人物可信,才能感到银幕人物与自己的心灵的交流,才能相信他们所叙述的史实的可信。这应该说是《大决战》创作的一个特色。
《大决战》的另一个特色,是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史诗品格。
一部反映战争历史的艺术影片,如果仅仅局限于翔实地叙述作战的史实,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追求的既是一部空前的战争巨片,又要把它创造成一首壮丽的革命史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在表现的内容上,极力使这场战争置身于恢宏宽阔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在展开战役过程的同时,努力反映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描写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生活和心态,还要适当反映相关的国际上的有关动向,用以表述这场伟大的斗争,并非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斗争,而且是关系到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影片提供了史诗品格的社会内涵。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在适当的环节上有机地插入一些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写意的场景,如:影片开篇的黄河开冻,融冰崩裂;(《淮海战役》片首的万马奔腾,遮云蔽日;《平津战役》中的故宫暴雨,石龙吐水;以及影片结尾,毛主席在朝阳中缓步登上长城,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情景交融,为营造史诗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多次运用的空中航拍的大场面,展示了极其壮观的战争场景,又是另一种很好的烘托。影片的旁白,则别具一格,富有很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影片一开始的那段写道:“……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布局的奇妙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这段精彩的旁白,可谓《大决战》史诗品格的画龙点睛之笔。
邓小平称赞“拍得很好”
《大决战》是一部涉及我党我军革命历史重大事件的影片,每集摄制完成之后,都是先由中央思想宣传领导小组审查,然后报请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审阅。江泽民、李鹏、乔石、宋平、李瑞环和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等同志看了影片之后,都给予了好评,盛赞是一部好影片。
江泽民在看了《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后,说:“摄制这样一部电影很有意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建设新中国,无数先烈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和保卫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江山。这部影片较之过去一些大型战争题材影片拍得更好,规模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很有气魄,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比较成功的艺术感染力。特定历史人物的分寸比较得当,是成功的。”
江泽民还特别指出:“反映历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既要有真实性,又不要自然主义地去表现。不少历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在描写他们的形象时,要实事求是,也要照应到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大决战》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
杨尚昆在看了《大决战》最后一部(《平津战役》之后,说:“影片《大决战》三部六集,实现了原定的总体创作构想,这样连起来看,既浑然一体,又独立成章。场面很雄伟,演员们都演得不错。”当时正值春节前夕,他在祝贺影片摄制成功时,还向摄制组全体同志表示慰问,向大家拜年。
使我们感到格外振奋的是,邓小平后来也逐部看了《大决战》。当时在总政工作的邓先群曾经告诉我:“小平同志看了《大决战》,很高兴。他说,‘片子拍得很好,还想再看,以后每年再看一遍。”邓小平是三大战役的一位重要领导人,是当时淮海战场我军总前委书记。影片能得到他的充分肯定,是摄制组全体同志的荣誉。
观众的反映更是检验影片质量的客观标准。《大决战》从第一部《辽沈战役》上映起,每部影片的观众都十分踊跃。与以往由中央有关部门发文件要求各单位组织所属人员去影院看片子不同的是,群众纷纷自己购票。北京的影院还出现了票贩子倒票的现象。当时两元钱一张的票,票贩子竞卖到了五六元甚至十元一张。
天津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一位经理告诉我们:一部《平津战役》票房收入的利润弥补了他们一年经营的亏损。有益的社会效益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可惜的是,我们不能得到《大决战》的全部发行放映的资料数据,不能对这样一部大制作的影片的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在当时的制片发行体制下,影片发行放映的大部分收入留在了发行放映方面,制片厂是亏损的。但以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从整体上看,经济效果肯定是积极的。
《大决战》在香港上映时,当地电影界曾两次邀请八一厂负责人率导演和部分主要演员出席首映式。影院的上座率很高,观众反映十分热烈,舆论媒体交口赞誉影片真实感人。《大决战》对于台湾也有很大影响。有人专门从台湾跑到香港看片子,还有一些人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能看到这部影片。
广大人民群众和有关组织,不但给予了影片《大决战》高度的评价,而且也给予了《大决战》的摄制工作者许多荣誉。
1991年6月29日,影片《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出席者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思想宣传领导小组组长李瑞环,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杨尚昆发表了热情鼓励的讲话。当影片《大决战》全部摄制完成之后,1992年5月18日,总政治部向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发出通报,5月21日在北京隆重集会,表彰影片《大决战》和在影片创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给予《大决战》影片(三部六集)解放军文艺大奖;
给《大决战》摄制组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给《大决战》摄制组164位同志,分别颁发特殊贡献奖,记二、三等功,或颁发艺术贡献奖(还有一批同志由八一厂授奖)。
在军内,由总政治部直接对一部文艺作品和它的创作者给予如此隆重的奖励是罕见的。
影片《大决战》还获得了国家给予的重奖,其中包括: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颁发的1991年和1 992年度优秀影片奖(后改称华表奖)、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第12届电影金鸡奖,以及群众投票选举的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一举囊括了电影界每年一度的全部国家级大奖。摄制组还有一些部门和个人获得了第12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最佳烟火等单项奖。
我们还深感荣幸的是,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时候,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世纪奖的评选活动。影片《大决战》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优秀的10部故事片之一,而且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唯一的一部。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全体同志的荣誉。
影片《大决战》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电影终于有了可以与世界最优秀的战争巨片相媲美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鸿篇巨制。我深信,中国电影或许还会走一些曲折的路,或许还会遇到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困难,但是,前途必定是璀璨光明的。(编辑 杨琳)
(作者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