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模仿:致敬与再创作
2014-09-10邢江
邢江
一直以来,模仿在艺术创作中似乎是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特别是当看到某位摄影师对摄影大师的模仿时,挑剔的观者也许会发出鄙夷的声音:“嘿!他这不是在模仿那谁的作品吗?”
确实,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创造,是创新。英国文豪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曾这样指出:“艺术始于模仿终止之时。”可是,不容否认的是,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大师们却都是起步于模仿的。模仿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思考,当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有了自己的见解、思考,乃至顿悟,创造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如此,当我们谈论艺术家的工作,就必然离不开这样一个话题:有哪些先贤和大师对他/她的影响最大?
大概自摄影术诞生开始,对模仿的困惑与纠结就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作为独立艺术形式,摄影在艺术中的地位就是靠着模仿与反模仿逐渐形成的。起初,摄影对经典绘画题材的再现和对绘画质感的模仿深入人心,乃至需要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等前辈发起专门艺术运动来寻求摄影脱离绘画的影响。
百年过去,摄影已深入人心,摄影人也早已不必再依赖模仿其他艺术形式而发声。不过,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和表达途径,跨界模仿从未消失。时至今日,除了学习似的模仿和借鉴,在诸多摄影师的努力下,模仿这个词似乎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跨界模仿与创作并非新鲜事,但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跨界似乎也成了一种艺术潮流,一些摄影师通过向大师致敬来表达自我,一些摄影师从跨界中寻找新的诉说方式。
一种跨界模仿,被称作“致敬”。摄影师会采用相同、相似或类似的手法重现对他们影响深远的作品,以表达对前辈艺术家的认可和崇敬。摄影师有时通过临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师的敬仰,有时也会选择对经典形象再度演绎,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再创作。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好似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努力完成更高的跨越,亦如停下急行的脚步整理成长中的思绪。这类致敬式的摄影作品利用摄影媒介重现摄影师欣赏与仰慕的非摄影领域知名艺术作品,而其中,尤以模仿绘画居多。摄影师心中的经典在摄影中被赋予了更加新鲜的意涵。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国摄影家顾铮曾以达达主义代表艺术家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最经典的现成物作品《泉》为出发点创作过名作《向杜尚致敬》。
另一种跨界模仿则完全是出于摄影师本身的创作需求。而这样的模仿其实更多,高艺术摄影流派(流行于1859~1870年,主要是指英国摄影家受绘画中拉斐尔前派风格的影响,通过借用流行诗,历史传说和《圣经》中的寓言故事题材的画面,阐述道德观念。)、印象派摄影、浪漫主义摄影等,虽都带有画意取向,但摄影师的创作却无不是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著名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Man Ray,1890~1976)在1929年创作了摄影作品Matter primes thought,画面中,一名裸体女性舒展地躺在地砖上,从她的姿势,让人很容易联想到17世纪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的名画《阿什杜德的瘟疫》(The Plague of Ashdod),在这幅画上,一名半裸的女子也以类似的姿势躺卧在地砖上。只是,曼·雷的摄影并非追求古典传统与精神,而是带有着更为强烈的个人风格。
那么,当代摄影中的致敬与再创作又有哪些新意?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期专题中,我们采访了以下5位摄影师—爱德·威勒的主要客户是商业机构,安德烈夫妇是时尚摄影师,查德·塔兹曼兼顾艺术与商业,桔多淇是用摄影创作的艺术家,而吴旻是学习摄影不久的留学生——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摄影如何给其他领域的名作带来新的诠释与解读,经典又是怎样给摄影师们的创作带来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