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效应在消退
2014-09-09廖宗魁
廖宗魁
二季度经济的启稳并没有延续,力度不大的“微刺激”已经在减弱,经济必然又将面临下行压力。
7月份经济已经出现再度走弱迹象,信贷的大幅萎缩绝非偶然,8月制造业PMI也在下跌。更严重的是,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看到任何改观,它的缺失在短期内很难弥补。
不搞强刺激是过去两年一直延续的政策基调,刺激已经成为经济的贬义词,刺激与改革变成了对立面。刺激被认为是走老路,延缓改革的步伐。另外,一种观点正在被政策者所接受,即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增强。也就是说,虽然经济增速比过去低了,但就业却没有恶化,这更坚定了不搞强刺激的信心。
过去两年,政策对货币和信贷都实行了总量控制,年度增速保持平稳,只是根据短期经济的需要适当调节投放的节奏。2013年三季度,配合“微刺激”的实施,信贷出现放量,新增贷款增速达到17%以上。随着经济的略微企稳,2013年四季度新增贷款迅速收缩,以维持全年总量的平衡。
只要刺激的思路没有变化,2014年会出现类似的信贷投放规律。2014年二季度信贷放量,新增贷款增速也达到17%左右,如果要保持类似2013年8.4%左右的全年信贷增速,2014年总量不能超过9.7万亿元,意味着下半年新增贷款增速将不到4%。所以,看到下半年刺激力度的减弱和经济的再度下行也就不奇怪了。
面对经济的下行,政府会不会采取刺激措施是一个问题,而该不该刺激则是另一个问题。
就业是否未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很难确认,因为中国的失业率和就业数据质量很差。而且就业的质量肯定已经有所下降,因为居民收入增长已经大不如前,消费增速也下了一个台阶。
对“四万亿”的反思,使得大部分人认为刺激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延缓了改革;只有改革才是唯一的药方。实际上,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几乎全球各个经济体都在做刺激,美国的刺激政策更是空前的强大,但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美国出现银行坏账上升,企业债务高企和产能过剩加剧等刺激后遗症呢?
显然,刺激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是我们的刺激方式可能有问题。在“四万亿”刺激中,表面上也是货币政策大幅放松,地方政府加大刺激力度,但这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国只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基准利率来放松宏观的货币环境,至于银行、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如何,则听由市场决定。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银行的贷款也一度非常低迷,因为银行并不愿意在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主动增加贷款。美国刺激的时间很长,效果也很缓慢,但最终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都得到了修复。
反观我们的货币政策,效果似乎很显著,银行信贷迅速飙升,投资快速反弹。但实际上是行政直接干预银行信贷投放的结果,银行被迫在做逆周期的信贷投放,而许多国企也在行政的干预下逆周期加杠杆。
这不是货币政策,而是直接的微观行政干预,所以导致了银行贷款质量恶化,企业产能过剩加剧。
再来看看美国的财政政策刺激,美国政府通过发债的方式扩大赤字规模,来实现财政支出的增加。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虽然变差,但把其他部门的问题转移了出来,使它们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而我们的财政赤字常年保持稳定,那如何发挥财政刺激的功能呢?还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地方平台的资金更多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还是变相的逼迫银行做逆周期的活动。
所以,我们的宏观刺激方式与欧美存在很大区别,我们存在更多的微观干预。正是这些微观干预,导致刺激带来了后遗症。虽然,这两年采取了“微刺激”,只是刺激的力度减弱了,但刺激的方式没有改变。比如定向宽松,本质上就是对微观某一部分主体的干预。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刺激方式的问题,中国的宏观刺激就总是蹩足的,甚至还会全盘否定刺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