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95后”特点的高职共青团工作创新思考

2014-09-09李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共青团院校高职

李茜

[摘要]高职院校共青团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任务。面对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和“95”后高职学生的新特点,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只有开展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才能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95后”;高职;共青团工作;创新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广大高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繁重任务,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主力军。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团员青年,与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样,都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工作,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共青团工作对象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高职学生往往被贴上“差生”标签,主要是他们来源于高考录取的最后一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行为习惯相对较差。随着高职生源多元化、录取分数的级差化,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2013年,首批“95后”学生进入高校,而且,在这些学生中,有295万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史上“最独”的一代新生;有124万是农民工子女,有80万是“留守儿童”,另外还有206万新生处于亚健康状态。[1]“95后”新生代“自我中心意识”超强,做任何事情都讲求回报,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他们表现欲极强,对理想期望过高,希望有所作为,只喊理想,却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整天埋于DOTA、聊QQ、发微信、刷微博,沉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们个性张扬、傲慢、任性、怪异、叛逆;“95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我是高职生”的“二等大学生”自卑心理,感到低人一等,缺乏竞争的信心和勇气。“95后”高职大学生的异军突起,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必须加强针对性与策略性研究,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

1.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高职的必要性

1.1创新共青团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提出高职教育的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的高度融合。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采取董事会、理事会、“厂中校”、“校中厂”、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办学模式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也意味着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同社会的联系更多更紧密,高职师生更频繁、更直接地接触社会,与企业和社会融为一体。一方面,共青团工作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变“学生教育”为“职业教育”,变“学生管理”为“准员工管理”;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必然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更现实、更复杂,观念更多元化,从而要求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必须适应这种复杂的现象,采用不同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1.2创新共青团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共青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其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联系团员青年,将青少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将他们锻炼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部署,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课题、新要求。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观念、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科学性、有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共青团工作必须紧跟党建步伐,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做到有声有势、持之以恒。

1.3 创新共青团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使得共青团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使年轻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冲击和压力,必然会波及高职的受教育者;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施,使学制富有弹性,教学场所处于流动状态,班级概念趋于淡化,宿舍、图书馆、草地、操场等成为了学生学习、交流、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覆盖更为广阔的区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必然使高职共青团工作出现“弱信号区“。因而,覆盖高职学生新的学习、生活区域和多样化的教学区域,提升共青团工作实效,必须创新共青团工作。

1.4 创新共青团工作是强化“95后”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无论是人文氛围还是文化积淀都于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招生本来就是高考志愿的最后一个批次,再加上扩招和“三校生”, 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还是掌握的质量、系统性都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比。他们或悔不当初、或明珠暗探、或自甘落后,各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经历、“不服”与“被迫接收”心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生源,使高职学生素质差异太大,教育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2013年首批“95后”学生进入高校,他们是时代特征最为鲜明的一代大学生,大多数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薄弱,受挫能力、注意集中力缺乏,这些学生群体要求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必须科学定位目标,优化教育手段,创新方式方法。

2.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策略

2.1 以党建带团建,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赋予了共青团组织许多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要围绕高职学生教育,建立党团共同领导责任制,学校党委、团委,院系党总支、团总支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团组织的活动报告,两级党组织要给予对应团组织及时的指导与建议,做到党团工作同步酝酿、同步实施。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共青团组织阶段性工作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维护党的威信和凝聚力。围绕高职学校的特点、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开展共青团工作。高职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传承技术技能为使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目标。高职共青团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一方面要立足专业实际,体现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技能来开展共青团工作,丰富共青团工作内容,延伸工作手臂。高职学校的学生多以实践性为主,尝试在学生的学习基地、实践地点成立临时团支部,不断扩大组织的覆盖面与影响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职业能力,造就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把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使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逐渐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2]此外,高职共青团要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知识,加强创业教育,培育创业文化,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支持、鼓励和引导高职学生自主创业。endprint

2.2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职共青团工作理念。针对“95后”高职学生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奉献的价值观念;幼稚而又成熟,冲动而又极端,单纯而又脆弱等认知判断能力等方面的特点,高职共青团工作要转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实现、维护、发展和保障“95后”高职学生的各种权力,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理念。一是重视“95后”高职学生的内在需要。要从“95后”这一特殊队伍的特点出发组织开展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地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二是充分考虑“95后”学生的个性差异。“95后”大一高职新生中,有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有来自“6+1”模式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认知不同,主观能动性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开展工作时既要重视共性教育,又要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差别化的教育,做到对症下药。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其个性发展,创造“95后”高职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三是高职共青团工作要以人为本。作为负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之一,高职院校共青团要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知以义,立之以规,树之以模,激之以志,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矛盾。

2.3 明确工作定位,创新高职共青团工作内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工作要牢固坚持立德树人,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学生, 把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结合起来, 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 做高职学生的楷模。[3]要大力推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帮助广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完善智能结构, 培养和增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为就业储备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开展“感恩之星”、“职教之星”“优秀共青团员”、“有为青年”等评选活动,积极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业内专业人士、成功校友等作专题报告,引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活和工作, 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要协同相关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精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感染和熏陶学生。要依托群团的凝聚功能, 并尝试在条件成熟的社团中, 建立团支部或团总支。要树立阵地意识, 通过网络等形式,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占领学生公寓, 使共青团组织的触角全方位、多层次地在学生中延伸开来。

2.4 依托教育载体,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方式。新世纪以来,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力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舆论载体和政治力量,广大青少年也成为最活跃的网络主体。[4]网络突破了信息交流中的时空限制,已经成为当代高职学生了解社会、交流活动的主流媒体。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学校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迎接伴随网络时代而出现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共青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辟宣传教育阵地,如在学校共青团工作官网上创办网络E刊、学生活动资讯,学生活动的微视频,新闻等让学生凭借终端设备就能随心所欲地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网络为共青团的工作打开新局面,开创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载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又一项重要活动载体。一方面,要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实践技能为群众服务[5]。共青团可通过组建义工社、志愿者联盟等,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同时,在志愿服务中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 改造和完善自我。另一方面, 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诸如扶贫开发、送科技下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需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各自的现状和特点,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伯庆.高校你了解95后吗[J].麦可思研究,2013(9).

[2]李淑.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 孙劲松.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探[J]. 当代经理人,2005(14).

[4] 蔡达君.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探析[J].黑河学刊,2013(11).

[5] 魏飒.浅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资源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 (8).■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青团院校高职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