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中ET、CGRP、MDA和SOD测定的临床价值

2014-09-0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自由基血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急性脑梗死中ET、CGRP、MDA和SOD测定的临床价值

朱晓玲曹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Iin,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丙二醛(MDA)和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ET和CGRP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血清MDA ,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CGRP的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MDA含量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 的发生和发展与ET、CGRP、MDA和SOD水平密切相关。

急性脑梗死;ET;CGRP;MDA;SOD

引言

脑梗死是常见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脑梗死是由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内膜损伤破裂形成溃疡后,血小板及纤维素等血中有形成分粘附、聚集、沉着形成血栓[1]。本研究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T、CGRP、MDA和SOD水平的动态观察,探讨它们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1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脑梗死组,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3~7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梗塞部位以基底神经节、内囊及脑叶居多。其中大面积33例,小面积病灶18例。同时选择50例来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2~77岁,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脑梗死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ml,正常对照者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其中2ml注入含有10%的EDTA-Na230μl和抑肽酶400IU的试管中,混匀,立即置于4℃低温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另2ml血注入试管中,待自行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ET和CGRP水平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实验均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CGRP的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MDA含量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 ,经治疗 2 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ET合成很低。当机体出现缺血、缺氧时,血管内皮受损,ET 分泌增加,使病灶区或病灶周围供血、供氧更差,并可使侧枝血管收缩;另一方面ET 还刺激兴奋型氨基酸释放,间接加速缺血区神经细胞死亡,以至加重病理改变和神经症状。本文中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ET 表达水平减低,说明经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CGRP是近年来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肺等某些组织中。CGRP作为一种舒血管物质和神经递质在体内作用广泛,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理调节肽[3-4]。本组资料中,经综合性治疗2周后,脑梗死组血浆CGRP含量则逐渐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MDA 是脂质过氧化物反应的主要代谢产物,测定其含量可反映氧自由基水平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强弱。本文结果表明,ACI 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MDA 水平高于对照组,经治疗2周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升高的机制可能是氧自由基的堆积导致的过氧化损伤之故,是否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有关,尚待探讨。SOD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在生物体内能够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生物体免受自由基的攻击,其活力的高低间接反应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5]。因此,通过检测ET、CGRP、MDA和SOD可推断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被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和清除自由基的水平,对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1 两组ET、CGRP、MDA和SOD含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1]赵鑫,迟流萤,李鲁生,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活性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齐鲁医学检验,2005,16(5):20-21.

[2]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病科杂志,1996,29(6):379.

[3] 伊廷夫. 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ET-1 CGRP NO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199-200.

[4]奚宝珊, 林兰,吴育彬.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CGRP 的测定及其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3):173-177.

[5]何建明,李玉蓉,韦英秀,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自由基SOD、MDA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2):2295-2298.

曹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R743.33

A

1007-8517(2014)03-0037-01

2013.12.20)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自由基血浆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