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内省智能培养初探*

2014-09-09徐海兵

中学化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内省化学创设

徐海兵

内省智能作为多元智能中的一种,就是指认识自我和善于自我反省的能力,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人类来说,内省意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核心部分,是了解自我和他人、想象和计划的动力和源泉,是分辨自己内心世界的智慧,是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它是其他智能和能力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在多元智能中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可见,标准对内省智能的开发与培养关注之深。

一、史料介绍,激发内省动机

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化学的历史,不仅仅是化学发展事件的记录和复原,也是化学思想演变的反映和再现,它触及到科学家的生平和思想的逐渐演进,涉及到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的研究方法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也蕴藏着科学家丰富的内省智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联系有关的化学历史,向学生介绍化学家献身科学研究的事迹,讲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会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创新的启示,促使学生内省动机的形成。

如教学《原子的构成》时讲述汤姆生推翻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观点;教学《盐·化肥》时讲述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敢于怀疑当时垄断世界的纯碱生产技术,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故事。故事虽短,却使学生对科学家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产生了敬佩之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内省动机。

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史不仅记载着科学知识的一步步重大进展,同时反映着每一步进展中人类为之所作的努力、历经的艰辛、付出的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等等。回溯历史,关注现实,着眼未来,教师必须有意、有机、有力地通过化学史料渗透科学探究的人文精神教育,学会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科学思想中汲取营养,来激发自己的内省动机和发展自己的内省智能。

二、创设问题情景,碰撞思维火花,诱发内省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受到碰撞,诱发其内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运用实验、有“趣”语言、生活现象、旧知识的拓展引出“错误”、实验和生活中的“反常现象” 创设问题情境。例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回想燃烧的定义,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的学生是“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

三、小组合作,交流反思,深化内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生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化内省。

教师则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恰当地指导,激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化内省,学会了“怎样发表意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如何说服他人”,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发展了内省智能。

四、教师引导,强化内省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 “学习化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化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师要把化学的概念、原理、现象、化学语言等,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实例中去,变成学生看得见的“化学事实”,让学生去探索,去“再创造”。要完成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例,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情境,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化学的情感,对思考的执著。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设计问题情境,能获取各种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联系师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操作、观察、思考、表达是伴随探究过程不可或缺的四个因素。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观察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和汇报,让学生悟一悟、说一说、辩一辩,才能使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从模糊阶段前进到明晰阶段。面对学生的种种思维结果,或精彩或不尽人意的回答,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充满信任的眼神,宽容的态度,多元化的激励评价和准确的讲解,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汇报的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能“愚知补拙,聪知不足”,进而使其思路明晰化,表达条理化,结论理性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这样,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精巧的点拨,科学地设置反思作业,强化内省,使学生的认识更到位、理解更透彻。

五、给以课题,激发灵感,升华内省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孩子需要自我发展的空间。为此,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条件,促使孩子独立、自主。例如: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做主;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利用;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应对;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任务,让他自己去发挥。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两者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内容丰富充实,教师指导得当的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一项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展开智慧的翅膀,动脑、动手、多思、多做,进行研究探讨,从中受到鼓励、启示,诱发兴趣和灵感, 升华内省,产生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收稿日期:2014-03-18)

猜你喜欢

内省化学创设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