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仁医”黎介寿“好心肠”
2014-09-09李敏
李敏
1924年9月13日,长沙市望麓园四号老宅,并不富裕却是书香门第的黎家又一男孩诞生。这天,正值黎母生日,教书的父亲黎浦棠想起《诗经》中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便为孩子起名介寿,以表达为母祝寿之意。他,就是当今鼎鼎有名的医学泰斗、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黎介寿。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黎介寿就投身于中国战伤救治和小肠移植研究,创造了一系列属于中国人的奇迹:他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是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是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
“一根肠子走到底”的职业生涯
肠功能障碍治疗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而黎介寿却敢于啃硬骨头,并且在这条路上“一根肠子走到底”。
1962年,黎介寿所在的普外科收治了一名肠梗阻引起肠绞窄的14岁男孩,必须马上手术。可是,打开病人的腹腔,只见整个小肠已全部发黑。一般的热敷、的卡因注射,无济于事;全小肠切除,病人生命将会因为失去营养而无法延续。下一步该怎么办?科主任没辙,只好中断手术,临时召集大家紧急商讨方案。可大伙儿除了叹息、摇头,只有长时间的沉默。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大伙儿的心越揪越紧。
“主任,肠子不能切,我想可以给他用苄胺唑啉。” 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际,黎介寿打破难耐的沉默,“这种药既然能扩张肢体的动脉痉挛,也应该能改善肠动脉的痉挛,应该大胆试一试。”
“关肚子,按黎医生的方案办!”科主任如醍醐灌顶。
医生们飞快给患者缝合肚皮。手术室出来后,这个病人就交由黎介寿负责。
接下来的整整3个月,黎介寿每天守在病人身边,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病人一会儿肠子坏死,一会儿肠黏膜溃烂,一会儿肠溃疡出血,一会儿肠吸收功能不全。黎介寿便一会儿消炎,一会儿切除新坏死的肠段,一会儿止血,硬是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
病人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时营养无法供给,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治疗效果。1970年的一天晚上,在阅读《美国外科妇产科杂志》时,黎介寿看到一则外国医学专家对一个先天性腹壁缺损的婴儿应用静脉营养、使这个婴儿存活8个月的报道,突发奇想:肠瘘治疗能否通过静脉提供营养?
于是,黎介寿又和同事们一道展开研究,还常常搬来小板凳,坐到病床边,悉心观察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瘘口的变化。8个月后,终于在中国首次将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
而黎介寿对小肠移植的潜心研究,则源于一次“不救”的遗憾。
1985年的一个夜晚,一位13岁小姑娘被急匆匆抬到黎介寿面前。当时的她: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肠子被两把血管钳紧紧夹住。姑娘的父亲一见黎介寿就下跪:请救救可怜的孩子!实在不行,把我的肠子给她!
然而,移植手术面临排斥反应和感染两大难题,当时在全世界都是盲区。黎介寿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花季少女带着哀怨离开人世。
那一夜,黎介寿把自己关在寂静的病房里,不断地叩问自己;少女临终前痴痴的求生目光鞭挞着他:一定要把小肠移植这个难题攻下来!
从此,年过花甲的黎介寿带着研究生们开始做小肠移植动物实验。
1992年2月14日,黎介寿终于在亚洲首次取得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成功。
1994年3月12日,无影灯下,黎介寿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组织切除,断肠接续,末端吻合……7个小时后,一段2.5米长的异体小肠终于成功接续在患者杜新平的断肠上。等待片刻,移植肠缓缓蠕动。
“活了!”黎介寿仰天长舒一口气,随之老泪纵横——为了这一刻,他整整奋斗了10年啊!
小肠移植手术成功后,黎介寿又把目光瞄准多脏器联合移植的世界性医学难题。2003年,一位患者在车祸中导致多处肠瘘,并发肝衰竭。黎介寿果敢把肝脏和一段3.8米的异体小肠同时移植到这名“无肠人”体内,填补了亚洲肝肠联合移植领域的空白。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当时死亡率高达50%~60%。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黎介寿心如刀绞。
肠外瘘关键是把瘘口补起来。可如何补,一直找不到好办法。
一次,黎介寿看到一位医生在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顿时来了灵感:能不能用胶水粘合肠子瘘口?
于是,黎介寿准备好强力而又安全的胶水、碘酒、药棉、纱布等,关上房门,拿起锋利的手术刀,在自己的左大腿上划开一条两寸多长的血口,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调剂好的胶水,一滴一滴涂抹在刀口上……几天过去后,伤口如期愈合,黎介寿兴奋不已——这一刀挨得真值!
随后,他又将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使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放射性肠炎等患者治愈好转率达96.4%。这种成功应用于肠瘘辅助治疗的“胶补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生们都说他气场大、办法多。一位患者因食管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转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治疗。由于无法通过肠道吸收营养,患者白蛋白指标很低,多处组织器官出现严重水肿,加之肾功能出现损伤,大量白蛋白通过尿液排出,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黎介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采取血液滤过治疗。暂时不产生尿液,白蛋白就不会流失……
临床上就怕患者尿量少,现在要主动减少排尿?在场的医护人员个个面面相觑。黎介寿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说:病人情况特殊,不另辟蹊径,就可能贻误治疗时机。
采纳黎介寿的建议后,奇迹发生了:患者的白蛋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经过肾脏替代治疗,病情明显改善。
“‘老爷子神了!”大家由衷钦佩着。
正是凭着对传统医学的“离经叛道”和“一根肠子通到底”的韧劲,黎介寿领导的普通外科,在“九曲回肠”的世界里,一口气衍生出无数个课题,引领全球发展方向,为患者撑起一把把生命保护伞。国际权威学术机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席森格教授称赞:“黎介寿开创的事业,对治愈肠道疾病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世界知道了黎介寿,国际医坛越来越多地响起中国声音。
在他的心目中医学就是仁学
对很多肠道疾病患者来说,来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大多是救治生命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哪怕只有1%的希望,黎介寿也要尽100%的努力。“我是黎介寿,病人还有希望,赶紧送过来!”对病友来说,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给力的声音了。
仁者爱人,病人们都说黎介寿心肠好,他的身上,永远给人以爱的温暖、生的希望。
微笑,是黎介寿的标志性表情。每天一到办公室,黎介寿穿上白大褂,拿起听诊器,须再一次照镜子,微笑——它是病人重拾信心的“心药”。
8点整,院士查房。病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患者、陪护、家属……无数双眼睛不约而同盯着病房门口,为的就是第一时间看到“老神仙”。看到黎介寿,他们就安心了。
“一名好医生要内外兼修,眼里有病情,心中有病人。”黎介寿时刻叮嘱同行们。
2007年2月的一天,值班医生在抢救一名术后患者时,因动作迟缓了几分钟,导致病人一口痰堵在喉咙里,心脏、呼吸衰竭,经全力抢救才脱险。虽是有惊无险,但也深深触动了黎介寿。第二天一大早,他掐着秒表,让医护人员集体憋气两分钟,体验病人的感受。两分钟不到,一个个憋得脸红脖子粗。
“作为一名正常人,憋气两分钟尚且如此,何况一名身患重症的病人!” 黎介寿就是这样教大家学会换位思考的。
没有医德的医生是可怕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
浙江孕妇陈航手术后小肠仅剩30厘米,不到正常人的1/10。然而,病情如此严重的她还是不顾主治医生的反对,再三恳求黎介寿:“我想生下宝宝,当一回母亲……”
如此浓烈的母爱让本来就忌对病人说“不”的黎介寿无法拒绝,尽管他知道这是一种极大挑战:一是意味着肠外营养要维持两个生命,二是在世界上尚无先例。黎介寿请来妇产科专家,一道分析病情,一道论证方案,决心尽最大努力帮助陈航圆梦。
几个月后,陈航顺利产下一个健康宝宝,成为全球第一例完全依靠营养支持成功生育的“短肠女”,黎介寿再一次成为“活菩萨”。
尊重生命,悲悯苍生!这是黎介寿行医济世大半个世纪的最好注脚。
这些年来,寄送给黎介寿的1.4万多件表扬信和锦旗,见证着他对病人的大爱:他很早就提出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全新理念;看到护士为固定鼻腔内的管子,在患者脸上贴满胶布,他当即要求改进;为防止重症病人术后无意识乱动,他几经揣摩发明了人性化的“约束带”;为减少肠营养患者奔波之苦,他在国内率先开出“家庭营养访视车”;为让陪护的亲属有个落脚打盹的地方,他叫人打开会议室;嘱咐病人做检查,他会在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写上详细的“路线图”;为给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他提出“加速康复”理念,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费用大大降低。
黎介寿给冰冷的手术刀注入了暖暖的温度。难怪患者们都说,能当黎介寿的病人,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对信念和事业“倔”是不二的坚守
黎介寿性格亲和,温文儒雅,但对于自己信念的坚守却是超级的执拗与倔强。
从1949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起,到1979年加入党组织,整整30年,黎介寿先后写了27封入党申请书。这27封入党申请书,见证着这位“倔强者”虔诚的信守。
黎介寿说,当医生的,不仅主观上不能造假,还要有一双善于去伪存真、明察秋毫的慧眼。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治一位患者,都必须走到、看到、问到、听到、摸到。拿不准病情,就不定调子,不开方子。从医64年,这条规矩从未打破。
黎介寿一辈子践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求近利,不走捷径,从不锋芒毕露表现自己,也从不咋咋呼呼开空头支票。他发表的60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的10多部专著,文中的数据、病例、观点都经过反复核实、仔细推敲。为确保准确无误,他让学生们帮着把关,从来不说过头话。他给别人的论文指导,也容不得半点虚假。
几十年来,黎介寿从不草率上台手术。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治疗和手术失误了,没有推倒重来的机会!”黎介寿一直这样警醒自己。为此,他可以一“坐”3个月,坚守在重症病人身旁;他可以30多个小时连轴转,坚守在手术台上;他可以24小时不关手机,深夜来到急救病房。
黎介寿一生都在追赶时间。在他的书房台板下,压着一幅他手书的座右铭:“八小时以内出不了科学家。”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坚持每天阅读英文医学资料;70岁开始,学习用计算机。由于过去条件不具备,他真正开展医学研究并有所建树是在60岁以后。他常说,自己起步晚了,时间不够用。就连中午睡觉,他也是很吝啬:“午睡不能太安稳。一睡,时间就溜走了。”
站着是梯子,躺下是座桥。
黎介寿一生获奖无数,而最看重的是教书育人终身成就奖。从医60余载,黎介寿先后带出300多名博士、硕士;全国50多家省级大医院的普外科主任是他的学生;他麾下的12个科研组,领衔弟子,都是全国知名的一流专家。然而只要医学事业后继有人,他又心甘情愿当垫脚石。经他亲手修改的2000多篇论文,其中很多观点和思路都是他提出的,但没有一篇署上自己的名字。相反,他经常上网查阅资料,第一时间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学生们分享。
他敢于超越前人,也勇于否定自己。
2011年5月18日,黎介寿照例走上手术台,为一名加拿大籍患者动手术。手术中,他突然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凭着坚强的毅力,他坚持站立了7个多小时,成功完成手术。最后,患者得救了,黎介寿却晕倒在手术台上。
第二天,他郑重地向医护人员宣布:体力和精力已经不容许我再承担一台大手术。从今天起,我不再亲手给病人动手术!
那天,黎介寿抚摸着自己做最后一台手术的手术刀,久久没有放下……
87岁的黎介寿依依不舍地封刀,这不是一次功成名就的引退,而是一位医学大家又一次实事求是的自我否定,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致礼!
几十年悬壶济世的黎介寿,完成手术2万多台。如今,鲐背之年的黎介寿虽然不亲自动手术,却依然简单地忙碌着:每周上6天班,出1次专家门诊,指导3台手术。“向天再借500年!多借一天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这是老人的济世梦!一撇良心,一捺责任,他心里永远装着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