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2014-09-08石鹏娟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西宁810016
■ 石鹏娟(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西宁 810016)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 石鹏娟(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西宁 810016)
农产品价格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不规则的波动对国家的稳定造成重大威胁。笔者首先对2003年-2013年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然后借助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产品价格 波动 对策
农产品是农民劳动的成果,其价格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益,进而影响农村、农业的发展。而同时农产品又大多属于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及国家的稳定。因此,农产品价格波动成为社会各界及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
农产品价格波动状况
如图1所示,2003年-2013年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11年来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但各周期的波动时间和波动幅度存在差异,说明农产品价格变化原因复杂,并不具有固定的规律性。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并不相同。2003年-2006年茶叶价格持续上涨,水果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涨的趋势,而蔬菜价格略有下降;2006年-2010年,茶叶价格在2008年达到最低后又快速上升,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水果价格在2007年达到最低,而后又开始快速上升,而蔬菜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在2010年略有上升;2010年以后,茶叶价格开始下降,水果和蔬菜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可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各种不同种类农产品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并不能代表所有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而各种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价格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性不明显。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价格应当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所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必然源于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具体而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自身特征因素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价格的变化只会带来需求量的小幅度变化,而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价格的变化会带来供给量大幅度的变化。如由于外界因素的冲击,某农产品价格下降2%,引起农产品需求量增加1%,供给量则减少6%,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根据供求模型,农产品价格将会快速上升。价格的上升进而又引起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再次变化,结果又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可见,农产品由于自身特征的因素,其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波动。
(二)供给主体决策因素
农产品的供给主体大多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即农民。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市场信息不完全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某种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其随意的决策行为会导致农产品供给过剩或短缺,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如某年大蒜价格上涨,农民根据大蒜价格的变化判断大蒜市场供给短缺,认为“种大蒜会赚钱”,这种情况会诱使农民将粮食改种大蒜,第二年必然有大量大蒜进入市场,出现“烂死地头,无人问津”的结果,大蒜价格将会快速下降。同时当年由于改种大蒜导致粮食减产,粮食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其价格必然上涨。所以,一旦农产品当年的价格上涨,就会促使次年农民扩大生产,于是陷入“农产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减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再次上涨”的周期性循环理论,也就是著名的蛛网理论。可见,供给主体的决策直接决定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三)农产品市场因素
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供需双方发生交易的场所。该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健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不完善。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此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温饱需求转变为多元化需求,对农产品的营养、味道、色泽等都有了要求,所以,农民必须不断调整生产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由于缺少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渠道、对现期价格的过分敏感以及进入门槛低等原因,农民很容易产生市场误判,特别是在新消费观念的短期变化下,供给市场的调整滞后,造成长周期的生产与短期需求变化的跨期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引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
其次是市场流通渠道不合理。我国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历多渠道流通环节,采用的销售模式多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层次模式,所以,农产品价格就不仅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决定,还与批发商、零售商的成本投入、利润要求等有关。据农业部的调研,从农民出售西红柿2.80元/kg到超市零售价7.6 元/kg,上涨了 1.7 倍;尖椒农民出售价2.50元/kg,超市零售价格为13.00元/kg、上涨了4.2倍。再如在草莓生产者没有改变草莓价格的情况下,汽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草莓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成本上升,那么二者提供给消费者的草莓价格将会提高。可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很大的关系。在上例中,如果不经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由生产者直接供给草莓给消费者,虽然草莓价格也受汽油价格变化的影响,但波动不会很大。同时,流通渠道过长也会造成了商品实体、资金、信息等要素流动的错位与滞后。商品供需以及价格信号无法同步反映市场状况,且难以快速传递到生产与消费的端点,为中间环节的商品存量控制与操纵价格提供了可能。进而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市场判断力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没有接受过长期教育的人,他们对市场状况的判断依据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结果上,而对市场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少探究,所以很难准确判断市场状况。只有通过相关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才能促使农民对市场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工程,并不是靠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培训项目的选择。我们需要通过调研,准确把握农民在市场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第二,培训方式的选取。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培训方式将会决定农民的接受程度,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市场模拟、图示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培训;第三,培训费用问题。任何行为都会有成本支出,农民培训并不例外。农民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如果费用让他们来承担的话,必然打击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则无法达到提升农民素质的目的。费用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财政解决,即成立专项基金,并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效益好的企业资助该项工作,并对这些企业给予表彰,提升其声誉。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使农产品市场供求趋于均衡
首先是建立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该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为农产品市场供求双方提供准确、透明的市场信息。其下设有四个部门:一是信息登记、发布部门。由于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征,供给方应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在该部门进行预登记。农产品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求特征也将相关信息予以登记。这样一方面,供给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但在调整之后必须在该部门进行重新登记,另一方面农产品需求方可以根据供给方的信息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进行交易;二是建立供求信息分析部门。该部门将登记部门登记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政府产业政策对各类产品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在网络上发布,作为农产品供求双方调整决策的参考,但如有调整,必须到信息登记、发布部门进行重新登记;三是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处理部门。农产品供需双方发生交易的,必须到该部门进行备案。该部门定期对交易数量、金额等信息予以汇总并发布,作为下期决策的参考;四是建立信息监督监管部门。从以上的设置中可以看出,农产品供需双方的决策基本上完全依靠对方提供的信息,所以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该服务中心功能的发挥。监督检查部分主要负责对信息准确性的调查,任何一方提供虚假信息,都要受到严厉惩罚,并且赔偿对方所有损失。某一方根据市场发布的信息调整决策后没有进行再登记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职能设置见图3。
其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形成科学高效的流通模式。农产品流通环节越多,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就越复杂,农产品价格就越不稳定。为了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只能减少流通环节,形成“农产品供给方→农产品需求方”的直供模式。具体如图4所示。
该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批发、零售环节;其次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改变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将农业用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实行农产品生产、销售集中化。在此基础上农产品供给企业针对不同的农产品需求者采取不同的流通方式。对于需求方是企业的,供给方可以根据农产品买卖信息服务中心的需求信息或市场订单与对方直接发生交易;需求方是普通消费者的,供给方通过成立农产品直销公司与对方发生交易。
(三)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变化又不具有稳定性。虽然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不免会发生市场失灵的情形,这时就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手段的制定和实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价格的稳定。如2013年春节前夕,由于对猪肉需求的增加,青海省猪肉价格平均每斤增长2元,当时引起了消费者的严重不满,青海省政府为了维护价格的稳定,出台“猪肉销售补贴政策”以维持原有的猪肉价格,进而抑制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1.顾国达,方晨靓.从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非对称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
2.徐高雪.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展望,2008(2)
3.顾国达,方晨靓.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4.李正辉,徐亚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施勤云.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J].新经济,2012(12)
6.黄丽,刘丽辉,罗锌.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规律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4(1)
7.程国强,胡冰川,徐雪高.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8(1)
8.满明俊.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民族地区农地制度变迁研究”,(10XJL009);2、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视角下青海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模式研究”,(13008)
F1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