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2014-09-08朱亚东杨宁生

关键词:小城镇劳动力城镇化

朱亚东,杨宁生

(1.上海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朱亚东1,2,杨宁生2

(1.上海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农村城镇化;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面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又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在过去的30年间降低了将近7%,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数量仍然非常庞大。

表1 1997年、2011年人口数量变动(单位:万人)

从表1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人口增长了近一亿,同时农村人口数量从84 177万人降低到65 656万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由最初的17个百分点差距变为基本持平。截止到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突破2.5亿人,一方面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自身收入的增加。

表2 2004—2010年我国剩余劳动力数量(单位:万人)

但是,中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表2所示,在2004年到2010年的7年时间里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些不断增长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得到合理的转移,才能使得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地域特征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就地转移、向省内城镇转移、跨省转移[2]。如表3所示,东部省份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弱。从全国范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省的居多,占外出总数的一半。从具体的输入地看,江、浙、沪、粤是主要输入地,其次是北京;从输出地看,上述沿海省份的内陆邻省是主要的劳动力转移来源。

表3 各区域劳动力转移省内省外百分比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特征

从具体的行业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人数前四位依次为: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饮食服务业,这四个行业转移的劳动力占全部转移劳动力数量的75%以上。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在转移的过程中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第二、第三产业。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化素质状况

在转移的这部分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约占总比重的90%。如上海地区,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的约占50%,然而通过比较上海2000年和2010年的劳动力转移文化程度变化情况,发现在过去十几年里,上海地区初中及以下劳动力的所占比例在降低。农民工的素质有所提升,但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必将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情况下,在农业内部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向小城镇转移是指在有一定发展的小城镇基础上,以这些城镇企业为依托,以第二、第三产业聚集发展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地域上发生转移,进入城市就业的一种转移方式[3]。

三种转移模式不是孤立的存在,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当中。但就这三种转移模式来看,就地转移模式一方面吸纳的剩余劳动力接近饱和,再想通过就地转移来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已不太可能;另一方面就地转移波动性小、规模小,已经不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研究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大、中城市转移模式是学者研究比较多的一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随着城市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诸多困难。

(一)大、中城市生存成本高阻碍劳动力转移

大、中城市吸引了众多到城市务工的农民,成了劳动者向往的工作地。一方面大、中城市本身的生活成本较高,加上更多劳动者争相追求,加剧了劳动者的生存成本;另一方面,农民工远离自己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在不熟悉的地方工作生活,甚至孤身一人,这些都增加了他们的心理成本。

表4 北京、上海、涿州、太仓市消费、工资、居住环境

笔者在2013年6月和9月分别在上海、太仓、北京和涿州各收集了60例外出打工人员的调研数据。表4中,涿州是位于北京南部104公里的县级市,太仓是位于上海西北部64公里的县级市。北京地区的每月平均工资除去平均消费是2 598元,而涿州是1 903元;在北京可比在涿州每月多赚695元。同样,在上海每月平均工资除去平均消费是2 465元,而太仓是2 126元,在上海比在太仓每月多赚339元。然而,北京和上海的居住环境状况却远不如涿州和太仓。

在北京和上海,消费水平高,每月的人均消费在一千元以上。而在涿州和太仓的农民工每月的人均消费则低于一千元。北京消费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租房费高;在上海则是高房租费和高交通费。北京和上海农民工的平均房租费用要比涿州和太仓农民工的平均房租费用高315元和405元,随着近年来大城市房租费用不断上涨,房租费用将进一步困扰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农民。

然而高房租费用带来的却是糟糕的居住环境。在北京和上海,农民工主要选择单位集体宿舍、远郊房、市区狭小单间三种方式居住。单位集体宿舍大多陈旧、人员冗杂;远郊房距离市区远,上、下班不方便,增加了交通费用(在上海尤其明显);市区狭小单间空间小(许多单间不足10平方米),基本生活设施缺乏。农民工业余生活比较简单,在空闲时间大多选择休息、看电视、打牌三种方式,这些休闲方式大多成本较低,在这方面4个城市的成本大体一致。大城市的高成本费用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将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带来更大阻碍。

(二)劳动力素质低与大中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就业的方向和发展,同样,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高低影响劳动力的转移[4]。如表5中所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占将近90%,对于外出劳动力也同样如此。

表5 农村劳动力及外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百分比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从事低技术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大量的劳动力涌向低技术行业,造成这些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农民工处于劣势。同时,由于信息的缺乏,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比较盲目无序,甚至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5]。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些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速度。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开始转型,企业更需要有技术有专项技能的劳动力,但是这部分劳动力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6]。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无法适应大、中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局面将越来越突出。

(三)大、中城市户籍、保障制度等限制劳动力转移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于1958年正式确立,改革开放以后,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所松动,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仍然存在,户籍制度仍然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户籍歧视造成的诸如“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等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造成不平等的待遇。一些当地政府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倾向当地的就业人员,而对外地的就业者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

相关保障制度不健全同样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大、中城市的基本保障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没有具体的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层次低,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行农村基本保障体系的建设,但是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劳动力即使在城市就业,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保障,这些都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

三、城镇化转移模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的模式

(一)契合政府城镇化政策的引导方向

政府在过去几年一直不断强调城镇化。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会议还着重强调:“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提出“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举措。在此背景下,以加强城镇化建设为先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契合了政府城镇化政策的引导方向。

(二)符合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人口发展的需要

截止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数量为19 283个,但总人口超过10万的不足657个。这意味着大部分城镇都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不成熟。这些城镇的普遍特点是:人口数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化程度低,将会是国家未来落实城镇化政策的重点。小城镇需要吸引周边的生产要素,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带来城镇规模的扩大,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逐步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吸引更远距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在小城镇就业。随着众多小城镇不断发展,数个小城镇的集聚效应连成一条线,更多的小城镇形成面,从而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就业的余地更多,成本更小。

(三)小城镇量大不零散,吸收剩余劳动力空间大

在我国,小城镇数目多,分布广,但不同于村落。1990年我国建制镇11 392个,占全部乡镇比重20.4%;2010年建制镇19 410个,占全部乡镇比重47.5%。如表6中所示,在1990年至2000年间,我国的建制镇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在2000年以后,因国家调整建制镇的标准,其数量有所降低。但是在这10年间,建制镇占全部乡镇总数的百分比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我国小城镇的相对规模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表6 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我国建制镇及乡镇总数

在过去十几年间,小城镇发展已经由数量上的变化转为质的提高,小城镇已经向经济实力增强、提高一定范围内区域经济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强。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的比例在逐步提高,由2000年的31.21%提高到2010年的42.45%,在部分转移进小城镇的剩余劳动力中,很多已经在小城镇安家落户。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成本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包括整个社会需要承担的成本和剩余劳动力自身需要承担的成本两部分。有资料表明,在过去几十年间,往大、中城市每转移一个剩余劳动力,需投资1.5万元,而小城镇仅需0.5万元,往大、中城市转移劳动力所需的成本大大超过往小城镇转移劳动力[7]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需要承担的成本包含两块:一是在转移中承担的生存费用,二是转移承担的心理成本。心理成本无法定量分析,但它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城镇位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在行政关系方面大多和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同属于一个县或者镇,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能够很快地融入其中,不会担心在大、中城市受到排挤、心理的负担成本也小很多。血缘关系是农村地区很重要的一种维持关系,承载了很多农村人口的感情依托,长期能和亲人在一起是每一个人所渴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小城镇,由于距离近、成本小,农村劳动力仍能依赖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感情依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心理成本。

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吸引力

基础设施完善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虽然经历了十几年小城镇质量提升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小城镇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制定规划,综合考虑资源、区位等因素,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当地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结合起来[8],提高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

(二)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2001年,国务院转批《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这些政策使得城乡二元矛盾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待遇上还是有很多的差距,如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让更多的农民在基本保障方面缩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愿意留在小城镇发展,为小城镇的发展做出贡献。

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除了“五险”,还有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三方面: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而且这三方面保障制度层次较低、尚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以后,社会保障的缺失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活安全感。只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有了社会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才会真正稳定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三)转变思想,实现企业与劳动力双向转移

过去几十年间,人们都是强调劳动力向城市、乡镇的企业或其他劳动力需求单位转移,劳动力的单向转移思想根深蒂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应该是劳动力与企业双向的转移。可以分为三种转移方式:劳动力跨区域向企业转移;企业跨区域结合当地劳动力实现转移;劳动力和企业同时跨区域实现转移。

城镇把企业引进来,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大、同时是大、中城市迫切需要转型的企业。一方面带动城镇周围较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另一方面吸引城镇较远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种转移成本更低、更易实现,同时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以后将享受企业带来的保障服务。选择合适的企业、给予企业政策优惠,促使大企业向小城镇转移,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企业之间实现双向转移。

(四)促进乡镇企业集中化发展

乡镇企业集中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在地域区间上的集中化,如以工业园区的形式把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高效办事。二是乡镇企业产业集中化[7]21,即乡镇内的企业专注做一个产业或产业的相关环节。这种集中化发展,可以促使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集中向小城镇流动。另外,乡镇企业聚集在小城镇,形成生产经营的集中场所,可以降低乡镇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乡镇企业的生产效率[9]。乡镇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1]孙月平,刘俊,谭军.应用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9.

[2]王全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8-210.

[3]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5.

[4]李君,曾中文,宋峥嵘.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8(1):41-42.

[5]段晓臻.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1-33.

[6]黄国清,马园园,刘彩云.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190-193.

[7]卢永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镇企业产业集聚[J].中国乡镇企业,2007(2):19-21.

[8]胡金谊.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140-142.

[9]谢国光.产业化 、城镇化、构建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8):69-71.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ization

ZHU Ya-dong1,2,YANG Ning-She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2.Central Department,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Beijing 100141,China)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the mode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shows that,on the one hand,the local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s difficult;on the other hand,the ability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to further absorb rural surplus labor is greatly reduced due to the various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absorbing a large amount of surplus labor force.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at this stag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mall town model in absorbing surplus labor,and suggests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through speeding up the urbanization.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transfer mode;rural urbanization;township enterprises

F304.6

A

1009-2463(2014)04-0005-06

2014-01-10

朱亚东(1990-),男,安徽合肥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宁生(1956-),男,福建福州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小城镇劳动力城镇化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家乡的城镇化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