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种企博弈种业市场
2014-09-08王圆荣
◇王圆荣
国内外种企博弈种业市场
◇王圆荣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可以说,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农业!目前,从种植面积来看,国内的种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种业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国外种业巨头也在迅速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面对国际种业巨头的挑战,国内种企应如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国外农作物新品种推广迅速
当前,国外种业加速向我国扩张,孟山都、杜邦先锋等世界种业巨头已在我国设立了70多家外资种子企业。在与国外品种种子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品种种子节节败退。
目前,国外进口蔬菜种子经营量已占到我国高端蔬菜种子市场的50%,“中国第一菜园”山东寿光90%以上蔬菜为洋品种,已成为“万国种子演武场”。油用向日葵80%以上是国外品种。以山西省为例,设施蔬菜中番茄、西兰花进口种子分别占到95%、100%,露地蔬菜中秋甘蓝、生菜、菠菜进口种子分别占到90%、80%、80%以上。在玉米等粮食作物中,郑单858、浚单20等我国的品种总推广面积还是比较大的。但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成功地大范围推广了玉米等粮食作物种子,局部已形成绝对优势。在山西省,2011年仅先玉335推广面积就达到40.18万hm2,超过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5%,而且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加上先玉696等其他品种,跨国公司推广的品种将突破40%。
国外种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跨国种业公司在与国内种子企业竞争中快速取胜,占领了我国种子市场,挤压了民族种业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
一是国外品种符合市场需要,优势明显。国外种业的科研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自主研发新品种,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的模式,使得研究人员能快速接收到市场反馈的信息,完全针对市场需要制定育种目标,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我国商业化育种刚起步,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育种能力和水平与跨国种业巨头相比差距较大。如先玉335品种选育的技术路线和育种目标,就是在深入研究了我国玉米生产实际和今后玉米生产发展方向后确定的,从资源的收集、改良等基础工作做起,使该品种具备了熟性好、脱水快、出籽率高、耐密植、穗位整齐、果穗均匀、苞叶松散、适宜机械化、集约化栽培等优点,每一项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代表了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先玉335的育成,可以说代表了目前我国玉米的最高水平,其跨越了我国黄淮海、东华北、东北早三大玉米区,可推广范围达2 000万hm2以上。不仅如此,国外品种还十分关注种子生产技术的难易和制种产量,而不少通过审定的、表现优异的国产品种,却因难以制种未能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巨大浪费。毋容置疑,我国的育种要达到跨国种业集团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国外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充足。国际种业巨头销售收入用做科研经费的平均比率约为11%,有的高达15%~20%。如孟山都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为105.02亿美元,而研发投入高达12.05亿美元,先锋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6.51亿美元,甚至比一个国家的投入都多。相比之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一直不足,只占农业产业GDP的0.6%~0.7%,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据了解,我国有研发能力的企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约3%。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国种子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研究技术、资源材料、科研设施设备、科研人才等方面与跨国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根本无法掌握市场话语权、控制权。
三是国外种子企业营销模式和理念先进。国内企业还处在卖种子的初级阶段,而跨国种业公司已从传统的卖种子提升到“卖服务”。在种子销售后,跨国公司会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该品种种子能够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如美国先锋公司开拓山西市场的时侯,只要农民一个电话就送种子上门,还自带播种机械为农民免费播种,产中定期跟踪服务,甚至产后为农民联系成品销售,使农民体验到了“顾客是上帝”的感觉,培养了客户忠诚度。而山西省内乃至全国种子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营销理念,质量低劣、售后不管、纠纷不理现象比比皆是,失去市场是必然的。
四是跨国公司育种模式先进。跨国公司已普遍实行工厂化分工的育种模式。如先锋公司,仅在美国就有2 500名博士协同开展育种,在全球27个国家建成140个育种站,有数以千计的试验点,育种规模大、效率高,选育品种的生产适应性强。而我国如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在全国不同农作物生态区域建成了11个研究中心和生态育种站,但在公司内,各个课题组仍相互封闭,未能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和协作方式育种。此外,跨国公司非常注重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由科研院校为其完成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性育种。例如,瑞士先正达公司与全球400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加快现代种业建设尽快提升国内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跨国种业公司的进入对民族种业形成了挤压,甚至对中国的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也构成了威胁。但我们应该看到,跨国种业公司的进入,也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品种技术、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并且促使国内种子公司提升了服务质量与种子质量,提高了我国种业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加快现代种业建设,尽快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与狼共舞”的实力。
培养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支持有潜力的亿元企业尽快建立起高科技的科研体系,做大做强,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成为中国领军的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企业选育突破性品种的实力。
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种子企业盈利的前提条件就是让农民获得好的收益,实现双赢。引导企业参考隆平粮社、周麦“专家技术服务团”的做法,借助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强化供种和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忠诚度,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要高度重视基础材料创制。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校对种业科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主体作用,纠正种质资源“重保管、轻创新,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加大对优良基因功能构建和自主基因专利保护等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制、重要基因发掘利用、种质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为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