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浪潮中的福建机遇

2014-09-07

福建轻纺 2014年2期

改革浪潮中的福建机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 改革福祉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改革总动员”后,改革的分量进一步凸显。改革将贯穿于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盘点2013年的中国经济政策,可以看出,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正在尝试打造多个经济新增长点,以为全面深化改革腾出更多空间及增加民众福祉。

其中,中国对中小微企业的关注与扶持,成为中国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大热点。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00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100万亿元人民币。

“一元”可开公司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官方今年明确,将推进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虽然场地、人员等费用的存在,让“一元办公司”更像是比喻,但开办公司成本大幅降低备受期待。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指出,2014年将采取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同时,官方将充分发挥信用约束手段的作用,在“宽进”的同时做到“严管”。

2013年11月26日,中共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全文2万多字,分16部分66点。

《决定》指出,福建必须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创全省改革发展新局面。

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事关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对台经贸合作的规划与方案。

“三规划两方案”显现了中央对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开放开发的支持,其内容包括:《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当下,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陆经济增长极,并与台湾产业经济呼应,这使得福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

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3年12月,《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问题。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自2012年正名以来,呈蓬勃发展之势。

关键词二 福建金改

“深化金融改革”成为正成为福建发展热词。

福建省长苏树林表示,今年福建将深化厦门、泉州、平潭和沙县等区域金融改革试点。

令人关注的是,被苏树林重点提及的福建4地金融改革试点,渗透出“两岸金融合作”、“激活民间资本”与“破解农村融资难”多种取向,并已成为中国“金改”的热点区域。

厦门“金改”在福建“两会”上最受关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厦门,近年依托厦金海上航线与厦台空中航线,不断带来两岸人流往来的升温,以及金融与物流等项合作的升温。

去年12月发布的《厦门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厦门将加快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早前的2011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厦门要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服务范围,进一步开展对台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探索建立服务非上市公众公司特别是台资企业的股份交易市场,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

“建设两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或对台离岸业务中心,做大做强跨海峡人民币代理行清算群规模”,已成今年厦门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去年前10个月,厦门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此外,今年厦门“金改”先行先试的内容还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厦门企业到台湾等境外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争取设立首家台资占51%的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与厦门紧邻的泉州,目前正值作为中国第三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一年间。海交中心选择在泉州成立第一个分支机构意义重大。

有别于浙江温州、广东珠三角的“金改”,泉州“金改”以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突破口,重点打开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

其中,如何激活当地雄厚的民间资金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令人关注的是,国家在金改区建设的顶层设计中,明确支持泉州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两岸金融合作等,这为化解“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微企业多、融资难”等问题,留足了突破空间。

当下,随着“金改”的深入,泉州的民间资本亦找到多元的释放通路。去年,晋江融资租赁特区获准建设;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10多家,规模超过200亿元;新设类金融机构42家,注册资金超过80亿元。

当地活跃的民营企业亦受到金融业的支撑。据泉州市政府介绍,去年1至11月间,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9.04亿元,增长20.48%;金融业资本搭建晋江鞋业协会等11个产业融资合作平台,其中金融机构对电商企业、高新企业授信125亿元;地方法人银行还向民间募集资金14亿多元。

泉州“金改”致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亦是一个大亮点。当地正探索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与全国性资本市场建立转板合作机制,推进企业在境内外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或股权融资,力争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300家。

此外,开展多样化债券,票据融资,推动企业到香港、台湾发行人民币债券,试点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争取成为小微企业扶持债和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试点城市,亦是当地融资渠道拓宽的努力方向。

平潭“金改”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级的对台合作区,还因为福建力推平潭建设自由港。

去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提出,“积极争取和推动平潭自由港建设,促进两岸投资、人员往来、旅游购物、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化”。

此次福建“两会”上,有委员提出,平潭应把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外包等作为发展重点,破除建设“自由港”难关。颇受与会者认同。

以“沙县小吃”闻名中国的福建沙县,2011年12月成为中国6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从那时起,地处闽西北山区的沙县,便开始为破解中国农村融资担保难而进行探索。

几年来,沙县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在担保模式、农房抵押贷款、民间资本管理等方面突破创新,逐步形成了沙县模式的农村农户融资机制。

如今,改革红利已然显现。截至2012年11月,这个只有25万人口的县城,借贷总量已达到150多亿元。福建银监局三明分局局长陈怡估计,如果将区外银行贷款也统计进来,今年贷款总量或许已达到200多亿元。

关键词三 自贸园区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诞生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加快自贸区建设。福建由此积极推动自贸园区建设。平潭实施自由港政策和厦门申报设立自贸园区的文件均已上报国务院。

福建省长苏树林在去年底召开的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说,福建推动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平潭实施自由港政策和厦门申报设立自贸区的文件已上报国务院。

厦门与平潭加快向自贸区、自由港“冲刺”的步伐,被福建工商界寄予了厚望。值得关注的是,此两地均突出“对台”特色,推动自贸区、自由港能获准实施。

厦门特区再寻竞争优势

据媒体报道,厦门已成立了申报自贸区的工作协调组。

从火车站出站口朝里眺望,从北京过来的列车在站内缓缓地停下来。有人从列车上下来了,人像河水一样,朝出站口流过来。他仿佛看到一张苍白的脸,脸上的绉纹就像干涸了的稻田,到处布满沟沟叉叉;一身肮脏的衣服,绉绉巴巴,散满了星星点点的痕迹,弓腰驼背,仿佛无力再承受生活之重的橘红,到了站台出口。她的脚步那样艰难,那般沉重,仿佛每走一步,都带着人生的苦难,带着心灵的创伤。他张开双臂,迎接梦中的苦人儿——他深深地牵挂着的橘红。

近年来,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开放,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已不再显著,开始寻求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作为中国最早的特区之一的厦门,亦在近年谋求进一步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使得厦门开放开发进入了新层次。

而显现厦门深化对台经贸往来为主向的“厦门自贸区”申报,则被认为特区再“特”有力支撑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唐永红是“综改方案”的起草者之一,亦是自贸区方案研究的参与者。在他看来,经贸自由化是全球大潮流,厦门也要从市场化的经济特区,过渡到自由化的自贸区,厦门经济特区才能进一步“特”,否则厦门将失去竞争优势。

“厦门具备了自贸区的一切条件,但要脱颖而出,除了‘共性’,还要有‘个性’”,唐永红说,和当年厦门获选成为经济特区一样,厦门的“个性”在于除了促进改革开放的功能,更有对台交流的功能。

台湾综合研究院研究员戴肇洋近日在厦门参加“厦门自贸区研讨会”时也表示,厦门建设自贸区的一个方向就是两岸。他说,因为文化共通、特殊地缘等先天优势,加上大陆方面给厦门“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定位,以及对海西经济区的政策等支持,厦门要落实这些支持,让自贸区亮出对台特色。

在唐永红看来,自贸区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产业投资、金融服务四方面自由化。而事实上,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两岸多年交流,厦门特区也的确积累下了丰厚的“家底”,尤其是对台交流成果卓著。

在货物往来上,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第十九位的厦门港,目前对台航线覆盖台湾北、中、南部港口,尤其拥有大陆唯一到台湾高雄港的定期航班。今年上半年,厦台贸易额超过40亿美元。

就人员往来而言,厦门不但有对台海空“大三通”直航,更有年运输旅客量百余万人次的厦金“小三通”直航。

在金融合作上,厦门“综改”方案的一个重点即是打造“两岸金融中心”,目前台湾多家银行已和厦门银行建立代理清算关系。今年前10个月,厦门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投资上,厦门素来是台商投资聚集区,到去年底已有台资企业超过4000家。

按照龚小玮的设想,厦门自贸区应该涵盖大嶝对台小额贸易市场、象屿保税区、海沧港保税区等六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航空港,即“六区一港”。唐永红则认为,自贸区完全可以涵括整个厦门特区。

在唐永红看来,厦门要设立自贸区,就是“要力争通过自贸区建设,促进ECFA更快推进,促进两岸经贸交流自由化,为两岸经贸自由化先行先试”,要有比ECFA和服贸协议更开放的政策,“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唐永红亦透露,在和台湾学界、官员的交流中,他们普遍对厦门自贸区“乐观其成”。他说,台湾学界也承认厦门自贸区不可避免有和台湾竞争的部分,但“只要更开放更自由的政策,就可以为两岸两地提供更好的合作机会”。

当前正规划打造“自由经济示范区”的金门,已表达出和厦门合作的意愿。在唐永红看来,厦门完全可以和金门合力打造关税同盟,并在条件成熟时迈向经济一体化。

不过,唐永红亦强调,对台交流固然是厦门打造自贸区的“个性”,但绝不能仅仅自我局限于“对台”。他说,自贸区是厦门推进对外开放、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厦门自贸区一定要保留自贸区的共性,借助全球资源发展自己,“把对台开放寓于对外开放之中”。

平潭拟对接台湾三大自由港

去年4月,福建省政府向国务院正式提出申请建设平潭自由港。

大陆正在加快前海、横琴、南沙、平潭、上海自贸试验区等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的建设。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去年8月在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上强调,要积极争取和推动平潭贸易自由港建设,促进两岸投资、人员往来、旅游购物、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化。

“加快推进平潭自由港建设,要在争取实施自由贸易港政策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致公党福建省委的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指出,要突出平潭的独特优势,着力拓展自由港的政策内涵,在策略上可采取变“三步走”为“两步跑”,把“离岸”作为平潭自由港发展战略的灵魂。

“在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自由港政策,除了具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海关监管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以外,还要注重突出其对台工作优势和海洋运输等独特优势。”该提案认为,平潭在推进自由港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当前推进平潭开放开发的现实需要,又要符合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要求,在切实可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种政策,着力拓展自由港的政策内涵。

致公党福建省委还指出,平潭自由港要把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外包等作为重点发展,着力强化离岸型功能,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及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融资租赁、研发外包、数据服务、营运总部等,打造离岸型产业的聚集区,使平潭成为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运作、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是中国第五大岛、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这个古老的渔耕之地,在启动综合实验区建设三年多后又开始放飞“建设贸易自由港”的梦想,以更好地对接台中、台北、高雄等台湾三大自由贸易港。

2013年3月,台湾有关部门公布“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方案,将台湾已设立的“台北港、台中港、基隆港、高雄港、苏澳港”及“桃园国际航空城”的“五海一空”等6个自由贸易港区直接升级为“自由经济示范区”。

去年举行的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19条共同建议,其中包括支持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合作,为加快平潭开放开发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伊始,“上海自贸区”成为了外界观察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代名词和热词。而前述的“19条共同建议”,将平潭综合实验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并列,明确鼓励和支持其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开展广泛合作,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目前,平潭正在加紧建设分线管理、封关运作的基础设施,力争今年年底前具备封关条件,并尽快实施“分线”管理模式。平潭岛封关运作已进入倒计时,本岛324平方公里都将成为海关特殊监管区。

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是平潭建设贸易自由港的“推手”。去年9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明确给予平潭部分进口货物免税或保税的优惠政策。此前,财政部已批复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平潭成为继厦门大嶝岛之后获批建设的大陆第二个对台小商品免税交易市场。

业内对此分析认为,这将使平潭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及港口物流等行业直接获利。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贸易自由港是实施全岛放开的平潭优势所在,“平潭建设贸易自由港,将在台企工商登记、人民币与台币自由兑换、贸易便利、航运自由、人流便利等方面创新管理”。

在平潭试行两年的“台资企业直接登记制”,将台资企业审批、登记周期由法定最短的4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助推平潭形成了台商投资的特殊效应。数字是最好的说明,2011年10月试行以来,平潭新增台资企业90余户,比实行“直接登记制”前增长逾3倍。

对于平潭贸易自由港建设获得的“政策先导”推力,周青松认为,平潭的区位优势是最大成因,而“平潭实行全岛开放,最重要的是封关运作”。

福州海关驻平潭工作组组长周筠光说,平潭关区将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分线管理模式,落实国家赋予的免税、保税、退税以及“选择性征收关税”等四大税收优惠政策,“比特区还特”。

此外,平潭关区还将加强两岸海关的合作,推动“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积极推进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人员往来便捷化、货物往来畅通化等方面的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