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2014-09-07褚爱萍宋旭光文洪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重度

褚爱萍 宋旭光 文洪波*

(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超声科,*神经内科,江苏南京 211200;2.江苏省中医院超声科,江苏南京 210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以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为主要特征,其中动脉狭窄是ICVD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1]显示,颈动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因而临床中常将颈动脉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颈动脉超声检查操作方便、无创、无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本研究通过对82例ICVD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超声在ICVD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ICVD患者,经CT或MRI诊断符合ICVD诊断标准[2];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全身性慢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病史者等。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42~75岁,平均(60.33±7.12)岁;合并高血压33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4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且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均<1.2 mm;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8~74岁,平均(59.21±6.99)岁。

1.2 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VIVI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颈后部垫薄枕,头部稍偏向对侧。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交界处以及颈动脉窦部的IMT。依次观察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尽可能检测颈总动脉的最高位置,观察动脉内膜是否光滑、有无增厚、斑块存在情况及斑块的形态、大小、范围;同时观察血管内径(vessel diameter,VD),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及血管反应性(vascular reactivity,VR)[3]。将ICVD患者按有无颈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

2 结 果

2.1 各项超声指标比较 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度狭窄组患者的VD、IMT、PSV、EDV、MF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的VD、IMT、PSV、EDV、MF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

表1 颈总动脉无狭窄组以及轻、中、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各项超声指标比较

表2 颈内动脉无狭窄组以及轻、中、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各项超声指标比较

2.2 VR指标分析 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V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的V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颈动脉VR指标比较

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 ICVD患者共计查出斑块91处。82例患者中,颈总动脉硬斑块者24例(29.3%),颈内动脉硬斑块者16例(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其中硬斑块最多见。见表4。

表4 ICVD 组及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n,%)

2.4 ICVD患者和对照组IMT、斑块总积分及斑块总面积比较 ICVD组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ICVD组和对照组IMT、斑块总积分及斑块总面积比较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肥胖、高血压、吸烟、饮酒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其病理改变主要经历3个阶段: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研究[5]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是导致ICVD形成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通过4种途径引发ICVD:(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接阻塞该部位血管;(2)斑块不稳定、破裂、破碎的斑块阻塞远端的血管;(3)破裂或未破裂的斑块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4)狭窄的颈动脉使远端的灌注压下降,导致供血不足,形成低灌注性梗死[6-7]。由于ICVD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存及生存质量,80%以上ICVD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是连接心、脑2个重要器官的血管,因而,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中最早被累及。同时因颈动脉易被检测,故可将其用以评价ICVD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ICVD风险以及监测疾病进展[8]。王文刚等[9]也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ICVD的发生关系密切,早期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有效预防ICVD的发生及发展。García-García等[10]指出,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颈动脉超声检查时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较以往更加清晰可靠,且无创,可重复检查,可用于高危患者,测得的IMT及斑块大小能够准确地评估及预测ICVD。

本研究表1、2结果显示,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度狭窄组患者的各项超声指标VD、IMT、PSV、EDV、MFV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动脉重度狭窄组VD、IMT、PSV、EDV、MFV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随着ICVD患者病情的加重,其血流速度明显改变,但由于影响血流速度的因素较多,因而单纯应用血流速度来评价ICVD病变程度可信度相对较低。表3结果显示,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的VR均低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在颈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患者中,虽然血流速度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VR已有明显降低,这说明VR是较为敏感的指标,它在颈动脉狭窄早期已有下降,且狭窄程度越重下降越明显,因而其可以作为早期判定ICVD的敏感指标。此外,本组82例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硬斑块者24例(29.3%),颈内动脉硬斑块者16例(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其中以硬斑块多见,与García-García[10]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5显示,ICVD组较对照组IMT明显增厚(P<0.01),与以往研究[11]结果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IMT在评价ICVD中的价值。ICVD组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证明了颈动脉病变检测在ICVD中的意义。

综上所述,颈动脉病变与ICVD的关系密切。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有助于了解ICVD的程度、判断ICVD病程和预后及指导治疗。

[1]靳文勋,尹莉,刘永强,等.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J].河北医药,2010,32(5):578-579.

[2]冯文霞,宋福聪,吕洲,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1):3245-3246.

[3]Meiburger KM,Molinari F,Zeng G,et al.Carotid automated ultrasound double line extraction system(CADLES) via Edge-Flow[J].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2011,2011:575-578.

[4]张潭,任书堂,秦艳娟,等.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702-704.

[5]Bezerra DC,Sharrett AR,Matsushita K,et al.Risk factors for lacune subtypes 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 Study[J].Neurology,2012,78(2):102-108.

[6]郁洪,陆云飞,杨庆荣.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3):264-265.

[7]Hansen AH,Nyberq M,Banqsbo J,et al.Exercise training alters the balance between vasoactive compounds in skeletal muscle of individual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11,58(5):943-949.

[8]邓红亮,元小冬,申健,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危险程度的预测价值[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0):526-529.

[9]王文刚,闫记英,田晖,等.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19):2922-2924.

[10]García-García A,Gómez-Marcos MA,Recio-Rodriguez JI,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nd subclinical target 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Hypertens Res,2011,34(2):180-186.

[11]李红玲,高林.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2):142-144.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重度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宫斗剧重度中毒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