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警察的好故事
2014-09-06杨时旸
杨时旸
自从韩寒和郭敬明开始操刀拍电影以来,中国电影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探讨起“完成度”的问题。这个对于一部电影的最底线要求竟然在这一年成为了很多中国电影人的高线。
如果真的要探讨“完成度”,就应该看看韩国的商业电影。抛开韩国电影中极端实验的一支以及那些著名的艺术片不谈,单独探讨主流院线片,几乎每一部都如教科书般提供着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洞见。而悬疑电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几年前,韩国电影已经用这个类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这一次的《走到尽头》又一次做出了回应。
概括来讲,这是一个关于“坏警察”的故事。警官高建洙平时就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几个同事私自敛财。这一天,他正在赶往母亲葬礼的路上,不小心开车撞上了一个路人,致其当场死亡。此时,他又接到电话,纪检部门发现了他私藏的小金库。情急之下,他把尸体藏进后备箱开往医院,又费劲心机把尸体放入了母亲的棺材内。因为不想让警察腐败造成更大的影响,私藏的钱财被没收后,高建洙并没有被追究。但是,他开始接到匿名电话,对方知道了他撞人藏尸的事。很快,打电话的人出现了,竟然是另一名警官。他参与了很多地下交易,而被高建洙撞死的人就是他卷款逃跑的生意伙伴……
《走到尽头》是一部典型的利用设置悬念、解决悬念推动进展的电影,它一直保持一种升级、通关的气氛,所有悬念之间互相勾连、递进,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这种紧张的气氛再依托于快节奏的剪辑,让整部电影充满动感。这是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处理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没有设置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出场的所有警察几乎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坏警察”。但是这些坏警察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他们贪钱但也能干,他们从罪犯那里捞钱,但不利用职务之便欺负平民,他们绝不杀人。这是“冷硬派”侦探故事的典型设定。更符合真实的复杂人性,而杜绝了脸谱化的说教味道。这是韩国主流电影的又一个制胜之处。题材的广泛和自由的表达,他们永远把叙述故事放到第一位,而非警世和教育。韩国电影之所以能产生好故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不避讳所谓的“阴暗面”。你不去触及,那些暗面仍然存在,而你真的写了一群坏警察,也不会有人认为所有韩国警察都作恶多端。成年人看电影,尤其对主流故事片,看的就是虚幻的故事,进入情境,投射感情,抽离回现实,这就是全部。
《走到尽头》的主演李善均其实是著名艺术片导演洪尚秀的御用男主角。之前的那些片子中,他一直扮演一些有点魅力,但也猥琐、自负的男人。这一次,虽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用微妙的细节传递情感,但他对于一个人处于接连不断的危机之中的极端情感,拿捏得十分精确。当然,这部电影与《杀人回忆》《抓住那个家伙》这样经典的口碑悬疑片相比,仍有差距,一些看似更可能挖掘出大悬念和大反转的细节没有被利用到位,但是目前的状况已经能反映出导演的野心。那个拍摄追逐时的俯瞰镜头,那些荒野中露了几面的、具有象征意味的狗以及最后的一个桥段中,隐藏在破败居民区中的金库的设定,都在显露导演的想象力。
这才是一部具有“完成度”的商业电影,不想拔高到思想、人性的范畴,那不是这类电影的功能,它具备的就是对于电影工业化制作的敬意和努力,它达到了这类电影的标准,市场就会给出一个像样的反馈。
喜欢《走到尽头》的影迷
也会喜欢
《不可饶恕》
搜查科研究员姜民浩接下了一个棘手的杀人案件。他和推理天才闵瑞英联手,嫌疑人李圣浩渐渐浮出水面。李圣浩一经逮捕就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可是姜民浩却发现事实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简单。
《孩子们》
就读于城西小学的5个男孩子结伴上山,从此一去不回。4年后的一天,风光无限的电视制作人姜志胜因涉嫌造假而被总部流放至偏远的大邱。姜志胜与一直关注此案的黄教授携手,多年未破的案件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我是杀人犯》
17年前,发生了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女子连环凶杀案。崔向久是负责此案的警探。凶手巧妙地躲过了天罗地网,当15年诉讼有效期到来的那一天,受害者的家属以死发出了对无能警察以及残暴凶手的控诉。正当大家以为惨剧带来的阴影即将消散之时,一本名为《我是杀人犯》的书的出版让所有的人都极为震惊。
《恐怖直播》
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尹英华正与听众进行连线,这时一个自称住在首尔昌信洞的普通工人朴鲁圭打入电话,大肆抱怨超高的电费和相关部门对他的威胁。尹英华颇不耐烦。愤怒的朴鲁圭继续抱怨,并扬言炸掉汉江大桥。尹英华不以为然,但事实证明这一切真的很快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