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轿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09-06汤文成
郑 澜,汤文成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浅析国内轿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郑 澜,汤文成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从中国轿车的产量、品种、知名度、安全性能、节能环保、排量等方面剖析了中国轿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抓紧自主开发、发展柴油轿车、狠抓轿车的安全质量及加强新能源开发共4点发展对策,可有效改变中国自主品牌安全性差、美誉度低、能耗大、舒适性差、废气排放量大等问题。
轿车;现状;分析;对策
1 国内轿车的现状分析
1.1产量、品种与知名度
轿车工业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中国汽车业传统地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划分为两大类[1]:一是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一般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由中国和外国投资者共同出资、联合经营、自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2]。)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即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如福克斯轿车。二是民族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即通过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汽车,如奇瑞轿车。
多年来,中国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但与国外同档次的品牌汽车相比,自主品牌车型值得称道的很少。现在中国自主品牌车有红旗、奔腾、吉利、奇瑞等几款轿车,相对国外轿车而言,存在品种少、产量低、知名度及美誉度差等缺点,而且在获利能力和竞争力方面更是望尘莫及。据不完全统计,合资品牌轿车在中国的汽车总产出中所占比例保持在70%以上,自有品牌只有30%以下[3]。
1.2安全性能
有资料表明[4],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司机开车,交通安全问题日渐突出。轿车的安全性能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中国于1999年[5]发布CMVDR 294(China Motor Vehicle Design Rule 294[6])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原则,并在2000年将其包括在强制性检验里。这表明,中国的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已经从对零部件的考核升级到了对汽车碰撞性能全面评估的水平。实施CMVDR 294后,使轿车的安全性能快速提高,许多轿车都配备有安全带、安全气囊、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7])等部件。制动系统也基本上满足行业标准的规定,在2001年抽查的8家企业中总共有6家企业采用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这表明,随着轿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制动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企业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但遇到意外撞击时,车辆发生变形过程中,气囊不能及时打开或打开后不能有效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尤其抗击横向撞击的安全性更差[8]。此外,车身的结构和强度也远远落后于国外同档次产品,使得轿车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例如,2007年10月23日傍晚,湖南国内自主品牌轿车拥有者驾驶汽车,不小心发生意外,车辆进入路旁沟里,缓冲器冲撞变形,车头前面受损凹陷,转向盘从根部破碎,车梁被碰撞产生的强力压成S型,安全气囊居然没有打开。这说明国内的有些自主品牌轿车的安全性急需提高。2012年7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按照C-NCAP2009年版管理规则评估测试,于天津公布了2012年C-NCAP第二批型号的评测结果。令人惊喜的是,此次进行安全性碰撞的9款自主品牌轿车,成绩是十分突出的。其中,吉利的全球鹰GX7取得五星加评分,奇瑞瑞麒G3取得五星评分。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显示了自主品牌车型在安全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正取得巨大的进展,自主品牌汽车正在走向更为安全的明天。
1.3节能
当今世界用来生产和消费的常规能源都是生化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生化能源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根据世界能源局(WEC)于1994年考察[9-12]:石油可采储量为1 373亿t,可开采40年;到2050年,地球上的石油将枯竭。因此,汽车节能对于目前的能源危机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汽车产品能效方面,中国还存在很多问题[10, 13-15]。
a.节能管理规定控制的机动车辆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充和完善。
b.经修订的GB/T 19233-200X和测试用的“基准燃料”标准亟待公布、实行。
c.以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NG)等气体燃料为能源的汽车,以二甲醚(DME)、生物柴油(BD100)、乙醇、甲醇和其他可再生的生物质石油代用燃油(M85、E85等)为能源的轿车和双燃料、多燃料轿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耗量限值及其他节能法规、强制性的燃油经济性限值标准还没有建立。
d.石油替代燃油标准化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完成。
此外,柴油轿车的种类和产量不高,而且有些技术尚需进一步完善。
1.4环保
有资料表明[4]:中国在1999年制定了一个新的排放规定——GB14761-1999《汽车排放限值及试验方法》。两年之后,轿车排放水平极大提高。但多数轿车产品排放污染物限值尚未达到欧Ⅱ排放限值法规要求[16-22]。更不用说,同国外正在实施的欧Ⅲ、欧Ⅳ标准相比[23-26]。因而,我国轿车企业应不断努力,采用更新的技术,以满足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这是轿车进入市场的前提。噪声方面,虽然轿车产品达到了≤77dB(A)的ECE R51-01限值要求,其中部分轿车产品还符合≤74dB (A)的ECER5l-02限值要求,但与国外轿车相比,仍然有一段距离。
1.5舒适性
目前,国内轿车的抗振性能差,易引起晕车的乘员出现呕吐现象,造成不良后果。另外,有些轿车空间小,坐在里面深感压抑。座椅和头枕不合理,容易导致疲劳,进而导致车祸发生[4]。
1.6国人对轿车的需求
根据数据统计[27-29],全国城乡居民的银行存款已经超过了140 000亿元,购买家用轿车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若城市和农村居民5%存款转化为购车消费,也可以消化售价100 000元左右的轿车7 000 000辆。“在大多数国家,60%~65%的人的年龄和体质是适合开车的。从理论上讲每个经过驾驶资格认证的人员都应该有自己的汽车,其汽车保有量将达每千人600~650辆。”而当考虑到人们可能会有两辆汽车时,汽车的保有量的最终规模将达约每千人700辆。目前,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700辆(其中轿车500多辆),法国和德国有600辆(其中轿车400多辆),而中国只有20辆。此外,在发达国家,轿车占汽车消费的比重达到70%~80%,而在中国不足32%。说明中国对汽车的需要远远没有饱和。因此,中国大陆将是未来10年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28-29],我国轿车销量增长率较其他车类快,但国产车所占的比例非常低,2000~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率统计表见表1,这说明国产汽车业要稳步增长,必须要在家用轿车的质量方面下功夫。否则,国产轿车很难推销出去。
表1 2000~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率统计表
1.7排量
2000年之前,自主品牌轿车基本集中在微型轿车领域。2002年,中国加入了WTO后,中国的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合资品牌的产品线下移,自主品牌的产品线上移,小排量的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在汽车总产销量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而2.0L以上车型增长缓慢,在汽车销售总额中的比重逐步降低[3]。
1.8政策
2005年,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放松,同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汽车的政策和法规,汽车市场摆脱了2004年的低迷状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轿车产销量环比逐月大幅度下降,最近几年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而进入2009年,在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刺激下,1.6L及以下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增长。1.0L及以下车型更是摆脱了连续3年产量下降的被动局面,当年年产量增幅达到64%[3]。
2 发展轿车的对策
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宣布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发展方向,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内容。其中汽车方面,集中在经济型轿车的发展,并重视环保产品,“十五”末期所有汽油发动机要满足欧Ⅱ标准。着眼于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标准及私家车经济型汽车的发展要求,提高经济型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发展绿色环保出租用轿车。“十五”末期,汽油发动机必须达到欧Ⅲ排放控制水平,中高档产品应达到欧Ⅲ排放控制水平,但离欧美国家排放要求——欧Ⅳ标准仍有好长距离。
2.1抓紧自主开发
国内主流汽车的边缘化又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依靠合资企业无法实现中国的汽车制造强国梦。到目前为止,特别是靠合资企业尤其是拉美地区模式发展起来的汽车生产国,如20世纪80年代的西班牙和巴西,其自主研发能力一直很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整个行业被跨国汽车企业所控制和划分,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反思合资后中国汽车走过的道路,其实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精神气质,一种勇于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雄心。因此,中国轿车要走出“引入—落后—再引入—再落后;研发能力不够—依赖—更不够—更依赖”的双圈,不仅要求所有各方的共识,更需要采取行动。
吉林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在专家咨询会议上说,“中国汽车行业的普遍选择有二,一个是争取平等和国内外合作共赢,而不能盲目依赖。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通过创造自身的自主品牌,培训团队,培养人才,组建自己的技术核心,使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自主创新增长能力、再自主创新再增长能力的循环。第二个选择就是消极地参与多国公司进行的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全球化重组,中国的汽运集团成为多国公司的附属,并且是技术能力不足的子公司。”郭孔辉强调指出,“一个没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合作伙伴,它的日子并不长。技术上没有自主权,就没有经济的自主性,就没有政治上的独立性。这在知识和科技在资本中的比例正在增加的今天尤其如此。”
近年来,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迫使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各企业应加快汽车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强设计开发人员的力量,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的实力。随着吉利和奇瑞战略转型成功地完成,比亚迪、江淮、长城和长安等自主品牌的企业在迅速崛起,自主品牌在汽车总产销量中所占比例在进一步提高[3]。
2.2大力发展柴油轿车
据有关资料表明[30],现代柴油发动机在降低噪声和排放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涡轮增压技术和缸内直喷技术,完全改变了冒黑烟和低功率的原始现象,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低转速的发动机响应和巨大的动力储备特性、低排放及低油耗的优势,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举例来说,在一个“1箱油过千里无人区”的活动中,1名贵州的出租车司机驾驶他已行驶了250 000km的捷达SDI柴油车,用1箱油跑出了1 952km的惊人成绩,平均每100km油耗仅为2.82L。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捷达柴油轿车令人信服的经济性能的进一步证明。
由于国人对轿车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而我国石油贫乏,新增原油需求扩大,导致进口量大幅攀升。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在没有其他的替代能源前,柴油车的发展将有很大的潜力。从长远来看,在能源、政策、环境和技术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发展柴油车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狠抓安全质量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机械车在传统意义上已经换成了现代电子汽车,如安全气囊引爆装置、ABS、电喷发动机、ASR(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31])、电动窗、中央锁和其他智能设备等已经在轿车上使用。但普遍采用电子产品肯定涉及汽车的电磁兼容性——即要求电子产品在其所在的电磁环境中既不干扰其他电气设备,而且还具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其电磁兼容性如果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车辆的其他性能指标。如果你不高度重视它的电磁兼容性,它就可能会在公路上出现ABS故障,导致安全气囊意外爆炸等事故。因此,轿车在出厂前一定要严格检查把关。
2.4加强新能源的开发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全球环境日益恶化,除了水体和土壤被污染外,大气也随着工业和汽车业的发展而加速被污染,导致全球气温回升、海平面上升、臭氧层被破坏,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这些均严重影响着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造成物种的灭绝。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汽车业面对着环境与能源方面问题的双重压力。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大国都把积极开拓节能降耗和新能源汽车用于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并实施了扶持各种类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策略性规划。目前,新能源技术应用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生物乙醇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及太阳能汽车等[9, 11-12, 14-15, 32-34]。环保型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和资金,最适合我国发展的是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和生物乙醇汽车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不断开发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染程度更低或完全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必经之路。
3 结束语
当今世界,环保、节能、紧凑型经济轿车倍受青睐。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水平较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整体消费能力比较低,在国内轿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经济型轿车产业之路符合中国国情。综上所述,国内轿车品种少、产量低、知名度和舒适性差,能耗和废气排放量大。我们必须抓紧自主开发,狠抓轿车的安全质量,同时发展柴油轿车,并加强新能源开发。只有这样,国内轿车行业才有可能得到令人鼓舞的进展。
[1] 樊珊荣.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5.
[2] 网络公狼.合资企业[DB/OL]. [2014-08-08].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BeaOq_dW_adeythfqZiJwICQMWU2SAHe-E4j-20GX-sjb1_Y96x2W5pdCnJirv8.
[3] 刘霞. 2000~2009年我国轿车生产情况分析及展望[J]. 上海汽车, 2010(11): 28-31.
[4] 郑贺悦,孙枝鹏,李功清. 我国轿车质量现状及分析[J]. 世界汽车, 2002(8): 13-18.
[5] 侯飞. 轿车侧面碰撞新车评价程序及提高轿车侧面碰撞性能的措施[J]. 汽车工程, 2000, 22(6): 413-417.
[6] 杨辉. 汽车碰撞试验法规综述[Z]. [2014-08-01]. http://www.shzj.gov.cn/art/2007/9/21/art_1684_3879.html.
[7] 水云深浪.防抱死制动系统[DB/OL]. [2014-08-02]. http://baike.baidu.com/view/49293.htm.
[8] 百川. 汽车安全技术:自主品牌美中有不足[J]. 现代零部件, 2013(2): 48-53.
[9] 常方奎. 当前汽车节能途径概述[J]. 中国能源, 2007(5): 77-79.
[10] 陈振清. 谈谈汽车在使用中的节能问题[J]. 能源技术, 1998(1): 49-50.
[11] 刘鹏. 汽车驶入节能时代[J]. 走向世界, 2008(11): 80-81.
[12] 霍庆泽. 能省则省 汽车动能回收新技术概述[J]. 世界汽车, 2008(10): 122-123.
[13] 冯飞. 鼓励和推进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7(10): 78-81.
[14] 宋淑荣. 关于汽车节能途径的几点分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16): 125.
[15] 孙立清.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J]. 新材料产业, 2006(12): 40-44.
[16] 付明亮. 基于车载排放测试技术的NTE法规的探讨[DB/OL]. [2014-07-24].gttp://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7394177.aspx.
[17] 王丽娟. 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法规政策回顾[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1): 1-4.
[18] 徐月云. 国Ⅳ城市公交车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 汽车工程, 2011(11): 947-950.
[19] 高继东. 实际道路工况和法规工况下中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对比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1): 33-38.
[20] 陈志鑫. 汽车碳排放限值法规和上汽应对策略研究[J]. 上海汽车, 2010(9): 3-11.
[21] Zhan R. Reducing real-world automotive emissions in major cities in China[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 3(1): 1-11.
[22] 赵燕. 轻型汽油车OBD法规分析和技术对策研究[J]. 上海汽车, 2013(5): 57-62.
[23] 于津涛. 欧美常温排放法规对比及试验分析[J]. 汽车技术, 2011(4): 43-46.
[24] 姚勇. 美国、欧盟、日本乘用车经济性法规的对比[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4): 868-872.
[25] 宋涛. 日本摩托车排放法规的发展概况[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13, 42(4): 76-80.
[26] Diana. 康明斯计划在燃油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提前达新标[J]. 交通世界, 2011(9): 78.
[27] 张献伟. 我国纯电动轿车的应用与发展[J]. 城市车辆, 2008(1): 40-42.
[28] 毛淼. 私家车保有量分析——浅析成都汽车消费现状[J]. 现代商业, 2007(29): 259.
[29] 王迎春. 试议我国汽车营销的现状及趋势[J]. 市场营销导刊, 2007(6): 72-74.
[30] 张会义. 关于我国发展柴油轿车的几点思考[J]. 天津汽车, 2006(1): 3-6.
[31] 中国大明白.ASR[DB/OL]. [2014-05-26]. http://baike.baidu.com/view/49614.htm
[32] 居永明,洪谦益. 汽车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投资, 2011(12): 45-48.
[33] 刘元鹏. 汽车用能源及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上)[J]. 汽车运输节能技术, 2000(1): 38-44.
[34] 刘元鹏. 汽车用能源及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下)[J]. 汽车运输节能技术, 2000(2): 42-46.
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DomesticCars
ZHENG Lan, TANG Wencheng
(S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1189, China)
I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omestic cars from the production, variety, visibility, safety performanc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missions and other aspects. Aiming at fou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diesel car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ars,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th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the poor security of domestic independent brands, low reputatio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oor comfort and large emissions.
Car;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10.3969/j.issn.2095-509X.2014.09.001
2014-08-12
郑澜(1989—),女,浙江台州人,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分析与优化。
U469.79
A
2095-509X(2014)09-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