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养生诀》“除六害”浅释
2014-09-06山东东平梁兆松
山东东平/梁兆松
我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淡泊宁静、清心寡欲,认为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环节。只有降低嗜欲、戒除杂念,才能气血调和、保精全神,使神气清静内守,邪不能害,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太上老君养生诀》“除六害中”中云:“且夫善养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曰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绝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嫉妒。万物揪心,神岂能静?”细读详审,耐人寻味,堪称健康长寿的法宝。现作一浅释,以飨读者。
“一曰薄名利”。名利泛指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名利的诱惑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人为争名逐利,挖空心思,日夜钻营,采取各种手段,陷入“名”和“利”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导致心劳力绌,丧志折寿。
但愿每一个人都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戒贪欲邪念,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茶淡饭乐陶然”。心境如此,焉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二者禁声色”。声色是指过度的外界刺激和性生活。有许多娱乐活动本身无可非议,但若通宵达旦,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久而久之,必然会把身体搞垮。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恶作剧以取乐,狂呼乱叫,嬉笑不已,这样只会损精耗气,使人精神飞驰,血气流荡,变生他疾。对于那些“不正之色”,如淫秽书画、“黄色新闻”等,更应加以抵制。如果受其诱惑,而以之为娱乐,就会污染心灵,甚至走到邪路上去。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古人把房事过度称做“伐性之斧”,意指它是能砍伤人体的。如果陷入纵欲贪欢,迷花恋蝶,玩弄异性,势必“损精败神”,轻则体弱肾亏、未老先衰,重则诸恙缠绵、寿短命折。
“三者廉货财”。“财”本是人生的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有些人心术不正,满肚子坏水,整天挖空心思为自己谋算,终日为钱财苦思冥想,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或贪污受贿,或巧取豪夺,或谋财害命。这类人成为害群之马,到头来坠入法网,终被人民唾弃。即使他们一时逃脱法网,但他们做了“亏心事”,必然会白天于心不安,夜晚噩梦缠身,总害怕有一天“被捉”,心境常处于紧张、自责、忏悔、恐惧状态。这一系列的精神负担和异常情绪,必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代谢,降低其免疫功能,导致百病丛生。
“四者绝滋味”。意即主张清淡饮食且要饮食有节。贪图膏粱厚味,嗜食美酒佳肴,整天大鱼大肉,无所顾忌,有损身体。只顾满足口欲,极易引起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胆石症等疾病。
在饮食选择上,应遵循“多清淡,少厚味”的原则,要做到精粗兼备,荤素搭配,这样就能使五脏六腑得到充分营养,达到气血旺盛、抗衰延年之目的。
“五者除佞妄”。佞即善辩、巧言、谄媚,妄即虚妄、不实、妄动、妄想。有些人惯于搞歪门邪道,善于逢迎拍马,长于挖空心思抬高自己,绞尽脑汁贬低别人;还有些人靠“跑”和“送”求得升迁,甚至做出媚上欺下、弄虚作假等丧失人格的事来。有这样的心理,身体怎能健康?人活在世上,要不卑不亢,没必要违心地做人,更无须戴上假面具逢场作戏。
《千金翼方》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延命金丹》亦说:“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则心君泰然。”心神泰然,则气和志达,气机流畅,血脉和利,乐无病生。
“六者去嫉妒”。嫉妒是一种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复杂的负感情。它包含有红眼、醋心、怨恨、愤怒、沮丧、羡慕而力所不及等多种感情因素,是私有观念造成的一种低下心理。人一旦被这种腐蚀剂污染,轻者会糊涂,重者还会干蠢事,甚至违法乱纪,触犯刑律。其病因在于自身内部环境不良,大凡心胸狭窄、利欲熏心者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多失常,所以整天算计别人。在他们眼里,别人的幸福是他们的痛苦,别人的灾殃是他们的快乐,别人的才能是他们的在喉之鲠,别人的成功是他们的心头之恨。嫉妒,实质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
摒弃嫉妒心理,一要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情,要心胸宽广,不为琐事斤斤计较。二要改掉自私的毛病,只要去掉一些私心,就会少一些嫉妒。三要不争名夺利,不攀比苛求。只有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嫉妒邪念才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