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2014-09-05倪海燕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韩愈对老师的定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是现代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的个性”,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无涯学海中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网络搜索引擎中知识的深入和广度都将超过任何一个老师,因此教学成功的关键除了教师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外,个性化的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怎么结合自身重新定位实现个性化语文教学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
卢俊说,教育即生长。杜威阐释道:教育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此言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按照这个观点,教育应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
一、在观摩中总结、借鉴以求个性化教学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领域的优秀者都是在学习和总结中成功的。教师亦是如此,每一堂公开课、优质课或是名师名家讲座的观摩中你都会发现指教者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而这与众不同之处恰好最能打动听者,引起学生共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如我曾听过一堂交流课《背影》,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任何活动的设置,但是整个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们完全走进了教师的教学情境,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很是成功。仔细分析总结发现:这位老师的教学出彩之处是对文本的挖掘,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课文从头到尾的分析模式,而是采取从中间到两边的模式轻松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在对文本的挖掘中她以情感为主线结合生活来讲解,完全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整个教学过程她只是导,更多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自主解决。同样的教材这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采取了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实现了教学的成功。而我们也可以在这种观摩中总结、借鉴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二、从个性化教材分析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认真研究教材对实现个性化教学尤其重要。传统的教学总是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简单的分析之上,通俗来讲就是只需知道文本讲解的内容和阐述的道理以及作者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即可。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不够全面的,这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要打破这种传统方式就必须在对教材的分析上下功夫,对教材的分析中我坚持“以点带面”的分析法,我在研究每篇课文时并不是先去感知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是从课文中去挖掘出一个与生活,与时事,与当下学生情感等相关的点,然后顺着这个点去解析文本所要体现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这个点的挖掘只要成功了,教学目标就会自然而然的实现。我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会越嚼越有味。如我在分析《春酒》一文时,我没有先去分析文本的内容而是先抓住“酒”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内涵和“春”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当明确了“酒”和“春”的内涵之后再把它还原到文本中,“思乡”的内涵也就自然显现了。这样的分析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能给他们自主创新思考的空间,也打破了传统的分析方式,初步实现个性化的教材分析。
三、巧妙的构思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形象的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存量的期望,也体现了传统社会一般的教师知识观。可当我看到这句话时不禁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究竟应当给孩子一杯怎样的水?思考之后,答案是肯定的:给孩子的应是一杯清醇的甘泉!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清醇的甘泉呢?朱熹的诗告诉了我们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啊,活水才是清渠的源。
大家都听过《卖油翁》、《百步穿杨》的故事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都非常的熟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人知识丰富,可在教育这个行业干不下去,为什么?应为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他要求老师能善于展示自己,还要求要有过硬的教法给孩子注入活水,这就告诉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应有自己的教法和技巧,不能只是填鸭式的讲知识告知学生,要让孩子自主参与到知识中去。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我在上《吆喝》一课是做了如下调整: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买描写“吆喝”最多的文段,并让学生分组品析吆喝声的特点,由声及人,再自主品析吆喝人的生存状态,最后在生存状态和吆喝状态的对比中反映出精神状态,并让学生根据精神状态结合社会现状思索现实意义,这样自然而然完成了教学目标。整堂课气氛活跃,讨论激烈,都有学生自主参与完成。学生们一个个点的突破很快的把握了文本的内涵,而且分析讨论出了很多我意料外之外的内容,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用自己的智慧打造课堂,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在孩子进步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所以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孩子得到的是清泉你就要巧妙构思,个性教授,把课上“活”,“活水”才是清渠的源,在活水中孩子们才能自由遨游、自由呼吸。总之,要实现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课堂就不能拘泥于传统形式,要在教学上敢于探索和创新,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找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在个性化教学中放飞学生求知的翅膀。个性化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找到自己的角色。角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真正的人,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因为在个性化教学内,师生之间的互作互动交流不是“解惑”是“解放”,不是“学会”是“会学”,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学会“做人”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
[2]刘春生.浅析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J].魅力中国,2013,(25)
[3]姜德浒.语文课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及途径[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9)
[4]张鹏举.实施新课标,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4,(1)
作者简介:
倪海燕(1981.7~ ),女,汉族,四川西昌人,西昌阳光学校,中学语文二级,本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