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卑顺从到个性解放人格独立
2014-09-05徐媛媛
徐媛媛
【摘 要】《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三姐妹之一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小说通过对简爱不屈服于命运,为自由、独立、平等、人格而战的生动描述,成功塑造了一个外表不美,但有着火热激情、不屈不挠性格的妇女形象,成为英国女性文学史的代表作。本文欲从简爱追求生活的自由、爱的自由、人格的自由的奋斗过程来分析简爱的自由精神。
【关键词】简爱;新时代女性;生活的自由;爱的自由;人格的自由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具有自传色彩的代表作,出版后立即轰动于世,夏洛蒂因而成名。马克思将夏洛蒂与狄更斯、萨克雷列在一起高度评价,称他们“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作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简爱摆脱了束缚传统女性的道德观,勇敢反抗,追求新知,捍卫尊严,回归爱情。面对生活,她饱受摧残却愈发顽强,以宽容强大的内心应对磨难,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面对爱情,她忠贞不渝但自尊自爱,宁可选择放手也不愿违背道德伦理,并在罗切斯特受伤致残、妻子亡故的情况下毅然而然的选择回归;面对仇敌甚至所爱的人对自己人格的践踏,她以强烈的自尊和道德信仰、理智的宗教观和平等的性别观证明自己作为新时代女性的自强自信和人格独立。简爱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和认真的学习。
一、生活的自由
简爱是不幸的。她自幼便成为孤儿,寄居在盖茨黑德府,受到舅妈里德太太的排斥和厌恶、表哥约翰经常性的打骂责备、伊莉莎、乔治安娜姐妹的孤立和鄙视,甚至仆人们的偏心对待。受尽歧视和虐待的十年生活里,简爱虽曾一度感到绝望,却并未放弃追求生活的自由。她喜欢在自己的藏身之处——窗台上阅读比尤伊克的书籍,阿拉伯故事书,哥尔密斯的《罗马史》。当她阅读书籍,体会到书中的自由快乐时,反抗精神也逐步显现。她开始躲避约翰的责打,并大声斥责他 “像个杀人犯——是个奴隶监工——像罗马皇帝!” 红房子事件使简爱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恐惧和无助,随后与劳埃德先生的一番交谈使她萌生了上学从而远离盖茨黑德府的念头。面对里德太太的冷嘲热讽简爱也不再隐忍和退让,而是恶狠狠的予以回击,“里德舅舅在天堂里,你做的和想的,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爸爸妈妈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你把我关了一整天,还巴不得我死掉。” 这使里德太太感到不安和恐惧,元旦过后不久,便请来慈善学校的布罗赫斯特决定把简爱送到罗沃德,从此远离她的视线。简爱对里德太太冷漠恶毒的逐一揭露使里德太太慌了神,自己却“内心开始感到舒畅和喜悦了,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怪的自由感和胜利感,无形的束缚似乎己被冲破,争得了始料未及的自由”。不久简爱便独自乘着马车,告别了盖茨黑德府——简爱第一次在童年时期通过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生活的自由。
在罗沃德学校,简爱并未迎来自己所向往的自由生活,而是继续受到肉体和精神的摧残。这里教规严厉,生活艰苦,环境恶劣,院长布罗赫斯特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孤儿院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到无情的体罚和责骂。布罗赫斯特一次公然的羞辱使简爱再次感到被打倒在地,不断努力赢来的尊敬爱护瞬间化为了泡影。当她深感绝望的时候,好朋友海伦·彭斯和善良的坦普尔小姐的安慰和帮助使简爱卸下了这个沉重的包袱,决心从头努力,排除万难披荆斩棘的前进。随着病疫滋生,海伦死去,罗沃德学校的恶劣条件得到了披露,富家善人的慷慨解囊使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大大改善。此后,简爱在罗沃德学校继续当了六年的学生,两年的教师,后来随着坦普尔小姐的离开,简爱厌倦了罗沃德的生活,意识到“真正的世界无限广阔,一个变满着希望与忧烦,刺激与兴奋的天地等待着那些有胆识的人,去冒各种风险,追求人生的真谛”,便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离开了孤儿院,继续追寻生活的自由。
二、爱的自由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邂逅了外表平庸、喜怒无常,但心地善良、极富人格魅力的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简爱的单纯、率真、智慧、朴实和富有激情令罗切斯特疯狂的爱上了她。虽然只是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但简爱不卑不亢,亦不退缩,敢于冲破等级的束缚,打破陈旧的社会阶级观念,勇敢追求建立在心灵契合双方平等上的爱情。她渴望爱,但当罗切斯特向她表明爱意时,她并没有受宠若惊,也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当她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却要将她留在庄园时,简爱怒气冲冲的回驳道,“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由此可见,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简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宁可离开选择不爱,也不能丧失自己的尊严。只有确定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不存在依附关系她才勇敢的接受。
而在沼泽居被牧师圣·约翰收留生活期间,简爱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同样令人钦佩。当圣约翰向简爱求婚,请求她一同前往印度辅助他展开传教士的活动,“有效地完成伟大的主的使命”时,她拒绝以妻子的身份前往印度,因为她深知与圣约翰之间完全缺乏心灵的交流,并且自己只是他在印度履行传教士职责的工具,与其结合只能使自己永远被束缚,天性受到压抑。可见简爱建立在独立平等、心灵契合基础之上的爱情观促使她绝不与威慑劝诱或者同情之心妥协。而在此期间,当内心真爱的声音召唤简爱的瞬间,她毅然决定重返桑菲尔德府,探望罗切斯特的下落。尽管几经周折,发现她所深爱的主人已经失去视力、受伤致残,她仍然选择了与他结婚,追求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婚后的简爱非常幸福,她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得难以言传”,是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与罗切斯特相处永远也不会感到疲倦。简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勇敢回归使她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而她对自由爱情的不懈追求又怎能不令人赞叹和钦佩。
三、人格的自由
简爱的一生命运多舛,无论是童年时期、孤儿院时期,还是做家庭教师期间都受到了身体或者精神的无情摧残。但一切苦难都不能使简爱向命运低头。她顽强的反抗命运的不公,勇敢挑战世俗的等级观念,形成了自己以爱、独立、宽恕为中心的道德观;宗教信仰仅仅用于抑制自己过多激情的宗教观;以及信奉并努力争取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endprint
简爱有着强烈的自尊和道德信仰。她心地善良,对给予帮助的人她必回以感恩和爱。儿时对她呵护有加的仆人贝茜成为她一生充满感激的亲人;孤儿院和她交朋友、使她对生活重拾希望的知己海伦是她始终的牵挂;罗沃德学校内唯一有颗慈爱之心,对她关怀备至的坦普尔小姐是她学习的目标和亲密的朋友;曾在沼泽居收留照顾自己的圣约翰兄妹一家,简爱赠与自己巨额遗产的一半;而一生的挚爱罗切斯特先生更是让她魂牵梦萦,奉献一生来照顾和陪伴。简爱从一个自卑无知频遭虐待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自尊自信的新时代女性更是她不断追求独立的真实写照。她向往富有激情的新生活,因此离开安乐窝罗沃德学校,凭借学识和修养在社会中为自己开辟一番新天地。她拒绝罗切斯特的放荡主义,因此在婚礼前夕毅然选择远走他乡,捍卫自己作为独立女性的尊严。然而简爱也有着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宽恕和原谅。从小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里德舅妈,直到临终都难以忘记对简的仇恨,简却以“反正你已经彻底得到了我的宽恕。现在你去请求上帝的宽恕,安息吧”恳求与舅妈达成和解。简爱同样原谅了傲慢的表姐,帮助她们张罗葬礼,对伊莉莎的未来给予建议和鼓励。而对于自己一生的挚爱罗切斯特,她虽曾因道德伦理选择逃避,但在得知他的妻子已亡故的消息后原谅对方,回归爱情。简爱的博大胸怀和宽恕之心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从始至终,简爱一直试图在道德责任和尘世幸福间寻求一种平衡。她鄙视布罗赫斯特虚伪的清教主义,他要求学生一律留短发,衣着节制,食不果腹,只为了使学生达到其所谓的“刻苦耐劳、善于忍耐”,而他自己的妻女却锦衣玉食,生活奢侈,这种表面信守清教教义实则为自己谋私利的虚伪做派是简爱所不齿的。简爱也难以忍受圣约翰为履行基督教职责而失去人应有的七情六欲,以冷冰冰的教规要求身边的所有人。同样,对于自己的知己海伦,她欣赏她的以德报怨,但不能做到像海伦那样任由别人摆布欺辱。简爱拒绝这三种极端的信仰,并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宗教观——宗教只是用抑制自己过剩的激情和欲望,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被一时的享乐和愉悦冲昏头脑;但宗教绝不会压抑自己的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自己永远是独立鲜明的个体。简爱的道德观使她坚持自己的原则,及时修正错误,即使误入歧途也不至陷入痛苦的深渊。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屡遭磨难,简爱却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使自己所受的伤害降至最低。
简爱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争取平等地位,寻求身份认同的精神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在简爱生活的时代,受父权制影响,女性没有话语权,只有依靠男性才能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简爱为挣脱封建婚姻制和封建礼教的桎梏而进行的顽强抗争无疑彰显出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妇女价值的肯定。小说的三个男主人公布罗赫斯特、罗切斯特和圣约翰都试图使简爱处于自己的附属地位,压抑简爱自由意志和和情感的表达。但简挣脱了布罗赫斯特的禁锢;拒绝了圣约翰的求爱;只有当确定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建立在男女平等、不存在任何依赖附属关系基础之上时才与其结婚。凡此种种,不难看出简爱的性别观念与她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是格格不入的,然而她不向既定的社会秩序屈服,为独立人格而战,以自由平等的性别观捍卫自己作为新时代女性的尊严。
四、总结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为当时所有受压迫的女性谱写的一篇荡气回肠的独立宣言。简爱这个寄人篱下的孤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抗争追求生活的自由、爱的自由、人格的自由,从自卑无知一步步成长为自强自信的新时代女性,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女性同男性一样,有获得独立生活的权利、平等爱情的权利、健全人格的权利。在女性仍被视为弱势群体,诸多权利受到限制的当代社会,女性如何用自己的努力争取自由,实现生命的价值,简爱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陈姝波.论简爱中的性别意识形态[J].外国文学研究(4).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出版,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