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策略解析

2014-09-05陆月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构成语文素养培养

陆月华

【摘 要】“语文素养”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本文探究了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策略。

【关键词】语文素养;构成;培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那么它究竟由何构成,又该如何培养呢?

一、语文素养的构成

1.语文知识积累

积累是形成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对“积累”有过独到精辟的论述。比如,我国古代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荀子就曾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十分重要,如果离开了积累,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难以形成。

2.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学科虽然是一门地地道道的人文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鉴于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根本上确立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退隐为引导、指导和点化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品鉴语文的主动性、自主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语文,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3.语文思维能力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我们必须将之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思维世界中的微观语文素养必须具有下列五个方面的思维品质:认知、感知、情感、想象、创新等。其中,思维世界中的微观语文素养中的创新思维,因为具有下列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而有别于一般思维:

(1)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思维空间的多维性和多层面性。

(3)思维过程的逻辑推理性和辩证性。

(4)思维形式的丰富多彩性。

(5)思维成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等。鉴于此,语文教学时,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诸多思维品质。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听说读写”四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中,“听”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因为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接受语文知识、整合语文知识能力的前提。但是,学生的倾听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的严格培养和刻苦训练才能形成。所以,语文教学时,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2)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常见的口语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等实践中,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与人见面问好,不管是学术讨论还是与人沟通等,都离不开说。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培养和训练学生说的能力。①对于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的学生,教师应该为其创造说话的平台,激发他们说话的浓厚兴趣;②对于有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鼓励他们在会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读——夯实阅读指导。阅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夯实阅读指导,尤其是在对一些诗歌的阅读,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朗读,体会,感悟。如,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中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我引导学生: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把你想象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学生都沉下心来想象、默读,到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后面每次学这类的诗歌,我都会引导他们先想象,再根据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诵读体会、感悟诗歌,而学生也渐渐爱上了诗歌。

(4)写——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刚刚学习习作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指导他们写作的方法,更不要强求他们一时半会就写出能够吸引眼球的好文章,而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是新鲜事物,几乎都能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所以,假如我们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能够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很快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继之再转变为“我能写”和“我会写”。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件物品,扮演“推销员”来推销自己的物品,把物品的名字、功能、优点等介绍给同学们。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了如何对物品进行说明,在说明文的写作中也就游刃有余了。在写作中,我经常像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方面都有所提升。

2.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学为所用,读写结合。阅读是对写作素材的吸收和积累,写作是对写作素材的运用。学生唯有在广泛的阅读鉴赏中“厚积”,而后才能在写作运用中“薄发”。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结构精巧的经典美文,这就为我们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这些难得的读写结合训练资源指导学生学习写作。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以此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经典美文《大自然的启示》,为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展示语文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学这篇课文后,我将学生带到社会中,让学生以每四人为一个小组,首先确定该小组要观察的自然现象,然后将观察任务具体分工到每一位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观察记录河水的污染状况,有的负责观察记录树木被人为损害的状况等。回到学校后,我引导学生将观察、调查所得,写成书面报告。之后,我再选择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粘贴在教室后墙的《成果展示栏》中,供学生互相学习。在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中,因为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所以取得了极好的语文实践效果。

(3)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尹辅军.提高语文素养要处理好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1期

[2]李维娜.提高语文素养之我见[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成语文素养培养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