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4-09-05李俊丽
【摘 要】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当今社会,历史学在高校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表现为招收学生难和学生就业难。历史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危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要想改变“危机”状况,历史工作者必须扭转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学;教学;改革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作用。学习历史可以使人了解文明的传承,可以使人视野开阔、目光深邃、思维缜密、见解独到、头脑冷静。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对历史非常重视,史学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其是皇帝“经筵”上的必修课,编史、修史被历代统治者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同时史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大批历史名著,如先秦时期的左丘明及其《左传》、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及其《史记》、东汉时期的班固及其《汉书》、唐代的刘知几及其《史通》、宋代的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清代的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出现了“危机”。 这一“危机”在高校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二难”, 即历史学专业招收学生难和学生就业难。高校历史学之所以会出现“二难”,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即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僵化。因此,要想改变当今高校历史专业萧条尴尬的处境,就亟需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一、扭转教学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历史学已失去了它在原有社会结构和秩序中的位置,其作为显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史学独尊”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这一点,史学工作者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面对史学工作者地位的下降,面对社会上对史学的误解和冷淡,史学工作者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直面问题,改变心理,去适应这一变化,勇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沮丧、逃避或阻止。
史学工作者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史学不是“纯学术”的象牙塔,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史学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介入现实社会,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照体系,而不是只钻故纸堆。这就要求史学家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尽量选取那些对当前改革开放和今后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课题,继承中国传统史学中以史为鉴的优秀传统。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史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史学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进行武装,才能够适应新的现代化社会的功能要求,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客观历史进程,适应越来越深化的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改变以往史学与自然科学是截然分开的思维模式,认识到史学需要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营养,积极主动的应用计算机、微机处理、通讯卫星、视听录像器材、胶卷等新技术成果,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与数据库、资料库,形成史学工作者新型的知识结构,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使史学研究进一步科学化、社会化、高效化。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今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和保守性,用学者翁善才先生的话来说,“所谓重复性主要是指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习通史,所学知识博而不专;所谓保守性主要是指教材内容主要是政治史,所学知识应用面不广”。翁善才先生把小学与大学的历史教材做了一下比较。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整个中国的历史基本上都已经学习,到了高中,中国通史那一部分的内容又重复地出现在课本上,同时增加了世界历史,到了大学,历史系的专业教材除了增加世界古代史和基本理论课程外,其余的专业课程全是都是小学和中学已经学过的东西。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指出当今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存在着专业必修课学分过高,选修课学分较低,比例失调;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占必修课学分的80%以上,比重偏大以,及选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缺乏、教育理论课程薄弱、教育技能课缺环较多、实践课浅尝辄止等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对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减少两大通史的在课时中所占比例,多开设专门史,如法制史、文化史、经济史、外交史、艺术史、哲学史、思想史、教育史、科技史之类的课程。这样新课程的开设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学到的东西。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让学生选学历史专业之外的课程,如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数学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可能研究社会史、历史哲学、心理史或计量史学。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选修一些理工类的课程,如地理学、统计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 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专、博相得益彰的有用之才。甚至有的学者还主张设立一门新学科——“历史工程学”,“历史工程学”主张讲授西方经济史、技术史、政治制度与实践史、法律与政治思想史、港澳、台湾经济发展史等等,以便史学更好的为现实服务。
另外,为了培养具有参与新时期社会竞争能力的人才,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一贯的话语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暨南大学历史系的苏苑教授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对近代史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以往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被简单的概括反帝反封建,这样的话语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培养革命、斗争人才是合适的,但是对现今全球一体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应该改变中国近代史的话语模式,以合作、竞争、发展作为近代史的关键词,多些介绍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方面的共同性;多些赏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优越性;多些展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实;多些探讨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谋求国家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案和共识,多些总结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多些反省自身在近代史上的错误与失误”。endprint
历史话语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不仅仅涉及对历史的理解和侧重点,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心理生态和人格特征,而这些直接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的竞争力。如果继续沿用旧模式,坚持老观念,不能培养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历史教育终将会被时代和学生抛弃。
另外,对于有志于献身历史研究及历史教学的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 不应局限于教材的讲授,应多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前沿, 引导他们思考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和价值, 让他们在多元的思想海洋中辨别、取舍、求真、求实。多介绍关于重大历史问题的学术著作, 多评论各国出版的新著作,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术动态, 有选择地及时吸收。同时, 选择一些典型的、关键的、有意义的问题作为思考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搜索和阅读史料, 从中得出自己的见解。
三、创新教学模式
现今大学历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以老师为主,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既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 许多学者呼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实行互动的、双向交流式的、开放平等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一点曲阜师范大学的刘辉萍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在对历史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索,对世界热点问题进行辨析。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讨论互动的形式, 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讨论、理解中促使学生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问题探究法,即引导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事件的原始材料,让他们自己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并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改变教师过去“一言堂”的传统做法。
李巧宁学者还提出了在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实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其认为“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克服年轻学子对历史的疏离感,有助于他们体会历史的浩瀚多姿、丰富多彩,而且对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史学技能大有裨益”。其具体做法是挖掘专业必须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当中实践教学的潜能。“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教学中增强实践教学的份量,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合起来,使二者共同服务于教学目的”。其还以《当代中国史》课程为例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在《当代中国史》课程的教学中,她认为“可以让学生对祖辈、父辈做访谈,听长辈讲述亲历过的当代中国历史”,通过访谈,加深学生对口述史的认识,并使抽象的历史变得亲切、鲜活;“讲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当时的报刊”,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一手史料,有助于他们深刻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对于有现成纪录片的教学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然后分组讨论”,纪录片直接、生动,有现场感,可以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刻;“至于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及评论,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处理能力等等。
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对历史的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学生手中又有多种教材,因此课堂上可以少些重复学生已经学过、书本上也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前沿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各抒己见。直接投入、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追求学问,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加强创新思想培养的效果。
此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事物,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雷天恩.《勇于探索走出困境—浅谈史学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3).
[2]黄留珠.《“史学危机”刍议》[J].《社会科学评论》,1986(9).
[3]翁善才.《把高校历史教材的改革作为史学出路的突破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6).
[4]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
[5]苏苑.《新时期高校历史教育如何走出新路子》[J].《历史教学》,2007(1).
[6]刘辉萍.《史学危机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刍议》[J].《文教资料》,2007(10).
[7]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世纪桥》,2008(11).
[8]李巧宁.《普通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
李俊丽(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历史学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020120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