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小学生心理及几点教学建议
2014-09-05谢瑞芝
谢瑞芝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保持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城市小学展开扩招,并且民办企业也逐渐兴起,然而,与此同时,部分农村、乡镇小学却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合并,甚至停办,农村学生进城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在城市学校中,农村学生这个团体,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进城;学生心理
一、农村进城学生的几种典型心理
据多年的观察与总结,在与城市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农村学生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心理特点:
1.焦虑
农村孩子进城上学,往往会受到一些来自同学的不公平待遇,遭到歧视甚至欺侮等等,有些还提早见到了一些社会上的残酷,他们渴望摆脱这些,树立自己的自尊自信,也同时担忧父母在外闯荡的情况,因而渴望能够有所建树,从心理上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中,这种压力会给他们造成负面的心理,使得内心焦虑不安
2.自卑
农村学生在于城市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城市学生的经济情况以及生活条件通常要优于农村学生,他们的衣着、谈吐、娱乐以及课余生活等等诸多方面与农村孩子往往不在一个层面。这种生活上的差距对于孩子是最能够切身体会到的,在这种差距的压力下,农村学生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又使得农村学生不敢大胆地与同学交往、怯懦,久而久之,会陷入沟通交流能力弱和畏惧与他人交流的恶性循环中。
3.依赖心理严重,独立能力偏弱
部分农村孩子进城后,是由祖辈监护的。孩子没有缺少父亲母亲的关怀,特别渴望家庭的温暖。同时,祖辈体恤儿孙没有父母的关怀,往往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到了百依百顺溺爱的程度,在这种溺爱下,孩子在生活上的判断能力、处事能力无法得到正常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享乐心理明显
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从农村到城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从简陋、生活单调的农村,到繁华、现代化的城市中,就好像见到了花花世界。生活环境上的提升,对于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很难正确地对待,很容易失去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贪图眼前安逸的生活。再者,城市中各式各样的诱惑也是孩子们很难抵挡的。 这种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往往迷失其中,难以自拔。
5.嫉妒心理普遍
人多有嫉妒心理,尤其是在突然发现自己远远落后的时候,进城就读的农村孩子,就处于这种状况。在于城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言谈举止、个人素质、兴趣爱好上,还是家庭条件、衣着配饰上,都和城里孩子有着一些差距,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这种差距多会成为城里孩子优越感和农村孩子自卑感的来源,这更是促进了进城就读孩子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给进城就读的孩子造成许多很不好的影响,他们疏远城里的孩子,甚至有时候会以伤害他人为代价,来平复这种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是非常可怕的。
二、造成进城就读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点原因
1.城乡差异造成学生问题
众所周知,现如今城乡贫富始终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这种经济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农村孩子往往面临这样几个问题:
(1)由于家庭贫困,家长不得不离家打工,孩子缺少父亲母亲的关怀;
(2)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没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家庭教育质量十分有限;
(3)家长观念上太过老旧,希望孩子早日成为劳动力,因而不重视甚至阻挠孩子接受基础教育。
诸多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往往又形成了孩子在心理、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很明显地体现在农村孩子进城后的与城市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很容易使得农村孩子成为同学中的弱势群体。
2.亲情的缺失,导致缺乏安全感
亲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多数进城学习的农村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根据心理学研究,孩子长期没有父母的关怀,没有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内心会缺乏安全感。内心的不安,加上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常常会导致学生的性格变得悲观、内向、孤僻,甚至有些会造成情感的冷漠。据有关调查显示,在父母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在个人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以及情商方面,往往会比较高。因此,亲情缺失,对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的心理有极大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作为教育人,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已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在这种城乡差距的现状下,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
1.在日常生活中,改变学生的观念
我们应该帮助农村学生正视各方面差距,让差距不是成为阻碍,而是成为动力。一来,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差距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可耻的是不去努力缩小差距;二来,常给学生说一些励志故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信心,知道逆境出人才,从而逐渐改变负面的心理;同时,不断给孩子灌输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理念,告诉他们,命运要把握在自己手上,事在人为。
2.建立寄宿制,降低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的亲情缺失感
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会有各种负面心理,很大程度是上因为亲情的缺失,从而也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感。为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亲情缺失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建立寄宿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个年龄的学生往往内心是单纯的,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深的接触,会使得他们互相之间戒备心很少,可以走得很近。同学之间的各种互动,可以有效降低他们对亲情的依赖。同起同息的生活,也能够然他们感受到更少的差距。此外,长期在一起的生活能更能够发掘他们的优点,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孩子摆正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
3.设立各种评比制度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开展一些评比项目。在竞争中,更能够帮进城就读的农村孩子找到自信,与此同时,在这些评比和竞争中,某些方面的超越也让他们有成就感,孩子的心很单纯,这样他们能够意识到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放大了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适当地树立公平的竞争,是一个不错选择
要切实改变农村学生的心理弱势是一个全方位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一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学生铺一条充满自信、走向成功的道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