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养不如放养

2014-09-05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29期
关键词:制定者规整产业政策

产业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政策创新和修改来调整运行状态——这几乎已经成为产业界的“意识形态”。人们已经习惯于认定政策干预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可以接近理想状态的途径,而没有政策介入被视为是极大的非正常状态。这至少可以说明三种可能性:一是业界、产业研究和评论者的思维出了问题;二是产业运行本身出了问题;三是行业管理者及其制定的政策以及制定政策所遵循的原则出了问题。当产业政策频繁地干预产业运行时,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政策及其制定原则出了问题。社会治理学者曾经指出:频繁出台的政策与其说是在试图调整政策对象,不如说是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存在显得更具合理性。

从本质上来看,任何政策都是通过“限制”、“禁止”来达到调整产业的目的。所以,政策并不天然具备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可能天然具备阻碍作用。

人们会看到,但凡产业政策出台,鼓励的条款更多是以肯定句式表达否定的内涵,或隐或显都是以“限制”、“禁止”为其背书的。以旨在进一步放松产业管制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为例,将“负面清单”作为政策创新的核心,本身就印证了过往政策的“禁、限”本质,即便如此它仍然免不了开出一份长长的禁入清单。

既然,政策以“禁、限”为手段想要达到促进产业进步发展的目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解决正反之间的矛盾,必须很好地考量那些“禁、限”或者隐形“禁、限”的内容。但是,事情往往与意愿相违,正如所有领域的“禁、限”一样,最后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特别是那些自身系统复杂的政策,走到自己反面的速度更快更彻底。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表面原因是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无法适应现时的要求,根本原因是,政策更大程度上从来没有合乎过产业发展要求。这样说,不仅可能违反多数人的直观,而且可能受到管理者质疑。但是,这种现象来自于政策的本性——产业的法则是逐利基础上的自由生长,而政策原意是打断自由生长,造就规则生长。好比一个是修剪规整的园林,一个是胡生漫长的山野。园林一旦开始修剪,第一刀就意味着无数刀,永远如此,不能停止,停止就意味着园林的死亡。同时,天长日久,人为设计的园林系统终有一天崩溃,这就是人们看见的再好的园林十几年必然需要翻种重来的原因。人们熟悉的茶园也是如此,规整的茶园便于管理和采摘,但是不过20年必须铲除重来,而放野的茶树、野生茶树,越老越野越有生命力,在市场上也越值钱。

这就是山野的法则,散漫的关系、坚决的竞争、无情的淘汰、自然的等级,会形成自足、自新的群落和生态,自我调节、自我淘汰。人工花园看似精心呵护,其实必然铲除,自然群落看似自生自灭无人收管,却能做到群落意义上的繁荣。这可能是政策制定者和园丁都要审视的。

产业政策的体系如园林和茶园,再精心,也无法形成自足的生态,只有野放才是出路。从个体讲自生自灭,从整个生态看才能生气勃勃。政策的核心价值不是替代自然进行人工选择,而是保证产业环境够“野”、够“自然”,顺利实现自然选择。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定者规整产业政策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300kt/a硫酸系统规整填料使用情况简介
试析初中课堂管理策略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电梯的建筑化艺术探索
基于发音机制的贪婪自适应语音时长规整算法
中国卫生政策制定者更偏好效率指标
中国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之路需要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