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士基的中国影响力

2014-09-05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马士基去年同期盈利

作 为全球第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备受市场关注,特别是在航运市场陷入低谷之时。

去年,马士基航运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全年盈利达到15亿美元,同比大增225%,盈利额占到马士基集团的39.79%。这一业绩是其他竞争同行难以企及的,马士基航运认为漂亮业绩主要缘于成本降低。

一季度,马士基航运再次“惊艳”市场:盈利达到4.54亿美元,同比大涨122.55%,盈利额占马士基集团的37.83%。这一次,马士基航运依然将漂亮的业绩归功于良好的成本控制。

马士基集团的研究报告认为,其良好的发展受益于中国的崛起,同时,马士基集团的发展也为中国贸易的增长贡献斐然。2004—2012年,中国因集装箱航运连接度改善带来的贸易增长中,有11%来自于马士基航运的业务。

首季盈利大幅增长

5月21日,马士基集团发布一季报。一季度盈利1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9亿美元,增长51.90%。

马士基集团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都实现盈利增长,而与中国市场相关的三个业务部门:马士基航运、马士基码头以及马士基服务与相关海运业务集团的盈利都有大幅增长。

马士基航运一季度盈利4.5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亿美元),税后投资资本回报率为9.0%(去年同期为4.0%)。尽管运价下滑5.1%,但单箱成本节约达9%,同时凭借较低的燃油价格及资产减值赚回7200万美元,实现业绩增长。货量增长7.3% 达到220万FEU。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7.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62亿美元),用于项目资本支出的现金流为3.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79亿美元)。

马士基码头一季度盈利2.1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6亿美元),税后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4.0%(去年同期为12.0%)。部分码头全面投入运营使得货量增加,同时新码头资产有所增加,因此集装箱操作业务量增长9%至940万TEU。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3.0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42亿美元),用于项目资本支出的现金流为1.2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4亿美元)。

马士基服务与相关海运业务集团一季度盈利75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700万美元),税后投资资本回报率为5.2%(去年同期为3.7%)。业绩的改善主要得益于马士基油轮盈利280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500万美元)。但另一方面,马士基供给服务利润降低至2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500万美元),丹马士亏损100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为600万美元),施维策利润为33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000万美元),影响该业务集团的盈利表现。

对于全年的业绩展望,由于运营表现改善,船舶配载率提高,马士基航运修改原先的预期收益,将业绩与去年持平(15亿美元)的预期调整为高于去年业绩。全球海运集装箱的需求预计增长4%~5%,马士基航运希望可以实现与市场同水平增长。运力过剩的压力预期将持续一整年。

马士基码头维持今年的业绩高于去年(7.70亿美元)的预期,这是因为受到运营码头的货量增长、新码头的增加以及现有码头产能不断提高的支持。

此外,马士基服务与相关海运业务集团预计今年的业绩将高于去年。

与中国关系密切

马士基集团与中国的关系渊源深长。1924年3月,马士基航运的“萨莉·马士基号”船第一次挂靠中国,揭开马士基集团在中国的业务经营序幕;1984年,马士基集团在广州设立第一家办事处;1994年3月,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成立,成为马士基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有限公司。

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马士基集团全球事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士基航运每出口3只集装箱中就有1只来自中国;马士基码头在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都有投资布局;马士基集团在成都拥有全球最大的办公室,是中国制造的船舶和海运设备的主要采购商;马士基集团的本土员工超过两万人……经过90年的开拓,马士基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为成功的外国企业之一。

造船业一直是中国政府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2012年,中国造船业贡献7900亿元工业产出值,相当于当年GDP的1.54%。截至2012年,中国约有1647家造船厂,提供超过67万个岗位。今天,中国造船业是强出口导向行业,在2009年,有约87%的新船订单用于出口市场。

1996年,马士基集团首次从中国订购船舶,当时中国仅占全球船舶交付量的4%。从那时起至今,马士基集团已从中国造船厂订购逾82艘船舶,累计价值超过35亿美元。中国造船业由此起航,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占全球市场份额40%左右(见图1)。

特别是在中国成品油轮和化学品船建造领域,马士基集团起步较早。1998—2001年,马士基集团的订单占这一期间中国成品油轮和化学品船交付量的48%(见图2)。

马士基航运是全球领先的班轮公司,是首批获得在华经营许可的外国班轮公司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服务中国。如今,中国是马士基航运最大的市场之一。

21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呈两位数增长,从那时起,马士基航运扩大在中国的市场行动。2000年,马士基航运在中国的港口停靠数为1085次,而2012年上升至4645次;2000年,马士基航运在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50万TEU,2012年则超过700万TEU(见图3)。

这种扩张奠定了马士基航运成为中国班轮市场最大的班轮公司的基础。2012年,马士基航运装卸集装箱的13.3%来自中国,16.2%的船舶挂靠中国港口,同时在中国至欧洲、美国以及拉丁美洲的航线贸易中占据14.5%的市场份额(见图4)。

因而,可以说中国是马士基集团最大的市场之一,是蕴藏无限机遇的重要战略经济体。

为中国贡献斐然

马士基集团认为,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表明,马士基航运在整个运输行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报告显示,2004—2012年,中国因集装箱航运连接度改善带来的贸易增长中,有11%来自于马士基航运的业务。

对于中国和其贸易伙伴而言,集装箱航运连接度每提升10%,便会给中国带来6%的进口贸易额和9%的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鉴于马士基航运显著的市场份额,其服务和运力每提升10%,就会增加中国0.8%的出口额和1.1%的进口额。

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欧。在中美航线上,马士基航运2012年的市场份额是9.7%,并且自2000年以来排名一直处于该航线前两位;在中欧航线上,马士基航运2012年的市场份额达到20%,这一份额大大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马士基航运北亚区首席执行官施敏夫(Tim Smith)表示:“90年来,马士基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为中国贸易发展作出贡献。马士基集团能够为中国的贸易繁荣贡献力量,对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将继续通过在华业务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掘中国的发展潜力。”

马士基集团可持续发展部战略与风险管理首席顾问约翰·康诺普·邦(John Kornerup Bang)表示:“我们希望,马士基集团能够在中国不断将挑战转变为增长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士基去年同期盈利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2011年12月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
2011年9月全国分省市铁合金产量
2010 年1~5 月份建材工业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