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合作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及其模型构建*

2014-09-05何先应付达杰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相关者准则权重

何先应 王 利 付达杰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高职校企合作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及其模型构建*

何先应 王 利 付达杰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索高职校企合作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需求和所扮演的角色,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对校企合作的影响权重。

利益相关者,高职校企合作,层次分析法,Mat lab软件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则是为适应这种教学要求而兴起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合理分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达到“双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探索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对校企合作的影响权重。

1 高职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需求

Mitchell认为,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下列三个属性之一,即:①影响力,即具有影响组织决策的地位、能力和手段;②合法性,即其相关利益被法律和道德认可;③紧迫性,即其要求或主张可立即引起组织决策者的关注。笔者采用Mitchell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将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列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企业(行业)、政府,以下就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所扮演角色做一简要分析。

1.1 学校管理者

学校管理者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管理者扮演着多重角色。对学生与家长而言,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对教师而言,学校是其薪酬的提供者、职业规划的重要影响者;对企业而言,学校是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对政府而言,学校是职业教育规划的执行者,是财政拨款的支配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的利益需求为:①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②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到企业工作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③希望得到政府扶持,增加财政拨款用于学校实训室的建设;④利用企业资源完成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⑤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优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

1.2 教师

教师是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学校而言,教师是教学安排的执行者;对学生而言,教师是校企合作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参与校企合作的态度与心态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影响很大。教师的利益需求主要包括:①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薪酬;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③校企合作有利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1.3 学生

学生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和重要参与者,是各教育规划的接收者。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心态决定了校企合作管理难易程度与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学生的利益需求包括:①通过校企合作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和技能;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在顶岗实习中,工作岗位适合自己,时间安排合理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1.4 家长

家长是校企合作重要的支持者,是学生的重要影响者,家长对校企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认可度,包括对其子女的报酬水平、安全保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子女需要离开学校异地顶岗实习等的意见,对校企合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利益需求有:①学生的人身安全有保障;②校企合作减轻家里的一些经济负担;③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1.5 企业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承担者和支持者,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首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企业的管理水平、重视程度、实习政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与实习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企业的利益需求为:①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②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成本;③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自我提高能力;④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⑤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可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1.6 政府

政府是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倡导者,是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保障者。政府的财政支持,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校企合作的进行提供了部分财政支持和法律保障。政府的利益需求为:①扩大社会劳动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②完善高职教育规划,提高高职办学质量;③财政拨款用到实处,比如相关实训室的建设等。

2 高职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各利益主体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校企合作的成功度与这些利益主体息息相关。但并非每个利益主体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这与各利益主体的权重有关。本文以合法性、影响力和紧迫性作为层次分析法的准则,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利益主体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主观判断做出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AHP的结果就是一个以优先级排列的决策选项列表,它是在决策人的总体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层次分析法体现了人们在决策思维过程中进行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是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一种实用决策方法。

高职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层次分析法模型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高职校企合作;准则层C,合法性、影响力、紧迫性;方案层P,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政府、企业。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根据校企合作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以及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1)准则层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及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Saaty等人提出1—9尺度来确定各成对比较矩阵,对不同情况的比较结果给以数量标度,如表1所示。 取值1,2,… ,9,其中cij=Ci∶Cj,cji=1/cij。

表1 准则层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及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

依据对高职校企合作各利益相关主体调查分析,构造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为:

编写程序用Mat lab软件[1]求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向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ω=(c1c2c3)=(0.56 0.12 0.32),一致性指标CR=0.0515<0.1,通过一致性检验。

(2)同样构造方案层对准则层每一准则的成对比较矩阵,其中B1、B2、B3分别为影响力、合法性、紧迫性成对比较矩阵。

编写程序并运行Mat lab软件求出它们的权向量、一致性指标CR,结果列入表2(权重结果保留两位小数):CR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2 方案层对各准则层权重数据表

表3 方案层对目标层权重数据表

3 结论与建议

由上述计算结果得知,各方案层的权重排序为:政府>教师>学校管理者>企业>学生>家长。从最终排序中,可以看出:①政府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框架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极,它的政策制定、法律保障以及财政支持对校企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力资本的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③学校管理者在校企合作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不容小觑;④高校扩招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大幅增加,人们希望通过吸纳用人单位参与高职治理使这个问题得到部分解决;⑤学生和家长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但两者的权重之和超过了10%,所以在进行校企合作相关的组织和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利益相关者。高职校企合作在配置治理权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各方利益相关者,否则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1]汪晓银,周保平.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1.263.

(责任编辑李佳瑜)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主要利益相关者关系建模与优化研究”(编号GJJ13797)的成果之一。

2014-10-29

何先应(1963-),男,江西九江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和经济数学。Email:lonely_bo@foxmail.com。

G 642.0

A

1674-9545(2014)04-0126-(00)

猜你喜欢

相关者准则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