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9-05姚骏胡志前
姚骏 胡志前
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姚骏 胡志前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随着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实践教学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医学教育是以模拟真实性进行教学的方式, 对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 成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临床实践;模拟医学;应用价值
1 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模拟医学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标准化患者等模拟教学方式, 进行医学实践的教育, 是现代数字化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医学以贴近真实患者和环境的特点,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 临床模式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利用多种模拟系统(如计算机互动模型、局部功能模型、虚拟科技等), 创设出模拟的临床场景和模拟患者, 通过建立临床技能模拟实验室的方式, 让科学与人性化结合进行实践教学,把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实践中, 不但培养出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而且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 减少了医疗事故, 避免了医患纠纷。模拟医学教学的应用可以模拟医院里设置的每个学科, 让教师教学更加直观, 把抽象的书本理论变成具体的实际操作, 还让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的更真实熟练, 这显著地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
2 模拟教学的运用价值
2.1 模拟教学的优势 模拟医学教学提供人工的临床情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多样化随机出现病例, 有较强的纠错性, 操作安全, 可以随时掌握训练过程、记录和回放, 可反复进行练习、不受时间限制, 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模拟医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医学院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让医学生利用模拟操作、模拟患者进行临床诊疗的教学训练。有利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临床练习,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应不断扩大模拟教学运用实践, 把现代化的技术和医学理念相结合, 应用到教学中, 让医学生在模拟练习后再
走入真正临床, 最大程度地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
2.2 模拟教学的实践 临床模拟技术训练中心的建立, 让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同时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小组化实验教学, 增加了学生操作的次数和时间,多种学习方法, 都被有效的应用。医学生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的技能, 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标准化患者和模拟设备相结合, 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出多种真实的以及特别的病例, 让临床实践的技能得到更好的练习。
3 模拟医学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3.1 打破了临床教学的传统模式 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操作、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练习。临床教学传统的是根据课程开设实验项目, 其目的、要求均不明确, 并不利于医学生综合性技能素质的培养和临床能力的提高。然而模拟医学教学模式, 以掌握临床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为目的, 运用仿真模型设置实验体系, 使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
3.2 有利于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在模拟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目前, 各医学院建立模拟技术的教学平台。模拟医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使教学水平进一步发展。模拟技术教学平台的建立, 使临床医学基础、专业课教学与模拟技术的结合, 培养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2];同时对实验教学任务完成作了保障, 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
3.3 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模拟医学实践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模拟操作时, 让学生通过模拟系统把模型视为真正的患者、实际的场景, 培养医学生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关爱患者、帮助患者,学习沟通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模拟医学教学以人性化为教学目标, 把医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相结合, 让医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 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的应用, 使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的机会增多, 培养了医学生临床实践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了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模拟医学构建了新的临床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高科技模拟的不断出现, 解决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不断完善、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是未来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 王冰, 徐军, 杜红阳.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实践与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68.
[2] 李玉杰, 韩建民, 肖海鹏.正确应用仿真病人进行模拟医学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3):51.
2014-07-08]
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