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原因分析

2014-09-05郭卫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2期
关键词:婴儿产后产妇

郭卫萍

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原因分析

郭卫萍

焦虑抑郁;产妇;产后

育龄已婚女性在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抚育婴儿活动中, 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 机体变化的程度超过孕产妇本身承受的界限, 就会导致心理疾病[1]。产后称作第四妊娠期,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并处于情感脆弱阶段的母性适应期, 对产后适应障碍的妇女可出现抑郁焦虑症状, 这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2], 症状与一般的抑郁症相似, 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3]。其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 而且能造成婴儿认知、情感、性格等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4,5]。因此, 对出现的不同程度抑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可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焦虑的发生。

1 产后抑郁焦虑的表现形式

产后抑郁焦虑属于产后心理障碍的一种, 症状由轻到重主要有以下3种表现形式:①情绪不良:在生产后常莫名其妙的感到委屈, 独自哭泣, 这种情况一般过段时间后会自己恢复, 约一半的产妇会出现此种表现;②表现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 伴有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等症状, 不装扮, 不思饮食, 不想照顾孩子, 发病时间不定, 有的产后几周出现, 有的出现在产后1~2年间, 发病率较低;③严重的表现形式为产后精神病, 最典型症状是狂想, 想象有人加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 并有自杀倾向, 发病率极低[6,7]。

2 产后抑郁焦虑的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包括雌、孕激素水平变化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和产科因素。有研究报道激素变化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一[8], 孕产妇经停经、妊娠、分娩等过程,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是产后抑郁焦虑的生物学基础。孕激素、雌激素、皮质醇、甲状腺素等激素的改变会使产妇体重增加、肌肉松弛等。此外, 也有报道认为可能机制是雌激素的变化致使脑内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 影响神经递质, 促进抑郁情绪发作;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的研究发现, 抑郁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高出一般人的30倍, 而有抑郁障碍家族史者约为50%[9];孕产妇年龄<24岁和>35岁的妇女, 前者担心不适应承担母亲角色, 而后者又过分担心自己年龄偏大, 在分娩前及分娩时精神高度紧张, 分娩后担心母乳不足、婴儿患病等情况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增加产后抑郁的易感性[10];产妇的健康状况对产后抑郁焦虑情绪也有较大影响, 分娩并发症、乳房胀痛、切口愈合不良等身体不适均可增加产生心理障碍发生的风险。

2.2 心理因素 角色的转变不适应会导致产后的抑郁和焦虑, 由未婚到已婚又成为母亲, 这一系列的角色变化有个别产妇难以转变和适应, 有些产妇本身还像个孩子, 时常会有强烈的依赖需求, 使其对母亲角色认同缺失, 易产生心理障碍;此外, 情绪控制力差是诱发生产后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对分娩的心理准备及分娩知识不足, 经过生产疼痛, 产妇元气消耗, 又因照顾婴儿睡眠减少, 作息时间改变, 导致产妇疲倦、产生负面思想。此外, 曾经历不良生产史的产妇往往会更加忧心忡忡, 其焦虑抑郁等症状比一般的产妇更严重,更易导致产后抑郁。

2.3 家庭及社会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 产后抑郁状态的产妇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是匮乏的, 尤其是信息支持[11]。大部分产妇为初产, 分娩后住院时间较短, 医护人员短时间内不能提供大量的育儿知识, 产后缺乏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知识和经验, 面临困难时易增加精神压力, 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焦虑。

产后缺乏家庭关爱, 尤其是缺乏丈夫关爱的产妇, 产后情绪易低落, 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由于受到封建意识的影响, 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根深蒂固, 新生儿性别也使一些产妇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哺育婴儿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对于经济状况拮据的家庭来说, 产后抑郁的危险性更高;此外,产妇文化程度低、婆媳关系差、夫妻关系不和谐、产后护理差、睡眠不足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产妇抑郁焦虑。

2.4 性格因素 产妇的性格外向者出现抑郁的时间持续较短暂, 容易恢复。而具有内敛、敏感等人格特征的产妇遇到不良刺激时, 易出现精神紧张、固执、担忧、焦虑等特征,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排解, 易出现较重的精神抑郁[12]。

2.5 其他因素 包括分娩方式、胎儿自身情况和医患关系等因素。有难产病史的产妇心理、生理变化很大, 担心产钳助产对其婴儿产生不良后果。此外, 近年剖宫产率过高, 手术分娩更容易使产妇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13];另外,婴儿出现问题, 如出现黄疸、消化不良、低血糖、哭闹等情况,使产妇自信心降低;此外, 医务人员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可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3 小结

生产后焦虑抑郁多种诱发因素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 因此, 认识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 应该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医护人员、家属和社会之间加强教育、沟通和配合, 进行有效宣传、指导、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采取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将健康教育、应激处理与治疗方法有机结合, 形成确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降低产妇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对于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1] 刘美莲, 张保娥, 邓雪萍, 等.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8, 6(6):1626-1628.

[2] 郭秀敏.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9B): 1825-1826.

[3] Hay DF, Pawlby S, Sharp D, et al.Intellectual problems shown by 11-year-old children whose mothers had postnatal depression.J Child Psychol Paychiatry, 2001, 42(9):871-878.

[4] 陈红, 刘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重庆医学,2009, 38(6):655-656.

[5] 李贤, 刘俊兰.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22):4497- 4498.

[6] 冯文, 卢晶梅, 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7A):48-49.

[7] 车玉兰.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吉林医学, 2013, 34 (11): 2147-2148.

[8] Bloch M, Schmidt PJ, Danaceau M, et al .Effects of gonadal steroids in women with histor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Ame J Psych, 2000, 157 (6): 924.

[9] 付晓影, 关宝帅.产后抑郁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22):3812-3813.

[10] 张慧, 袁玮.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河北医学, 2001, 7(9):837-838.

[11] 陆虹, 郑修霞.初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10):731-733.

[12] 金三丽, 李明子.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预测产后抑郁症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9):781-784.

[13] Sabu S, Suresh K, Sajini B, et al.Ca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in kerala, India: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Soc Sci Med, 2000(51): 511-521.

2014-07-04]

130061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婴儿产后产妇
艺术家婴儿推车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