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2014-09-05冷秋李英芝王哲
冷秋 李英芝 王哲
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冷秋 李英芝 王哲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机械性静脉炎为PICC置管较为常见并发症, 合理的选择导管型号与血管的内径相适宜, 提高穿刺技巧, 减少穿刺次数, 严格规范执行操作规程等可有效预防及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护理措施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多由于选择的导管型号不适宜, 导管材料过硬, 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 与穿刺次数增多相关, 导管尖不在中心静脉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1]。本文对近年来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1 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1.1 导管的型号 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内径不适宜增加血管内膜的损伤, 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增高。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导管。李君等[2]通过对20例采用PICC导管的患者观察与随访, 认为机械性静脉炎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 血管越细, 发生率越高。
1.2 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 穿刺侧肢体活动过频, 致肌肉挤压血管, 造成血管与导管反复摩擦致静脉内膜损伤[3]。指导患者限制置管侧肢体的活动度能够有效的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1.3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穿刺次数增加或送管过程粗暴均会损伤静脉血管, 增加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Loewenthal等[4]认为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导管置入困难、置管过程中尝试的次数呈正相关。规范操作, 动作轻柔, 尽量避免多次操作可极大的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1.4 其他因素 患者性别、年龄、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过敏体质、导管的材质、导管漂移、导管局部固定都是机械性静脉炎产生的相关因素。
2 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2.1 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穿刺部位 贵要静脉位置较深,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 静脉瓣较少, 应作为首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表浅, 静脉瓣多, 易发生静脉炎, 应作为最后选择。同时应选择弹性好的血管, 避免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2.2 掌握置管技巧 熟练掌握PICC操作技术, 减少送管次数, 置管前用肝素盐水浸泡PICC导管, 预防凝血及减少摩擦,同时可减少插管时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穿刺动作应轻柔、准确, 送管速度适宜, 遇到阻力时, 不可强行置管。
2.3 积极治疗静脉炎 一旦确诊为机械性静脉炎, 应及时采用治疗方法, 其中局部热敷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 4次/d, 30 min/次。其他包括中医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 一般2~3 d症状消失。
3 心理护理
血管痉挛造成送管困难, 多由患者精神紧张所致, 对PICC置管过程不了解易发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耐心、细致的心理安慰可稳定患者紧张情绪, 提高患者对操作的依从性。介绍PICC管的相关知识, 使其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
4 小结
作者认为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关键在于了解其诱发因素,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尽可能的消除造成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在保证药液输注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较小管径的PICC管。穿刺血管尽可能选取贵要静脉,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1] Jain A, Deshpande P, Shah P.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ip position and risk of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neonates.J Perinatol,2013, 33(4):307-312.
[2] 李君, 杨立然.PICC导管在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1):57-58.
[3] 胡君娥, 吕万丽, 陈道菊, 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3(15):1391.
[4] Loewenthal MR, Dobson PM, Starkey RE, et al.The peria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 aprospective study of its natural history after cubitalfosa insertion.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02, 30(1):21-24.
2014-07-25]
136000 中国医科大学四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