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智慧城市

2014-09-05付崇兰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智能化规划智慧

文|付崇兰

“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

2014年3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3月19日,六部委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规划》将从哪些方面落实,进行了解读。《规划》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学界对《规划》中“智慧城市”的解读,是热点之一。

《规划》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认识、目标能力、保障机制

《规划》“第十八章 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提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因此,《规划》的这一章分三节,其中,第二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一节对实现“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内涵、外延、构成、具体范围等都有清晰的预设。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规划》明确了提高城市智能水平的战略认识、规划意识、具体目标、能力及其相关保障机制建设。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巨大进步。

“智慧城市”反映人类掌握城市发展规律、伴随时代创新发展的全部

智慧城市集中反映人类掌握知识经验和从事城市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城市物质非物质成果不断积累,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等同于知识和实践。或者说,“智慧城市”规划的“提高智能化水平”,不能等同于“智慧城市”。因为大家广泛关注“智慧城市”,目前学界有的把“智慧城市”定义与《规划》关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划等号。还是需要进一步解读和讨论,更有利于《规划》的贯彻落实。

世界城市史对研究“智慧城市”与落实《规划》“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启示

世界城市迄今经历了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发展、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科学评价,反映人类对城市规律的认识和建设路径的选择,实践的成效,问题的改变,智慧与作用。

古代是理想时代:在自然中面对社会,安排人的理想。如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方案。

中古发生转折:从理想转变为体现国家意志。从城市体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理想,转变为城市体现国家意志,主导城市发展和建设。

近代: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大城市大发展。城乡矛盾日益凸显,诞生新协和村方案;霍华德构想出城市族群、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近代工业城市:嘎涅“工业城市”方案是典型之一;柯布西耶《明日的城市》、《伏埃森规划》等方案则赞扬工业化大城发展和建设。对于大城市如何改变过度集中和拥挤,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屈普的规划方案:城市干道、次干道和地方性道路;1947年哥本哈根指状发展方案;有机疏散理论诞生。旧城如何保护,引起各国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结欧洲经验,华沙重建规划是典范之一。

科学城: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规划;美国底特律耶特花园新村;建筑群与交通系统有机结合

城市群:巴黎--卢昂--勒。哈佛地区城市群。以及戈德曼总结美国大城市连绵区受到世界关注。

第三产业:拉德方斯规划、筑波科学城规划受关注,对世界产生影响。

城市区划、生活区、中心与交通;城市绿化、雕塑与艺术、现代建筑在世界范围发展迅速。

城市轴功能,特别是中国北京城市轴功能和天地日月坛,代表中国城市自然与城市历史文化的辉煌。它与21世纪初诞生的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当代北京规划和吴良镛担纲主持的《京津冀城乡空间规划研究》,代表了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最高水平。

总之,以上知识、规划和实践经验,都可表明一点:“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遗产、教育的影响,以及政府和千百万人民群众努力四方面因素唇齿相依、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产物。

《规划》涵盖了中外智慧城市的成就和发展的曙光,“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其组成部分。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智能化规划智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