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能抵百万兵
2014-09-05
【原文】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lè):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羌管:羌笛。
【经典背后】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其祖辈原是陕西邠人,后来迁移到江苏吴县定居。他两岁时,由于父亲过早去世,范母便只得带着他改嫁到朱姓人家,他也跟着改姓名为朱说。等到稍稍长大,懂事的他很有节操,就向母亲泣别,回到老家的亲戚那里苦读。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6年),范仲淹一举考取了进士,踏上了并不平坦的仕途。
仁宗即位后,国家积贫积弱之势更加明显,尽管表面上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之象,但实际上却危机四伏。
仁宗庆历元年(1141年),范仲淹被调知耀州,耀州当时是边疆地区。作为江南人的范仲淹很自然地对西北地区那凄冷的气候十分敏感,此刻,功业未建,而却要时时面对边塞这肃杀的景观,这一切顿然生发了他那守边日久而思归不得的感叹,因此他便写下了这阕词作,来反映他既要把国事放在第一位,而同时又要面对自己这凄苦的处境的尴尬心境。
然而,范仲淹就这样在边疆地区经年累月地镇守着。他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他既号令严明,又对士卒很爱抚,竟然连羌人也都要称呼他为“龙图老子”了。而西夏人也互相告诫不能侵犯中原边境,并到处传诵着这样一句话:“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再就是他这阕词作还传到了敌方军队,他们也都被感动得热泪横流。因此,在范仲淹镇守边疆的那段时间里,敌军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对中原地区较大的骚扰和侵犯。
由此可见,范仲淹这阕词作的功劳真的不可小觑!